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会员登录 立即注册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中国人买房的7大槽点 被动炒房你遭遇了么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陈刚 发表于 2018-10-25 20:30:50 | 只看该作者 |只看大图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楼主
陈刚
2018-10-25 20:30:50 2926 0 看楼主
迷信广告宣传语

“超大赠送”“优户型”“城南销冠”……现如今,房地产商的宣传标语让消费者“雾里看花”,还有的楼盘“建筑面积101平方米,实得面积123平方米,实际价格不足5000元”,更让消费者摸不着头脑。






图片来源于网络

很多人获取购买房屋信息的渠道,来源于楼盘的各种广告。殊不知房地产广告,是开发商雇佣写手炮制的“美好愿望”,这个愿望能不能实现,最主要的是,取决于开发商的实力和良心。

据报道,因为开发商宣称的“赠送面积”大,成都市青白江区市民陈先生看上了青白江的楼盘“嘉和瑞景”,并决定购买该楼盘。按照开发商的宣传,算上赠送面积,房子“实得价”仅3287元/平方米。可比及陈先生签合同时,他却发现是按照每平方米5628元的建筑面积计价。陈先生有点搞不懂,觉得本身上当被骗了。

解决之道:要到现场去实地调查、走访、分析,找可靠的专业人士请教,找老业主了解真实现状。

买涨不买跌

2008年底,国内房地产跌声一片,部分有自主需求的人完全可以适当考虑出手买房,但是很多人认为房价还会继续跌,坚持再等。2009年初,房价上行继而上涨20%,很多人又急了,害怕本身不买就没有了,拿着钱往里砸,多花了几十万。

解决之道当身边的人都在入市买房的时候,本身最好不要去凑热闹,因为凑热闹是要付出代价的。在别人恐慌的时候,本身必然要贪婪,在跌的时候买,在涨的时候卖。只有这样,才不会白白浪费本身的血汗钱。

不研究国家政策,盲目入市

经历过2007年房市疯狂大起大落的人应该不会忘记,如果政府不出手,就深圳的房价而言完全可以炒到3万元/平方米。而2009年,当国家的鼓励政策一出台,就应该意识到房价要开始涨是必然的。这说明房价完全是在政府的掌控之中。

解决之道:我想告诉大家的秘诀就是:每天必然要看《新闻联播》,看报纸的头版新闻。政策鼓励并且政策很松的时候买,政策控制开始收严的时候密切不雅观望。因为这些国家政策是最直接的涉及到市场反应中的。

被动炒房

很多老百姓看到房子多涨了以后,觉得本身上班辛辛苦苦好多年还不如炒一套房一转手赚得多,于是也忍不住加入了炒房的队伍。殊不知炒房是一个很专业的活,一不小心就被套。因为房子变现手续复杂、税费繁多、周期长,碰上调整,或者你的眼光不准,你就很难脱手,最后只能被动的“炒房炒成房东”。压了资金,耗费了时间,影响了工作,最后心力交瘁,得不偿失。

解决之道:千万不要有短炒的心理。要有一种长期投资的心态。如果本身要参与房产投资,可以选择参加房产理财俱乐部,让专业人士帮你赚钱,回报也比力不变。如果本身要做,就必然要多方调查了解和研究,做足功课,对本身的资金要有一个至少2年以上的安排规划,也就是说在2年之内不会担心断供问题。

迷信专家学者

现在所谓的专家学者满天飞,各个领域的专家都在“研究”房地产。但每一个所谓的专家,其所有的言论背后必然有其根源。只要我们认真看一下这些专家所处的环境,就知道他在为谁说话。比如政府机构的专家学者,那些只是御用文人,没有任何实战经验,君不见北大教授就依照经济论打赌打输了吗?而一些房地产商赞助的研讨会论坛,由房地产商支付报答的专家学者嘉宾,他们讲的话能为老百姓着想吗?据说郎咸平先生参加房地产商的活动出场费已经在6位数之上了,这个费用自然是羊毛出在羊身上的。

您想房地产商出钱请专家学者为老百姓说话,您觉得世界上会有这样的好事吗?其实很多所谓的专家学者,很多连本身买房的过程都没经历过,根本不知道第一线的真实现状,可能住的是国家分的或房地产商送的房子,他们哪知道普通老百姓的艰难!

解决之道:普通老百姓在这个问题上必然要清醒,千万不要迷信所谓的没有任何实战经验整天纸上谈兵的专家学者(从某种程度上说如果要实在效果的话还不如去听一个可靠的经验丰富的一线房产中介人员的话)。其言论只能作为宏不雅观参考指标之一。

买房可以一次性到位

这是一个让很多人犯理念错误的不雅观念。有的人甚至为了所谓的一次性到位花费了很大成本,到后来卖房时才发现本身是浪费的。

比如单身时买房本可以考虑位置好的小户型,结果为了大面积买在了远郊;有人考虑买房孩子上学是否便利,其时他才刚刚结婚……

现代社会发展迅猛,各种新东西层出不穷,也许你今天的想法确实是这样,但过几年,你的家庭、工作需要、职业改变、经济收入等等也许会发生变化,到那时你的计划和想法又会不一样。

解决之道:一次到位只是你目前阶段“归宿式”的想法,发生变化的可能,要比什么都没变的可能大得多,因此不要早早就背着房子这个沉重的壳吧,看得轻松点。

只买便宜不买贵的

俗话说:人不识货钱识货。只图价格便宜,是很难买到好东西的,虽然谁都知道便宜无好货,却总希望本身是阿谁捡缺的人。请记得,贵必然有贵的价值,对于房子,便宜的会越来越便宜,贵的永远更贵。这就需要用未来的眼光来看现在。

解决之道:不要买已经透支未来很多年的房子,当然有些低价的房子,如果你清楚它所处地段的规划,也是一种投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返回列表

陈刚 当前离线
高级会员

查看:2926 | 回复:0

关于我们  |   侵权投诉受理  |   联系我们  |   Archiver  |  
免责声明:邳州信息网所有言论只代表发表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
Copyright © 2009-2025 pzxxw.com 版权所有:邳州金银杏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苏公网安备 32038202000401号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