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会员登录 立即注册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大爱无言|用亲身经历浅谈子女的教育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Apatheti 发表于 2018-11-30 08:03:35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楼主
Apatheti
2018-11-30 08:03:35 2450 0 看楼主


家长帮苏州站

推送苏州教育资讯,关注孩子成长

大爱无言,每位家长对孩子的爱,都是世上最无私的爱、最伟大的爱。每位家长对孩子的爱,其实也是最简单的爱,不需要任何理由的爱。正所谓一切为了孩子,为了孩子的一切。这是一种无言的爱!



作者丨一品人才

来源丨家长帮

2003年的春天,我的女儿来到了这个温暖的世间,和所有的家庭一样,女儿成了家里快乐的小精灵,是我们的开心果。我和所有的父母一样,希望女儿能够健康快乐地成长,我清楚地知道本身不是一个优秀的家长,女儿在九年义务教育阶段,班级里算不上非常优秀,更多的则可能是不尽如人意。但是孩子一直很努力,很勤奋,是一位有思想的孩子,是一位明白事理的孩子,所以女儿一直是我的骄傲。总体来讲在教育孩子方面我还是很不成功,常觉得有愧于孩子,因此一直在反思这个问题,也愿意和大家共同探讨。在这里浅谈几条我对于我女儿的“教育经验”:

一、给孩子无尽的爱,但决不能溺爱

孩子幼小的心灵需要爱的滋润和呵护,这种爱来自于家庭的和睦。家永远是孩子最温暖、最安全的港湾,爱孩子就必需使孩子有充分的安全感,孩子在有安全感的环境里成长会更自信。

但是我给孩子的爱决不是溺爱,孩子在犯错误时我会严厉地说教她;在无理取闹时,我也会毫不留情地批评她,爱她的同时我会给她冷静的教导。

二、给孩子适当的赞美和鼓励

要有智慧地去爱。

我女儿小时候就喜欢别人“对她竖大拇指”,说她棒,小时候学会做某一件事情比如本身穿衣吃饭什么的,如果夸她几句她会干的更起劲。其实给她“赞美”在她学得过程中往往会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直到现在,我也一直对孩子表彰的多,赞美的多,鼓励的多。

如今,我把这种方法用到她的学习中,效果也不错,最明显的是她学习很主动。不外赞美和鼓励也要因事而异,适可而止。



三、善于聆听孩子心声,及时进行沟通

有战术的去爱,做孩子的知心伴侣。

女儿是那种比力安静的孩子,每一次的交流或谈话,我都尽量耐心听她说完;从她上幼儿园开始,直到现在,每天放学回家我都会问她在学校的情况,孩子也时常会自动和我谈一些学校的见闻,这样一来孩子的所做所想就能得到及时的反馈,从而能够对她进行有针对性地教育和鼓励。

每天问问孩子四句话:

1、学校有什么快乐的事发生吗?

2、今天你有什么好的表示吗?

3、今天有什么好的收获吗?

4、有什么需要爸爸的帮手吗?

这些将改变孩子的一生!

四、培养良好的生活习惯和学习习惯

记得孩子刚入学的时候,小学老师给家长的培训课上,就讲到了培养孩子一个良好的习惯,尤为重要。做好每一件小事,让优秀成为习惯,良好的习惯是幸福的基础。我本身平时也是比力重视细节的人,态度决定一切,细节决定成败。

孩子小的时候我就特别注意一些细节的培养。在本质教育方面,做一个待人接物要有礼貌的人,做一个懂得孝敬长辈有道德的人,做一个知道感恩有信仰的人,做一个品德优秀对社会有用的人等等,从目前来看女儿这些方面做得还算不错。

学习方面,从她上一年级开始我就一直监督她要养成好的学习习惯。现在女儿这方面还是很有规律,基本上是放学回家先做功课,周末闲余时间拉上30分钟二胡,偶尔本身练练书法。平时喜欢看一些娱乐节目,诸如《快乐大本营》《跑男》《花样姐姐》。



五、父母的言行举止对子女影响非常大

这一点应引起我们家长的重视,家庭要团结,家长说话要得体,办事要认真、诚信。给子女树立一个好的形象,告诉他们一些做人的道理,做个踏实的人,用一颗善人善己之心,去对待你身边的人和事,保持一种健康安然安祥的心态、一种坚韧的毅力和不竭进取持之以恒的精神。在孩子面前最好不要议论别的孩子怎么样不好了,也不要议论谁谁的家长怎么了?这样对孩子都是一个误导,往往可以说是家长扭曲了孩子对美好事物的理解。在孩子的眼中一切都是美好的、童真的,所以不要用家长的眼光教育孩子、看孩子们眼中世界。

每个孩子都是父母一件精美的作品,作品的好坏,不是纸和笔的错,而是家长的责任。是的,孩子生下来是什么都不懂的,只有通过家长、社会、老师的帮手才能健康茁壮的成长。我在教育孩子的近十年中,一直在努力!女儿长大后,是否出人头地我不敢说,但是她必然会是个健康活泼、幸福快乐、可爱自信的孩子。

教育的话题一直是社会关注的一个话题,也是一个艰辛的话题、更是一个需要负有责任的话题。作为家长我们需要学习的还太多,但只要我们有颗聆听的心、有一颗善于反思、敏于捕捉的心、有一颗持之以恒的爱子之心,孩子的感觉必然会越来越好!我相信只要我们家长能做到这几点,再加上学校和社会的共同关心,我们的孩子未来必然能够成为一个对国家、对社会的有用的栋梁之人。





戳原文,与更多家长一起探讨教育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返回列表

Apatheti 当前离线
高级会员

查看:2450 | 回复:0

关于我们  |   侵权投诉受理  |   联系我们  |   Archiver  |  
免责声明:邳州信息网所有言论只代表发表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
Copyright © 2009-2025 pzxxw.com 版权所有:邳州金银杏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苏公网安备 32038202000401号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