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会员登录 立即注册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邳州:以文学之名赴生态徐州之约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牌胴 发表于 2022-6-14 08:26:58 | 只看该作者 |只看大图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楼主
牌胴
2022-6-14 08:26:58 4593 0 看楼主
以文学之名

赴生态徐州之约
5月的徐州,初夏清和、芳草未歇,天空蔚蓝、湖水碧波。
5月的徐州,同样也迎来了省作协作家张晓惠的《我们这十年》主题采风之行。
此次来徐采风活动得到了省环保宣教中心的大力支持。张晓惠老师实地采访了采煤塌陷地生态修复、无废城市建设、湿地保护等经验做法。将把美丽徐州、生态徐州的建设故事采编进《我们这十年——“强富美高”新江苏建设故事》一书。徐州市生态环境局党组成员、副局长拾新建陪同参加活动。
5月18日至20日的3天时间里,洋溢着创作激情、文学才情、环保热情的作家张晓惠,行走在彭城大地上,揭开“一城青山半城湖”的神秘面纱。探访宕口公园和森林公园生态保护与修复,感受生物多样与蝶变重生的大美徐州;穿行在净化污水的生态湿地,惊叹于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动人画面;调研循环经济产业园,挖掘“变废为宝”“无废创建”背后的智慧与艰辛;聆听治污攻坚的感人故事,感悟一代环保人的初心使命和情怀。
聚焦生态修复
感受徐州环境变化与生态变迁


张晓惠第一次来徐州还是二十多年前,她感叹现在的徐州真是大变样!曾经“进了徐州府,先喝二两土”的徐州,而今已变成张晓惠所说的 “这真是一座来了还想再来的城市”。
云梯、瀑布、日月潭、彩虹桥……在金龙湖宕口公园,张晓惠直赞精美。景区讲解员为张晓惠讲解宕口公园的前世今生,金龙湖宕口公园位于金龙湖东岸,原名东珠山。曾经的东珠山绿树成荫、植被茂密。由于无序开采,植被和生态遭到严重破坏,山上乱石成堆,大小宕口众多,日久风化了的宕口岩体就像一块“城市的伤疤”。从2009年开始,徐州市开始对东珠山进行生态修复、山体治理、变废为景。于是,一座满目疮痍的山体摇身一变为秀丽的宕口公园。张晓惠拾级而上,登高赏景,同时,认真询问和记录宕口修复技术、植被生长情况等。
而像这样的生态修复项目,徐州还有很多,像潘安湖国家湿地公园、安国湿地、九里湖湿地、龙湖湿地、桃花源湿地、大黄山森林公园等等。在国家和省的关心支持下,徐州人瞄准共创生态之城、同享绿色生活的目标,坚定不移推进生态重塑、城市转型,走出了一条具有徐州特色的生态文明建设之路,从“一城煤灰半城土”蝶变成如今的“一城青山半城湖”。
躬身脚步丈量
感悟生态环境与人文历史的交织
“云龙湖,大龙湖,金龙湖,九龙湖,龙湖,龙吟湖……我发现徐州的很多湖都带有龙字”。张晓惠敏锐地发现了这个规律。
“千古龙飞地,一代帝王乡。所以徐州的很多山水都是围绕‘龙’字而命名的。”拾新建局长为张晓惠耐心解读着这其中的历史渊源。
云龙山下试春衣,放鹤亭前送落晖。一色杏花三十里,新郎君去马如飞。
在云龙湖畔,徐州市环保宣教中心主任曹晓煜为张晓惠介绍着曾上过央视报道的“最美湖东路”。千年前,苏轼曾在徐州这样描写云龙山水和杏花十里。而今,北望苏公塔,娓娓诉说着古彭城大地的故事。南望杏花村,繁花似锦,游人如织。
在丰沛运河生态安全缓冲区,园区工作人员为张晓惠讲解“人-文-景-城”的建设理念,园区文化展示牌上刻有《道德经》,“上善若水:水利万物而不争。”
“这是中国天人合一的思想,最早的自然观。”张晓惠说。




倾情妙笔书写
讲述生态徐州的真故事与好故事
张晓惠白天采风,座谈交流,晚上写作,3天时间里记了整整一本笔记,重点挖掘徐州生态建设过程中感人的人物和故事。
潘安湖国家湿地公园的画舫船上有个美丽的船娘,她叫朱雪宁,是湿地建设前这里矿工的后代。每天她驾驶画舫船给游客们介绍着家乡,虽然收入不高,但这份职业承载了祖辈父辈两代矿工的希冀。从不可持续的挖煤采矿到可持续发展的新经济,朱雪宁代言着徐州生活方式的巨大变迁。
九里湖国家湿地公园建设初期,时任建设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的于道平同志,整天泡在工地上,晴天身沾尘土,雨天脚踩厚泥,事无巨细、亲自指挥,八九个月的时间下来,他硬生生的跑烂了4双鞋。
在江苏新春兴再生资源有限责任公司,有一位非常年轻的江苏省党代表赵迪迪,她负责公司的安全环保工作,“保护环境是企业应当承担起的一项重要社会责任,我们必须做好这项工作。”这是赵迪迪常说的一句话。在厂区,处处可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等环保标语。张晓惠询问技术人员“这个废渣能做成什么,用的什么工艺?”,了解无废城市创建工作中的一些奥秘。


皮肤黝黑,头戴草帽,这是石峰在周围人心里的形象。徐州市循环经济产业园内的新盛绿源公司建设之初,石峰作为当时的建设者之一在工地上先是摔断了胳膊,后又摔断腿,但仍然拄着拐杖,坚守在工地现场。

沛县龙固镇人大主席郝大伟为张晓惠讲述了在龙湖湿地建设初期时,附近村民都是比较反对拆迁的,但看到了建设后的湿地如此美丽,村民们休闲娱乐有了好去处,老百姓们都拍手称赞,生态修复换来了老百姓的获得感与幸福感。
“文学是人学,生态环境建设同样是以人为本,造福人民,这是文学与生态的内在联系。”张晓惠说。



张晓惠在徐州深入基层一线,走进百姓生活,沉浸生态美景,她将用一行行文字、一句句诗歌讲述建设美丽徐州的故事。“相信徐州生态环境的历程与蝶变,会通过张老师的妙笔生动展现,而我们的生态环境保护工作,还有更多个十年要走。这需要我们这代人、几代人持之不懈的努力。”拾新建在座谈交流中表示。



张晓惠,国家一级作家,书香盐城形象大使,全国三八红旗手。发表散文、纪实文学、报告文学五百多万字,出版文学作品《北上海》《生死兄弟》《文锋剑气耀苍穹》等18部著作。先后荣获过第二届中国女性文学奖、第六届紫金山文学奖,第十一届省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奖等重要奖项,撰写的多篇散文入选相关省市中高考语文试卷。在江、浙、沪、皖等地开设《人文素养的修炼与提升》《永远的雨花魂》《碧血丹心昭日月》等讲座200余场。

来源:徐州市生态环境局

主办:徐州市环境保护宣传教育中心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返回列表

牌胴 当前离线
初级会员

查看:4593 | 回复:0

关于我们  |   侵权投诉受理  |   联系我们  |   Archiver  |  
免责声明:邳州信息网所有言论只代表发表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
Copyright © 2009-2025 pzxxw.com 版权所有:邳州金银杏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苏公网安备 32038202000401号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