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会员登录 立即注册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舌尖上的邳州:?邳州大萝卜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美不胜收 发表于 2021-1-3 11:51:11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楼主
美不胜收
2021-1-3 11:51:11 6549 3 看楼主
邳州大萝卜
毛成宽






故乡邳州有句谚语:冬吃萝卜夏吃姜,不用医生开药方。说的是冬天常吃萝卜和夏天常吃生姜对人身体的好处。身在江南30多年的我,也算吃遍了这江南的各种蔬菜,却唯恋苏北故乡邳州的红皮红心大萝卜。想想那浑身紫红、肉白心红、鲜脆甘甜、通气解热、老少皆宜的故乡大萝卜,年少时那些心底的温暖记忆,便不禁又清晰地萦绕在心头。

“霜降到,菜下窖”。记忆里每年的霜降节气之后,便是故乡收储萝卜的时节。父亲种的萝卜一般都在两斤左右,偶尔也会遇见些足有三斤以上的,却常常都被弟弟一一抢抱在怀里,咧开小嘴喜笑颜开的吵着说“这个大的是我的、那个大的也是我的”。奶奶和母亲便在一旁跟着附和道:对,大个儿萝卜都是小宝的,小宝吃了将来好长大个儿。在故乡的冬天里,用一个大点儿的萝卜炒、烧或凉拌,对俺们这样一个六口的农家来说,足够一顿饭的佐菜了,更何况奶奶和母亲那可是村里做家常萝卜菜的好手。奶奶传给母亲腌制的萝卜盐豆和萝卜干,更是我家一年四季的家常菜呢。所以,父亲储存在家院窖子里的萝卜,足足可以让我们一家人吃上一个冬天。还有家传不变的除夕年夜萝卜饭——萝卜炖肉、油炸萝卜小丸子、萝卜母鸡汤。现在想想,肉的香、萝卜的甜、一家人的亲,地道的故乡味儿,那是一种多幸福、多诱人的怀念啊!多少来,这种难得常吃的“过年菜”,我和弟弟总是吃不够。

“头伏萝卜二伏菜”。在夏季进入伏天的时候,父亲便在家里的自留地上开始点种萝卜了。父亲说,种萝卜的地,娇气的很。要壤细、土松、不干不湿,还要土质肥沃或上足农家壮肥。种子的质量那就更高了,一般要是自家上年就选好的萝卜,开春后就育好的种苗。至今,我还记得萝卜育种开花时那白白的花、红心的蕊,春风拂过便留下了一片片清香,真的不比黄黄的油菜花差什么,而且还能引来一团团、一簇簇的蜜蜂忙碌着,仿佛是在唤醒整个沉睡的冬天,迎接一个充满生机的春天。种子下地后的田间管理,从间苗、除草、施肥、追肥、浇水、除虫或打农药、打叶通风等近十几道工序,那是一样都不能少、也不能将就的。父亲象抚养一个个婴儿一样,精心培育着他的萝卜。萝卜的水灵鲜嫩、甘甜清脆,全靠肥催和水养。单说这浇水,父亲也说学问也大着哩:不浇则已,要浇浇透。多了烂根,少了长筋,而且还辛辣生硬柴嘴。对萝卜的田间管理,父亲会选择在清凉的早晨进行。那个时候间苗地面有露水湿润润的,小萝卜苗嫩得是一掐一出水。在那每一堆的芽苗里只留下一棵,其它的要拔掉。太阳高高升起了的时候,父亲便用他那内黄外灰的破旧草帽兜着被拔掉的小萝卜苗回家,让母亲用热水清焯凉拌,也就是一道绝佳的开胃小菜了。

每每看到父亲在萝卜地里,都是脱掉鞋子,挽起裤脚,赤脚下地用长柄锄头给萝卜除草、搂沟或施肥时,我便问道为什么赤脚?父亲便说怕踩实了地,这萝卜地呀,最怕把地心踩实了,地心实了小苗的根怎么扎的下去呢,后来的萝卜也就长不大了。这跟咱人做学问一样,一定要虚心讨教、吃苦下功夫才行哩。

年少的记忆里,经过父亲精心培育的大萝卜,年年长势喜人,沉甸甸、脆生生格外结实。收获的季节父亲便用箩筐挑着回家,生怕把那一碰就炸裂的萝卜给碰坏了,而我和弟弟便在田里看着还未挑的萝卜,等着父亲再来挑一趟。更为幸福的事,在父亲挑最后一趟,萝卜不够装两筐时,父亲便让弟弟坐在另一个箩筐里给他配挑,我便拎着父亲的草帽跟在后面。这时的父亲边挑着担子,边咬着他的旱烟杆儿,前看看萝卜、后看看我和弟弟,满是皱纹的脸上便乐开了花,流着汗、喘着气、直直腰,便又迈着坚定的步伐回家去。那弯弯的回家小路上,除了留下我和弟弟童年的欢笑,该是留下了父亲多少艰辛和汗水呢?还有父亲肩上那根弯弯的扁担,也该是一头挑着他的心,一头挑他的幸福吧?

前几日,因事回了故乡,开车在路过一个离城不远的小集镇时,突然发现一位年近七旬的老人在守着一堆大萝卜叫卖,新鲜带泥而又纯正的大萝卜让我不禁怦然心动。我便立即上前给老人说:大爷,给我秤十元钱的大萝卜。大爷回道,年轻人买东西也不问价钱,一看就知道是识货的人,有眼光,你吃了我种的萝卜会象甜梨一样脆甜脆甜的。老人怕我不满意又从旁边的蛇皮袋子捡出几个也还是带着泥的大萝卜对我说:年轻人,“萝卜快市不洗泥”,我给你除去了半斤的泥,不要担心我是连泥卖你了。多么实在的故乡老人,正如我那种萝卜父亲一样,一辈子生怕无端沾了别人的便宜,让我肃然起敬。再拎起买的那袋子萝卜,很有份量足有二十多斤,便又好奇的问老人,这么重的一大堆萝卜您是怎么运到这集镇上的呢?老人有些自豪的答道,坐城乡公交呀,我有老年卡还免费乘坐呢,而且来回两头也都不费事的,都有坐车的乡里乡亲帮着抬上抬下的。你看,那前面不远便是公交站点,有机会常来买我的萝卜吧,方便很。我使劲的点着头,一定一定,一定要再回家买您的大萝卜。

故乡邳州的大萝卜,对于一个异乡的游子来说,有着说不尽的千般情怀,更有着道不完的万般眷恋。对我来说走千山走万水,走不出的仍是故乡;人生一世吃穿二事,更是忘不掉也不能忘的还是邳州大萝卜。

免责声明:本号所发布的信息均出于公众传播,如其他媒体或个人从本号下载使用须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沙发
鸭梨山大 发表于 2021-1-3 11:52:08 | 只看该作者
沙发
鸭梨山大
2021-1-3 11:52:08 看楼主
读罢该文,觉作者意赞实为红萝卜,大萝卜之谓易使读者有对于南京的空心大萝的不好遐想!邳谚有:半庄萝卜依宿瓜,泇口姑娘会插花,言明清时期邳辖地村落特产特长。[呲牙]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板凳
说东道西 发表于 2021-1-3 11:53:34 | 只看该作者
板凳
说东道西
2021-1-3 11:53:34 看楼主
是的,故乡邳州的独特萝卜外地没有。我只要回邳州就一定会买点带走。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地板
张小胖 发表于 2021-1-3 11:55:31 | 只看该作者
地板
张小胖
2021-1-3 11:55:31 看楼主
谚语不是邳州的,全国都这样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返回列表

美不胜收 当前离线
青铜会员

查看:6549 | 回复:3

关于我们  |   侵权投诉受理  |   联系我们  |   Archiver  |  
免责声明:邳州信息网所有言论只代表发表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
Copyright © 2009-2025 pzxxw.com 版权所有:邳州金银杏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苏公网安备 32038202000401号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