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会员登录 立即注册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盐津铺子、三只松鼠等薯片检出潜在致癌物,薯片还能吃吗?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福如东海 发表于 2020-11-3 16:27:17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楼主
福如东海
2020-11-3 16:27:17 3167 0 看楼主

上班闲来无事想吃点小零食,于是去了超市购了好多薯片,撕开袋子吃上一口,可万万没想到薯片的求生欲可以说是很强了,竟然还能对我进行反击,直到今天我每次想到那个下午都感觉舌头隐隐作痛!

这样的感受想必大家都有过!

11月2日的一个热门话题,让薯片爱好者们迎来了上述段子的升级版——薯片不只让你舌头痛,还可能让你心惊肉跳:


近日,深圳市消费者委员会从线上线下挑选15款国内外知名品牌薯片,委托专业质检公司开展比较试验。结果发现,有7款薯片的丙烯酰胺含量高于欧盟设定的基准水平值(750μg/kg)。其中,盐津铺子、三只松鼠、董小姐3款薯片样品的丙烯酰胺含量超过了2000μg/kg。


1994年,国际癌症研究机构将丙烯酰胺列在2A类致癌物中,将其定为“对人类可能有致癌性物质”。




11月2日,据红星新闻报道,三只松鼠客服称,丙烯酰胺是高淀粉类食物在120℃以上高温的加工过程中自然形成的一种物质,在薯片中是普遍存在的。
“我们是严格按照国家标准来处理(薯片)的,把丙烯酰胺的量是控制得很好的。一包薯片的克重一般是小于50g的,实际摄入量是比较低的。”该客服称。


与此同时,三只松鼠也在其官方微博回应称,我国并无丙烯酰胺含量限量的食品安全标准。目前相关产品仍正常销售。







同一天,董小姐旗舰店的客服也告诉红星新闻,丙烯酰胺是高淀粉类食物在120℃以上高温的加工过程中自然形成的一种物质,在很多烹调食品中均有存在,非人为添加的外来物质。
“据查,目前还没有足够的证据表明:食品加工过程中产生的丙烯酰胺对人体有致癌性;另外,离开剂量谈毒性,都是不科学的。”该客服表示,消费者日常吃掉的数量有限,不会对健康造成直接影响。
该客服还发来了董小姐薯片的制造商——浙江小王子食品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小王子食品”)的说明函。
说明函中称,我国目前并无丙烯酰胺的国家食品安全标准或其他标准的相关要求;小王子食品是严格执行膨化食品的食品安全国家标准,确保提供给消费者合格的产品。



董小姐旗舰店提供的说明函 图片来源:红星新闻



另外,截至发稿,盐津铺子尚未对此事作出回应。不过,盐津铺子已下架涉事产品,客服称“暂时缺货”。


深圳消费者委员会回应:“丙烯酰胺超标”说法不正确


今日,深圳市消费者委员会办公室官方微博也对此事进行了回应。全文如下:


上周四,深圳市消委会发布薯片比较试验报告。结果发布后,网络上出现不少类似“XX知名品牌检出致癌物超标”的报道及转载标题,此类话题及内容说法有失妥当,易对消费者造成误导。
在日前深圳市消委会发布的《薯片比较试验报告》中,显示有些品牌薯片中的“丙烯酰胺”含量超出欧盟规定的基准水平值,但欧盟规定的基准水平值是“绩效指标”,而非“安全限量指标”。因此“丙烯酰胺超标”的说法是不正确的,已背离比较试验报告本意。(如下图所示)







高淀粉类食品在高温处理时,就有可能形成“丙烯酰胺”,但各位吃货朋友也不必过于紧张,请理性对待。

目前国内外对丙烯酰胺均没有安全限量标准,欧盟制定基准水平值是用来验证缓解措施有效性的绩效指标,并非丙烯酰胺在食物中的安全限量。
日常生活中远离所谓“垃圾食品”、培养健康饮食习惯固然好,但也不要谈薯色变,还请理性消费~





食品专家建议:不必恐慌,但应尽量少吃薯片



对于很多网友而言,这些公司的回应并无法让人安心,不少人表示,"以后不敢再吃薯片了。"







对此,有食品专家指出,对薯片检测出丙烯酰胺不必恐慌,目前没有足够证据显示它会导致人类癌症,世界卫生组织将其定为2A类致癌物,也就是可能使人致癌。食用薯片更需要担心的是油与盐的含量,日常生活也需要进行科学饮食。


深圳消协委也提醒,由于国内外现在均无制定丙烯酰胺在食物中的限量,因此丙烯酰胺含量只能由生产商自行采取措施控制。本次15款薯片样品的丙烯酰胺控制水平差异较大,尤其是焙烤型薯片。生产商应采取有效的缓解措施,如改良加工工艺或选用国标允许使用添加剂等,降低薯片中丙烯酰胺的含量。


实在想吃薯片也应当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 薯片“高脂”“高钠”“高能量”






参照《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16版)常见身体活动强度和能量消耗表,慢跑每分钟消耗约7.1kcal,列出相对应运动量消耗的能量,15款薯片样品有13款“高脂”,4款“高钠”(高盐),能量均值为514kcal/100g,如果每人每次摄入100g薯片,约慢跑72分钟才能消耗。


长期摄入高盐高脂食物会增加肥胖、血脂异常、心血管疾病等的风险。




2. 儿童青少年少吃为好
参照《中国儿童青少年零食指南(2018)》,应少吃高盐高脂肪零食,薯片应限量食用。
3. 阅读营养标签时要注意
购买薯片时,营养成分标签上标注的是每份食用量(如30g/份)或每100g的营养素含量(如能量、脂肪、钠等),不代表一整包薯片的营养素含量。
4. 焙烤型薯片未必比油炸型薯片更健康
国产焙烤型薯片钠平均含量(557mg/100g)约为国产油炸型薯片(363mg/100g)的1.5倍,焙烤型薯片的丙烯酰胺平均含量高于油炸型薯片。



内容来源:每日经济新闻、红星新闻、每经APP(记者:方京玉 )、上观新闻、@深圳市消费者委员会、公开信息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返回列表

福如东海 当前离线
高级会员

查看:3167 | 回复:0

关于我们  |   侵权投诉受理  |   联系我们  |   Archiver  |  
免责声明:邳州信息网所有言论只代表发表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
Copyright © 2009-2025 pzxxw.com 版权所有:邳州金银杏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苏公网安备 32038202000401号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