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会员登录 立即注册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这些食物别吃 鸡西中毒事件唯一幸存者去世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雨荷424 发表于 2020-10-26 12:58:03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楼主
雨荷424
2020-10-26 12:58:03 8371 0 看楼主
据红星新闻消息 近日,黑龙江省鸡西市鸡东县某家庭聚餐引发中毒造成8人死亡的事件。昨日(10月19日),红星新闻记者从黑龙江鸡西“酸汤子”中毒事件唯一幸存者李女士儿子张先生处获悉,其母亲已于今天中午去世。至此,黑龙江鸡西“酸汤子”中毒事件的9名中毒者已全部死亡。



此前网上一直盛传是黄曲霉素中毒导致的中毒死亡,而真相却是“根据黑龙江省卫生健康委员会12日发布的最新信息,鸡西食物中毒事件经流行病学调查和疾控中心采样检测后,在玉米面中检出高浓度米酵菌酸,同时在患者胃液中亦有检出,初步定性为由椰毒假单胞菌污染产生米酵菌酸引起的食物中毒事件。”



什么是米酵菌酸?椰毒假单胞菌又是什么?

米酵菌酸是椰毒假单胞菌所分泌产生的一种物质,毒性极强,20毫克即可致命,其对人体的肝脏、肾脏、心脏、大脑等重要器官都能导致极其严重的损害,目前并无对此的特效解毒药物,中毒死亡率很高,而且一般的烹煮并不能破坏其毒性,米酵菌酸中毒后临床症状表现为恶心呕吐、腹痛腹胀等,症状严重者会出现黄疸、腹水、皮下出血、惊厥、抽搐、血尿、血便等肝脑肾实质性器官损害症状。动物实验亦表明,米酵菌酸主要作用于肝、脑和肾等实质性脏器,且以细胞内的线粒体最为敏感。




椰毒假单胞菌是我国学者于1977年发现的一种高致死性的食源性致病菌。椰毒假单胞菌所产生的米酵菌酸是引起严重的食物中毒和死亡的主要原因,椰毒假单胞菌为革兰氏阴性短杆菌,在自然界分布广泛。椰毒假单胞杆菌容易在食品表面生长。最适生长温度37℃,最适产毒温度为26℃,pH5~7范围内生长较好,因此很多在室温下霉变的食物都极有可能有次病菌。



生活中哪些食物容易有滋生椰毒假单胞菌?

1、谷类发酵的食物,如该事件中的酸汤子,是一种玉米淀粉发酵食物,另外还有发酵玉米面,发酵糯小米,糍粑等;

2、变质的木耳、银耳,长时间泡发的木耳银耳就极有可能产生米酵菌酸,因此发现发泡后的木耳、银耳不成形,发黏无弹性,则千万不可再食用,因此不可长时间发泡;

3、薯类制品,如各种薯制粉条粉丝,各种薯制淀粉,不可长期存放,如发现有变质有异味的都最好不要再食用。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返回列表

雨荷424 当前离线
高级会员

查看:8371 | 回复:0

关于我们  |   侵权投诉受理  |   联系我们  |   Archiver  |  
免责声明:邳州信息网所有言论只代表发表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
Copyright © 2009-2025 pzxxw.com 版权所有:邳州金银杏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苏公网安备 32038202000401号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