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会员登录 立即注册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邳州这个村全是“姐了龟”,村民晚上不睡都在逮它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房浩 发表于 2021-7-14 20:39:17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楼主
房浩
2021-7-14 20:39:17 5555 0 看楼主
小伙伴们还记得小时候悠悠的蝉鸣吗?蝉在邳州有好几种叫法,比如:“姐了龟”、“知了猴”(小编就知道这两种),最近的朋友圈经常会被小伙伴们的油炸“姐了龟”照片刷屏,隔着屏幕都能闻到香味。
网络配图
如今,“姐了龟”可不是随便找棵树就能逮到了。近年来因金蝉营养价值高、味道鲜美,市场需求量不断飙升。戴庄镇沙庄村的党员干部在深入调研市场行情后带领群众在杨树林下养殖金蝉,成为带动村民增收、助力乡村振兴的新路径。快随小编一起去了解一下吧。
村民们集体逮“姐了龟”(孙志伟 剪辑)
晚上八点钟,正是金蝉破土而出、爬上树梢的时间,戴庄镇沙庄村的杨树林里非常热闹,村民们一手拿着手电,一手提着小水桶,在自家的杨树林里“寻宝”,他们几乎每走几步,就能在树上或地上抓到几只金蝉。今年夏天,村民朱磊特地从外地请假回家,和弟弟一起抓蝉,兄弟俩既赚到了钱,又找回了小时候的乐趣。
逮“姐了龟”(柳智文 摄)
“我家有一亩多地,一天能抓三四百个,今天卖了三百多块钱。我家邻居有七八亩地,他大概收入有三万块。”朱磊和弟弟拿着“战利品”,脸上洋溢着快乐的笑容,“卖多少钱倒是无所谓,主要是抓金蝉这种气氛,找回小时候的乐趣了,特别开心!”
村民们即将开始“寻宝”(柳智文 摄)
朱磊告诉记者,村民们捕捉的金蝉都是在自家田地里养殖的。近年来,戴庄镇沙庄村党支部书记李金强,结合村内年轻劳动力外出不在家、村庄土地不适宜种庄稼等实际情况,寻找农业发展新路径。经过不断调研和实践,李金强发现了“林下种金蝉”的“仿生态养殖”方法,他和镇农业部门工作人员立即前往山东的峄城区、丰县的大沙河镇等地观摩学习,将这一养殖技术带回沙庄村。
村民查看“战利品”(柳智文 摄)
“我们在村里成立了金强金蝉养殖合作社,告诉村民可以以土地作为加入合作社的条件,在自家地里养殖金蝉。村里的工作人员挨家挨户上门宣传,讲解养金蝉能给大家带来的经济收入、发展前景。”戴庄镇沙庄村党支部书记李金强说道,“我们是统一购置有金蝉卵的蝉枝,孵化完之后按原价再返给老百姓,进行‘林下仿生态养殖’。正常孵化需要一年,我们在15到20天就可以把它孵化成幼虫,再种下去,两年之内就可以出了,速度快、数量多,大大提高了产能和效益!”
金蝉(柳智文 摄)
对沙庄村里的许多老年人来说,金蝉的养殖工作再次给了他们劳动赚钱的好机会,相较于种植农作物,养金蝉更加省时省力。年过七旬的李胜俊是第一个加入合作社的村民,他告诉记者,自从参与了金蝉养殖,脚下贫瘠的土地也结出了喜人的“金豆子”。
村里老人也加入逮“姐了龟”队伍
“我们老年人岁数大了,劳动能力不似从前,加上土地土质不好,以前在林下种了豆子、西瓜收成都不好,我们也很灰心。”村民李胜俊说道,“现在村里的党员带我们找出路,养金蝉,我们感到非常满意!”
金蝉(柳智文 摄)
目前,沙庄村金强金蝉合作社已经吸引了200余名村民加入。为了让村民养殖金蝉没有后顾之忧,村里为金蝉设定了7毛钱一只的“保护价”,如果客户给出的收购价低于每只7毛钱,村民可以直接将金蝉以每只7毛钱的价格卖给合作社深加工、再销售,不用担心市场价格波动带来亏损。
男女老少都出来逮“姐了龟”
“目前,金蝉的售价是八九毛一只。新沂、峄城、台儿庄客商都过来收金蝉,收购价格高于合作社。现在用于养殖金蝉的土地有七八百亩,每一年的产值在二百万左右,确确实实给老百姓带来了收入。”戴庄镇沙庄村党支部书记李金强说道。
记者| 石东鹭 柳智文
编辑| 张晓玉责任编辑| 黄扬 朱昱
编审| 张瑞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返回列表

房浩 当前离线
初级会员

查看:5555 | 回复:0

关于我们  |   侵权投诉受理  |   联系我们  |   Archiver  |  
免责声明:邳州信息网所有言论只代表发表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
Copyright © 2009-2025 pzxxw.com 版权所有:邳州金银杏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苏公网安备 32038202000401号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