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会员登录 立即注册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家长荐读|教育改革要从家长教育开始!强烈保举!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x.z 发表于 2018-10-7 09:36:26 | 只看该作者 |只看大图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楼主
x.z
2018-10-7 09:36:26 3487 0 看楼主
大家经常问这样的问题

美国教育与中国教育的区别是?

如何改革中国教育?

中美教育区别可能很多,但大家都忽视了中国教育的一个重要问题:家庭教育缺失

8月27日,学堂君推送了一篇《咦!为何原定2018年高考改革还没动静?别急,点开看看!》,引起很多家长伴侣的热议,比来,学堂君读到了一篇文章,分享给各位家长!自我的改变是最好的教育改革!

大家对教育不满,主要表现在哪里?无非是孩子们出了问题,即现在的学生脆弱,抗挫折能力差,动辄离家出走,或者轻生;只知道做题,创造力差,解决实际问题能力差;太自私,团结协作能力不足,等等。这些,归根结底还是做人的问题。

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也是最重要的老师,但目前中国家长在这方面是严重缺失的。

Part.1

家教是什么?

是家长对孩子的言传身教,往往表现在非智力因素方面。比如感恩、尊重别人、基本的规矩等等,其实就是让孩子成为一个合格的社会人。孩子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在某种程度上,首先取决于父母

但遗憾的是,家长们对此几乎没有太多的重视,更谈不上正确的教育理念、人才不雅观念。一谈到家教,就变成了花钱请老师教文化课,而不是家长的身体力行。中国家长在孩子的教育上很舍得花钱,不惜砸锅卖铁,却忘记了本身的责任与付出。更有甚者,一些权贵和富有人群,用金钱换责任,在孩子很小的时候,花巨资让孩子一个人出国留学,表面上为孩子做出贡献,实则是不负责任



一旦孩子出现问题,我们经常是指责学校、社会,而不是反思本身。当我们控诉应试教育的时候,我们是否反思本身也是一个积极的鞭策者?是否逼迫孩子报了很多的辅导班?当我们指责社会无序时,我们是否给孩子做出了表率?

如果不是从事专门研究工作,那么,在学校学的知识大部分都会遗忘,但是,协作、感恩、创造力、想象力、忍耐力、反省能力等等,最终会沉淀下来,而在这些教育方面,家长可以也应该发挥更大的作用。



Part.2

美国的教育制度与理念并不完美

在美国,因为教育理念原因,家长不满意,有大约260万学生是在家上学的。在美国前10名大学中,有7%来自此类学生。家长们在以本身的力量去做调整,修正对美国教育的不满

世界上没有一种教育制度与理念是完美的,美国也同样。大家觉得,中国教育目前问题很多,政府、社会舆论都在反省、检讨,试图解决这个问题,很多中国专家动辄讲美国教育如何如何好。的确,美国的教育在理念上、方法上,都有其先进的东西,有值得汲取的地方,但是,我觉得,在借鉴美国经验的同时,中国家长应当首先补上家庭教育这一课;教育改革,首先应当从改变家长入手,让家长们明白本身的责任,树立正确的人才不雅观,真正懂得如何引导孩子成长成才

从世界角度来说,对于培养一个优秀的人,理念、做法其实没有本质的不同,比如付出,比如严格的规范与要求,待人友善、懂得感恩等等。因此,我们不需要动辄讲美国,而是应当先把本民族优秀的教育不雅观念继承下来,把正确的家庭教育理念发扬光大。家长到位,正确的理念到位,中国的教育问题才会有根本性的改变。



七种情况,造成家长对家庭教育不上心

1、认为孩子教育是学校的事情,与本身教育不教育关系不大。

2、认为本身忙,身心憔悴,无暇顾及孩子的学习,心力不足。

3、认为家庭教育是空洞理论,是听起来好听,用起来不管用。

4、认为树大自然直,对孩子放任之流,顺其自然,过问不多。

5、认为家庭教育就是学习的教育,学习的教育就是做作业,上补习班。

6、认为家庭教育就是让孩子们上各种辅导班,音乐、美术、弹钢琴等。

7、认为家庭教育就是提要求,至于怎么学习,不知道,也不肯意探究。

其实,家庭教育就是孩子生命成长的教育,就是让孩子们萌生会学习,善于学习,会生活,善于学习,会相处,善于相处的意识,并乐于去实践和探究。家庭教育,就是对“根”的教育,“心灵”的教育,只有“根壮”“心灵好”,状态好,才能“枝粗叶肥”,这恰是“庄稼养根,育人养心”啊!



处于今天的信息时代,我们的家长不学习,很难教育好孩子。因为身处急功近利的时代,很多人心浮气躁,跟着社会思潮走,被大众化思潮裹挟,缺乏理性思考,和长远点眼光。

那么怎样做一名优秀的家长呢?请你针对以下,看看本身是什么样的家长?

第一层次:舍得给孩子花钱。

第二层次:舍得为孩子花时间。

第三层次:家长开始思考教育的目标问题。

第四层次:家长为了教育孩子而提升和完善本身。

第五层次:父母尽己所能支持鼓励孩子成为最好的 本身,也以身作则支持孩子成为真正的 本身。

看到这些,你是不是觉得本身该学习了,该提高本身了?



文字来源:人民日报、一道行知公众号

图片来源:东莞日报图库

编纂:xzp



福利时刻



为便利家长之间的信息交流、共享

学堂君特意开设

幼儿园、小学、初中等多个家长社群

想要进群的伴侣(可加入多个群聊)

请添加学堂君微信(dgrbjyxt)

或扫描下方二维码加学堂君为好友

由学堂君拉你进群

注意:添加学堂君微信时请按以下方式备注

“我要入群+XX群+XX群”

































权威、原创、第一现场!



东莞日报教育学堂

本土教育资讯全媒体

商务合作,添加微信:dgrbjyxt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返回列表

x.z 当前离线
高级会员

查看:3487 | 回复:0

关于我们  |   侵权投诉受理  |   联系我们  |   Archiver  |  
免责声明:邳州信息网所有言论只代表发表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
Copyright © 2009-2025 pzxxw.com 版权所有:邳州金银杏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苏公网安备 32038202000401号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