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会员登录 立即注册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不信流生换不回——我的家访小故事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百年树人 发表于 2021-11-7 11:55:41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楼主
百年树人
2021-11-7 11:55:41 4011 0 看楼主
徐梅,是霍山职业学校财会班一位性格乖巧,表现良好,成绩也很不错的女生。可是在一个星期三的下午,她却不辞而别了。


同学不知道,家长电话打不通,作为班主任,我心急如焚,多方寻找,究竟何故,不得而知。直到傍晚,徐梅才打来电话,告诉我她已经回家,并以坚决的口气对我说:“我不念了!”“怎么了?什么原因?”“什么原因也没有,就是不想念了!”“你听我讲——”没等我把话说完,徐梅显得有些激动地说:“你也不要劝了,劝也没用,反正我不念了。”连珠炮似的话语似乎向我证明这是她深思熟虑的结果。看来,徐梅同学要成为我班第一个流生了。


晚上,我一边看辅学生自习,一边在想,徐梅怎么会突然不念了呢?是家庭原因,还是与同学之间产生了矛盾呢?据我平时的了解,她决不会无缘无故中断学业,况且不出意外,定会考上本科院校。凭着教师的职业道德与强烈的责任心,更是爱心的驱使,我决定亲自登门劝其返校。


带着诸多疑问,次日下午,我安排好手头的工作,骑上摩托车向徐梅家疾驰而去。山路崎岖狭窄,凶险异常,但我完全顾不上这些,有的只是对此次出行的信心。到达一个名叫小庵子的山顶上,我下了车,询问了附近村民,顺着盘山小道翻越了几座大山,步行了七八里,终于到了徐梅家。然而,却让我大失所望——徐梅不在家,我见到的只是她神情忧郁的父亲和躺在床上满脸泪水的母亲。我简单地做了自我介绍,并说明了来意后,徐梅母亲突然起身,像抓到了救命稻草般地央求我说:“周老师,您一定要说服我女儿去上学啊。”“徐梅人呢?”“她知道您要来,一大早就去了姑父家了。”原来是故意躲避我,看来此行并非想像那么容易,我这样想着。


凭着我的信念与毅力,我已做好了打持久战的准备。“走!带我去找她。”顾不上喘气,便同其父母一起赶往其姑父家。到其姑父家时,天已快黑了,而此时我已行了五十多里的路,早已疲惫不堪。见到徐梅时,当时的情景更让我始料不及,冷漠的表情、敌意的态度,真的让我尴尬、难堪。我的真诚就真的打动不了她的心?接下来的近三个小时的苦口婆心的劝说更让我涌起酸楚之情。——“徐梅,你到底为什么不上学?”她拿出拒人于千里之外的架势,以“砰”的一声巨响的关门声,直至近乎歇斯底里的回绝声来作为对我的回答。


此时,用悲凉与无奈来形容我的心境也绝不为过,我觉得我这班主任当得好失败。那一刻,我真的好想放弃。但我知道我是不会这么做的,哪怕只有一线希望我也要坚持。已是夜晚八点多钟了,在其家人再三的挽留声中,我还是拖着疲惫的身体,踏上了回校的路。


为了搞清徐梅辍学的真正原因,第二天,我租来了一辆面包车,安排了几名平时和徐梅要好的同学与我一起再次登门。


一天下来,在我和同学们的轮番劝说下,徐梅同学情绪由激动变得逐渐稳定下来,态度也有一丝松动,终于答应第二天返校了。当晚,我还特许2名学生留下来陪徐梅家在家住了一晚,第二天她们一起返回了学校。


返校后,徐梅的思想仍有波动,我一边联系我班授课教师,协助我对其做进一步的思想工作,一边利用晚自习时间反复和她作更细心的思想交流,最终她才如实坦露,她之所以不想再继续学习,主要是因为家境贫寒,父母体弱多病,长年吃药,再加上弟弟在县城重点中学读书,即将面临高考,家庭的经济早已不堪重负,而自己又面临对口高考,学习压力又很大,所以这一切让她有了太重的思想包袱,以致心力交瘁,对学习失去了兴趣。并说经过我们的耐心劝导,现在真正解决了思想深处存在的问题,今后将心无旁骛,努力学习,圆自己的大学梦。


看着她像换个人似的,我为我的坚持和付出有了回报而无比欣慰。


安徽省霍山职业学校 撰稿 周永安 程先畏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返回列表

百年树人 当前离线
青铜会员

查看:4011 | 回复:0

关于我们  |   侵权投诉受理  |   联系我们  |   Archiver  |  
免责声明:邳州信息网所有言论只代表发表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
Copyright © 2009-2025 pzxxw.com 版权所有:邳州金银杏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苏公网安备 32038202000401号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