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会员登录 立即注册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走千走万,不如运河两岸!逛逛中运河宿迁段,定会陶醉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美不胜收 发表于 2020-10-2 18:34:55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楼主
美不胜收
2020-10-2 18:34:55 3166 0 看楼主
运河两岸风光秀(六)
中运河宿迁段

图\文:贾传军















  京杭大运河-中运河宿迁段全长112公里(列为世界文化遗产41公里段在市区核心区),两岸景观生态环境优良,是苏北航运的黄金水道和南水北调的主要通道。2014年6月,宿迁段中运河及龙王庙行宫被列为世界文化遗产。









  苏北航务处邳州航道站皂河大队管理人员认真检查航标,确保船舶航行安全。






  宿迁作为运河重镇,大运河在境内经历了数百年的演变,不仅带来了南北水路交通的便利,也为宿迁留下大量的名胜古迹。






  宿迁历史悠久,文化繁荣的城市,古称下相、宿豫,是西楚霸王项羽的故乡,京杭大运河穿境而过,北倚骆马湖,南临洪泽湖。自古便有“北望齐鲁、南接江淮的说法, 乾隆六下江南五次驻跸于此,赞叹宿迁为“第一江山春好处”。






  “皂河”原是一条河的名称,是发源于山东郯城墨河的支流,南入古京杭大运河,因水底土色发黑而得名。历史上由于古黄河故道的连年水患,于清代顺治年间始建“敕建安澜龙王庙”于此,意欲镇水患而风调雨顺,改建于康熙23年,后经雍正、乾隆、嘉庆各代皇帝的复修和扩建,形成了现在占地36亩,周围红墙,三院九进封闭式合院的北方皇宫式建筑群。有“小故宫”之美誉,乾隆皇帝六次下江南,五次宿顿于此,并建亭立碑,帑金修缮,故又俗称为“乾隆行宫”。












  乾隆行宫,原名为"敕建安澜龙王庙",现形成了占地36亩,周围红墙,三院九进封闭式合院的北方宫式建筑群,是宿迁乾隆行宫是全国乾隆行宫中规格最高规模最大、唯一留存于世、且最具代表性的宫殿式古建筑群,具有极高的艺术造诣与文化价值。






  龙王殿-建于清康熙23年(1684),面阔七间,进深九檩,周匝有回廊。重檐歇山顶,上檐斗拱七踩出三昂,下檐斗拱五踩出两昂。黄、绿、兰为主你六色琉璃瓦履面,脊饰清式龙吻,另有七只戗兽,占地面333平方米,建筑面积289平方米。大殿额枋高悬"福佑荣河"镏金匾一块。殿内供奉东海龙王贴金坐像一尊,两侧分列八大水神侍卫。清乾隆皇帝下榻此处时,在此殿举行祭祀大口典。






   御碑亭-建于清乾隆元年(1736),占地面积71平方米,建筑面积42平方米。碑亭为六角重檐攒尖顶,黄色硫璃瓦屋面。通高11米,檐柱高3.10米,上檐斗拱五踩出双昂,下檐三踩出单昂,梁枋施"一整二破"旋于彩画,其形状如伞,因黄色瓦饰。故俗称"皇伞"以象征皇权。碑亭正中耸立一块5米高的御碑,碑身宽1.1米,厚0.45米,碑阳有587字,系清乾隆元年(1736)十一月初九书,记述建庙的缘由和修庙的经过。碑阴和两侧分别为乾隆皇帝二十二、二十七、三十、四十五、四十九年、五次下榻此处时题写的御笔诗文。






运河上的安澜桥 






  陈家大院位于京杭大运河宿迁段的千年古镇——宿迁市皂河镇。该建筑群始建于清朝嘉庆年间,是宿迁目前最大的清代古民居。2004年宿迁市人民政府将其公布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少年时代的项羽一次路过沭阳虞家沟,在一个池塘边看到一群采摘菱角的女孩在打闹嬉戏。突然,“哎呀”一声,其中一人落入水中。项羽纵身跳入水中,将落水的姑娘救了起来,这个姑娘就是虞姬。

  项羽走后,虞姬的心里一直挂念着这位不知姓名的救命恩人,她请求哥哥去打听。有一天虞姬的哥哥去赶宿迁的庙会,庙里有个千斤铜鼎,好多人上前去试,都没搬动半分。有一个青年竟然能将铜鼎举过头顶。虞姬的哥哥见这位举鼎人很像妹妹描述的救命恩人,就向别人打听。

  后来,虞姬的哥哥到梧桐巷找到了项羽,二人一见如故,相见恨晚。临别时,他邀请项羽到家中做客,虞姬发现哥哥领来的小伙子正是自己日思夜想的恩人,四目相对,惊喜万分。虞姬父母见他俩郎才女貌,天生的一对,心下也就喜欢,便择了吉日让二人完了婚。






  项羽(公元前232年―公元前202年),项氏,名籍,字羽,楚国下相(今江苏宿迁)人,楚国名将项燕之孙,军事家,中国军事思想“兵形势”(兵家四势:兵形势、兵权谋、兵阴阳、兵技巧) 的代表人物,也是以个人武力出众而闻名的武将。李晚芳对其有“羽之神勇,千古无二”的评价。司马迁在《史记》中写到:项氏世世为楚将,封于项,故姓项氏






  “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拔山盖世”的英雄项羽已成历史,空留后人感慨。西楚霸王项羽的出生地就在宿迁,今项王故里坐落于宿迁市宿城区梧桐巷、是中国首家以项羽和项家文化为主题的项家宗祠等,以楚地汉风为主,兼具宫廷建筑和园林建筑建筑风格。庭院四周,植垂柳、松、竹、桂、菊各种花卉,英风阁两侧有一联:鸿门垓下,大英雄,哪关成败;骓马虞兮,真情种,不易生死。"横批:"英雄情种"。这也展现了一代英雄的风云人生。






  京杭大运河-中运河宿迁段是船闸最密集的河段,有皂河、宿迁、刘老涧、泗阳四个船闸管理所,每个船闸管理所管理着三个大型现代化船闸。(宿迁段船闸12座)






  船舶过闸非常方面船员不用上岸可直接办理过闸登记、缴费手续。






  船讯通-船员可直接登记缴费过闸






  航道上的ETC船舶过闸登记采集系统






  航管人员文明执法、规范服务!






  船闸志愿者利用工余时间上航宣传航道法规。






  耐心细致的给船员讲解办理新入网流程






  为办理新入网上岸船员提供高质量服务。









  "畅享运河"水上微讲堂,船闸航政艇作为水上宣讲阵地,在船舶停靠集中区邀请待闸船员走进水上课堂,面对面零距离的向船员宣讲水上交通安全、法律法规以及最新船闸管理规定等相关知识和内容。






  皂河船闸监控室,观察上、下水船舶动态确保安全。






  运河里运输船舶呈现百舸争流 一片繁忙景象




































  运河上的船员个个是修理机器的高手。











  骆马湖水上搜救中心






  运河岸边有著名企业洋河酒厂,相传,乾隆皇帝爱酒,一次来到洋河镇,饮过洋河大曲酒之后,题下一副楹联:"酒气冲天,飞鸟闻香化凤;糟康落地,游鱼得味成龙。"这座雕塑还原了当时洋河酒酿造的过程。






  洋河地下酒窖,是最古老部分建于乾隆年间,距今已有二百多年的历史,是目前洋河最古老并且保存最为完好的古建筑。 






  大运河和骆马湖相连






  骆马湖里的打鱼人














































  骆马湖银鱼,年产量在300吨以上,畅销全国,远销日本、韩国等地,是 1992年巴塞罗那奥运会专供食品。骆马湖银鱼色白无鳞,嫩爽透明,蛋白质含量高于86%,脂肪含量低于7%,人体所需氨基酸含量高于48.5%,是老少皆宜的理想水产品。康熙年间被列为“贡品”
















  运河岸边生活的人们


































































  运河岸边的孩子们 































  乾隆贡酥是皂河叶家烧饼的别称。得名于乾隆二下江南之时。当地有句俗语“叶家烧饼没吃到,枉到皂河绕一绕”,由此可见其名气之大。其实叶家烧饼早在唐代就很有名气,那时叶家炉内功夫已达顶级,可以制作出 60 多个品种的名点小吃,如“一指饼”、“水磨镜”等,享誉一时。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返回列表

美不胜收 当前离线
青铜会员

查看:3166 | 回复:0

关于我们  |   侵权投诉受理  |   联系我们  |   Archiver  |  
免责声明:邳州信息网所有言论只代表发表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
Copyright © 2009-2025 pzxxw.com 版权所有:邳州金银杏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苏公网安备 32038202000401号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