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会员登录 立即注册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开学热点:中小学生能带着手机去上学吗?这些人说:不行!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何葵 发表于 2018-10-8 02:52:34 | 只看该作者 |只看大图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楼主
何葵
2018-10-8 02:52:34 3762 0 看楼主


北京童状元教育集团——做让孩子快乐的教育!学生能否带手机到学校,一直都是老师和家长关心的话题。对于这个问题,不同人有不同的看法。

现在,很多学生从小学便开始有了本身的手机,其中不少学生会把手机带进校园。虽然有的家长认为随身携带手机可以便利和家人联系,在学习上也有所帮手,但是手机本身的娱乐性也让一些孩子们上课不认真听讲,甚至在课堂玩起游戏来。

前不久,中国青年报社社会调查中心联合问卷网,对2012名受访者进行了一项调查,调查显示76.4%受访者支持幼儿园和中小学禁手机,这个结果引发了网友们的热议。

学生能否带手机到学校呢?看完这篇文章,您可以告诉中教君您的答案!

76.4%受访者支持幼儿园和中小学禁手机

主要担心分散课堂注意力

首先,让我们来看下中青报调查结果中的几个重要数据(参与本次调查的2012名受访者中,83.5%的人是幼儿园或中小学学生家长,16.5%的人不是)



北京童状元教育集团——做让孩子快乐的教育!



北京童状元教育集团——做让孩子快乐的教育!



北京童状元教育集团——做让孩子快乐的教育!

关于学生带手机入校

大家怎么看?

上周末,中教君也发起了语音讨论,上千名用户留言分享本身的不雅观点。按照对于手机入校的不同态度,大致可分成“三派”:

@topaz:手机对于成年人的影响都是不成避免的,更何况是未成年人。但是学生也需要手机与家长联系,需要手机获取更多的资讯。我认为学生可以带手机,但是要由老师统一保管。

@小梁:当今移动互联网的时代,手机和网络是必需工具。老师不仅仅要教课堂文化知识,还应该跟进时代的发展去学习"学生自我办理"技能,之后教授学生这种自我办理方法。



北京童状元教育集团——做让孩子快乐的教育!

@Balle陈:不支持学生带手机上学,因为未成年学生的便宜力较差,大多数学生拿到手机就属于完全沦陷型。而对手机中的各种各样信息又都缺乏准确的甄别能力,可能会影响身心健康的发展!

@小米:我曾经花了几年的时间培养学生们的阅读兴趣和习惯,就是一个寒假,学生迷上了手机游戏,开学后,学生都变得魂不守舍,学习成绩直线下降。我认为学生还小,在没有自律能力的情况下,不要给他们太多的诱惑。比及手机规范了后,我们再让它大大方方地走进校园吧!



北京童状元教育集团——做让孩子快乐的教育!

别慌!学生带手机进校园

好处也不少

虽然各种调查数据显示,多数受访者不赞同学生带手机进校园,很多用户也在后台表达了类似的担心,但是我们也不能因此就忽略了手机的各种好处啊!信息时代,手机已经成为必备的基础工具,谁又能彻底离开手机生活呢?

北京某中学一位语文老师刘老师提出,手机可以让学习变得更高效,也带来了新的师生关系。她说“使用手机可以便利教师随时为学生答疑,让老师与学生、家长的沟通更加便捷”“教育类APP的出现,便利了教师家庭作业的安插和批阅,有利于更及时和详细地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让教师的办公更加便捷、高效。”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实验学校的金老师到国外参不雅观的时候提到,“(国外)有的教室统一配备了iPad,由教师控制,这是很好的举措”。她认为对于学生用手机家长首先要积极引导,“我教数学,但在其他科目没法给予我女儿很大帮手,所以我女儿用手机学诗词我是很支持的。”

来自杭州实验学校的一名学生说现在老师的很多作业都是用手机安插的,所以平常必定是需要用到手机的。但是我们也并不只是用手机玩游戏和上网,比如电子词典、课堂笔记这些手机软件就给我们学习带来了很大帮手,并且也可以查阅到很多老师讲不到的东西,所以手机用得好的话对我们学生来说是一件学习的工具。



北京童状元教育集团——做让孩子快乐的教育!

华东师范大学心理与认知科学学院的徐光兴教授也认可手机的恰当使用对于孩子们的学习是有帮手的,他认为学校应该开设网络心理健康教育、手机使用教育方面的课程。在学生入学的时候就分发宣传册,这样可以引导学生正确使用手机。

支招!防止中小学生沉迷手机

最好这么做

本年4月,教育部发布了《关于做好预防中小学生沉迷网络教育引导工作的紧急通知》,对切实做好预防中小学生沉迷网络教育引导工作、有效维护中小学生身心健康和生命安全提出要求。

如何防止中小学生沉迷手机已经引起了全社会的关注,但是仅靠家长和老师单纯的说教可能效果不佳,这里小编给您整理一些干货,防止中小学生沉迷手机,最好这么做!



北京童状元教育集团——做让孩子快乐的教育!

开展手机使用大讨论

明确说明学校对手机使用的相关规定。

让学生讨论对上课玩手机现象的看法,了解其中的危害。

引导学生自主讨论并制定相关班规,尤其注重惩戒方式的决定。

设置手机“办理箱”、手机袋

在每个教室都设置一个手机“办理箱”。学生课前将手机放到手机“办理箱”中统一静音保管,下课后再取回。

给予学生合理使用手机时间

对于手机绝对的禁止使用是不大现实的,那么合理安排学生使用手机的时间就至关重要了。在规定的时间,规定的地点使用手机,既能给同学们约法三章,也能给同学们留出娱乐休闲的时间,何乐而不为呢?

让手机成为学习工具,组建“云协作”小组

学生课堂上玩手机让教学效果“打了折扣”,但如果老师结合课程特点和教学内容,合理开发、有效利用,手机也可以变成老师的教学工具和学生的学习平台。比如“云协作小组”便是一个成功的尝试,上课前,大家可以把作业发到网上的小组里。上课时,手机连接上大屏幕,在手机上就可以把重点内容标识出来,同学们通过本身的手机也能直不雅观地在屏幕上看到。这样互动之后学习效率也会大大提高。

家长:亲身引导,树立榜样,丰富孩子业余生活

①家长用手机也要约法三章,以身作则

家长在家过度使用手机也会减少对孩子的关注,减少陪伴孩子的时间,让亲子关系变得疏远。家长也需要“远离”手机,只有在工作、紧急情况或者需要休闲娱乐时拿起本身的手机,这样也会帮手孩子养成了合理使用手机的好习惯。



北京童状元教育集团——做让孩子快乐的教育!

②不能擅装社交软件

小学阶段的孩子最好使用非智能手机,功能仅限于打电话、发短信,有几个特别简单的小游戏。中学以后,使用智能手机,也可以采取一系列办法:比如社交软件最好不要装;手机使用的套餐本身没有流量,只能用WIFI等等。

③规定手机使用时间,对犯规有惩罚

学习的时间学习,娱乐的时间娱乐,给孩子传递的正确时间不雅观念。所以,家长应该禁止孩子在非周末晚间使用电子产品,并且规定使用电子产品的时间。不外度放纵,也不外度苛求,让孩子遵守玩手机的时间,把握好分寸。

④删除手机中孩子迷恋的内容

这里的迷恋内容更多的是指娱乐性的内容,比如一些视频播放软件或者是一些孩子沉迷的游戏,并且规定不能私自安装。

⑤家长应该多陪伴孩子参加户外运动和有创造性的活动

孩子沉迷手机,不妨带孩子出门游玩,爬爬山,踏踏青都是不错的选择。或者在闲暇时间把孩子放到图书馆,让他们在书的海洋里遨游,既获取知识,也可以培养良好习惯。(静儿)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返回列表

何葵 当前离线
高级会员

查看:3762 | 回复:0

关于我们  |   侵权投诉受理  |   联系我们  |   Archiver  |  
免责声明:邳州信息网所有言论只代表发表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
Copyright © 2009-2025 pzxxw.com 版权所有:邳州金银杏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苏公网安备 32038202000401号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