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会员登录 立即注册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文言体游记:乌龙潭记 | 作者 陈洪颐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湟喀 发表于 2023-12-8 20:08:19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楼主
湟喀
2023-12-8 20:08:19 6629 0 看楼主


乌龙潭,金陵之胜境也。潭清木秀,最为清凉,乃消暑佳地。余寄居密迩,旋踵可至,故夏秋之日常往流连。
潭之名莫知其由矣。潭面南阔而北狭,逶迤半里许,形如蝌蚪。名或由此乎?绕潭小道,道以石砌,道侧绿篱;篱外乔灌层叠,枝柯纷披;瑤草佳卉,四时代华;修竹数丛,青翠可人;古木参夭,浓阴匝地。潭水清澈,水草参差;锦鳞游戏,鹬鸟相逐;蒹葭鸢尾,高低丛生。潭边水榭曲槛,龙游亭、宛在亭翼然潭中。当炎夏亭午,坐憩树下,凉风习习,暑热不侵。每置身此境,心肺如洗,觉脱然世外者矣。昔简文帝入华林苑而语左右云:“会心处不必在远,翳然林水,便自有濠、濮间想也。”噫,惬人怀抱者,古今同斯一境乎!
潭之东有高阜,其巅立一巨石,上刻擘窠大字“石头记”。坡下一清式小院,门额文曰:曹雪芹纪念馆。修葺中,不得入。门侧联语云:
几番成败兴衰
引来笔下幽思心中血泪
多少悲欢离合
写出人间青史梦里红楼
馆之北有碑,铭曰:大观园遗址一角。实织造曹氏私家园林之一隅。雍正间曹氏遭难弃荒,乾隆间而为袁枚购得,稍为整饬,易名“随园”,无复旧观。今欲藉此方寸,想见昔年鳞爪耶?而冈岭之上已为寻常人家矣。
馆前二石桥,比肩跨水,二桥间置曹雪芹雕像。像坐姿,手持卷,目光邈远,双眉微蹙,若有忧者。想先生已超离情天恨海,跳脱滔滔红尘,尚忧何事?悲天乎,悯人乎?
过石桥,至潭西,有颜鲁公祠。祠之立,有由矣!颜公于唐乾元初(公元752年)除昇州剌史(治所金陵)。曾巡查水患至乌龙潭,见此地卑下,水潦归之,滓秽泛滥。乃兴工疏浚,潭水乃清。又奏置放生池,得准。颜公亲为立碑题铭。千载而下,放生庵、池、碑损而复修者数,今犹在潭侧。后人感念颜公盛德,乃立祠以祀。祠三进,偏房今为颜公纪念展厅。肃礼而入者,踵相接也。
出颜鲁公祠向南数十步,号“小卷阿”别墅者,魏源所居之草堂耳。屋仅数椽,状极简,(君子居之,不敢云陋),而院门常扃。公名之曰“小卷阿”,出自《诗经。大雅》篇名,意谓丘陵曲折之所在。门外立魏公铜像。公湖南邵阳人,道光二十四年进士,曾知江苏高邮,一生事业学问亦多成于江苏。公于学无所不窥,尤喜经世之略。善经济,举孝廉时即为两江总督裕谦所重,延入幕。兴革大政,每与议论,咸筹善策。著述甚丰,有《默觚上下篇》、《圣武记》等;尤足称者,受林文忠公重托,成《海国图志》一书,首开国人研究泰西之思潮。惜公不见重于今人,门前竟无尺屏寸纸绍介公,终恐后生不知铜像者何人矣。大贤身后,冷落寂寞若此,良可叹息者也!“潭留云影住,巷隔市声回。此际无言子,微吟伴碧苔。”此魏公《乌龙潭夜坐》之句,余每感而怅吟焉。
余立宛在亭中, 环望周匝,颇生感慨:地不阔大而林亭优美,清凉宜人,且咫尺聚三贤,一游三受教,何境如之!复何幸而遇之于老闲之时也!潭之渊穆,别有洞天,吾游而恋恋者,其在水木间“郁郁乎文哉”之气欤!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返回列表

湟喀 当前离线
中级会员

查看:6629 | 回复:0

关于我们  |   侵权投诉受理  |   联系我们  |   Archiver  |  
免责声明:邳州信息网所有言论只代表发表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
Copyright © 2009-2025 pzxxw.com 版权所有:邳州金银杏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苏公网安备 32038202000401号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