| 会员登录 立即注册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诗林撷英:诗情攀高峻,意境显恢宏——梁龙乔诗赏析(周波)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諾篱hy 发表于 2020-9-2 13:24:17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楼主
諾篱hy
2020-9-2 13:24:17 3017 0 看楼主


“邳州诗群”一帮年轻人发起同题诗练笔倡议,很受欢迎。前不久,他们命题“七夕”,不少诗人紧紧跟上,写出许多不同凡响的乐章。梁龙乔同志就是很有代表性的一位。他的《七夕》写得得心应手,诗味别具一格,给人以意境恢宏的美的享受。

诗一开头,“两岸的星/在守望着/一个古老的词,鹊鸟从原地返回/脚步上了桥,河水打乱的身影。”由此,渐渐引人入胜,设下意境恢宏的伏笔。爱是“七夕”的主题,一个季节一片星河,一种鹊鸟被冠以爱的名字。当下社会,人心浮躁,爱乱错位,在放大的思念中,爱无绪澎涨,眼花缭乱。对这些乱象,作者沉稳应对,把准自己的航向,七夕之际,空房可以看书,泡茶、焚香、抄经,爱如禅房。此时此刻,引领读者思绪纷飞,畅游人生关键节点,所设意境给读者以很大“留白”空间,让“七夕”爱情观朴素、温暖而恒久,像一朵走入传说中的花开,引领人们对人间真情大爱的珍惜与向往。

再如《点名》诗,写得也很有境界。诗中写道:“一串名字排着队/没叫的/等着被击中般呼应/时光的流水/不曾擦亮几个字/事实,点与不点/在心里都是仪式”。诗的结尾更有妙处,“山谷动荡着/风在点名;/野花起伏/每朵花开都是应答/唤到我时/有时是我自己/有时是虫吟/有时是鸟鸣/最后应答的一块/垂直于大地/不语的石头。”作者妙笔生花,精心构思,创造出恢宏远大比较完美的意境,由“点名”生发出石头默默无闻,寓意做人做事,要埋头苦干,乐于奉献。

梁龙乔同志的诗歌,形象思维运用得到比较到位。“神与物游

”、“思与境偕”、“意”与“象

”应,情与景合,在读者面前浮现出幅幅有情意、有境界、有立体感的艺术画面。

刘勰说过:“是以诗人感物,联类不穷。流连万象之际,沉吟视听之区;写气图貌,既随物以宛转;属采附声,亦与心而徘徊。”诗人有感于“物”,产生了创作冲动之后,在构思过程中,还依附着“物”进行由此及彼、举一反三的联想,在艺术表现过程中“随物以宛转”、“与心儿徘徊”,把内心中的物象恰到好处表现出来。

欣赏梁龙乔同志的诗歌,让你感到,取境之时,至难至险,始见奇句。成篇之后,观其气貌,有似等闲,不思而得,此高手也。作者勤学苦练,忠诚艺术实践精神,值得称道。好诗感情内敛,不是用嘴喊出来的,而是用物、用景,或细节呈现。梁龙乔同志在此方面下足了功夫。近十年,他研读了《中国诗年选精选》30多本,阅国内大家诗集20多人,并学习研究国际有影响诗人大师20多人,真正形成了一种精思苦吟、日锻月炼氛围,从生活、书本的源流里吸取营养精华,化为自己的血液,从而创造既有高度思想性,又有潜力艺术性的作品。梁龙乔同志刚过半百,正是创作旺盛期,祝愿他在今后的岁月里,有更多更好的精品力作问世。我们期待着。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返回列表

諾篱hy 当前离线
高级会员

查看:3017 | 回复:0

关于我们  |   侵权投诉受理  |   联系我们  |   Archiver  |  
免责声明:邳州信息网所有言论只代表发表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
Copyright © 2009-2025 pzxxw.com 版权所有:邳州金银杏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苏公网安备 32038202000401号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