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会员登录 立即注册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二手车未过户车辆责任的最新解释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今生今世 发表于 2019-1-8 15:45:19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楼主
今生今世
2019-1-8 15:45:19 3238 0 看楼主
转自:两高法律资讯

实践中,在当事人之间已经以买卖等方式转让并交付机动车所有权发生转移时,因节省费用、以物抵债等多种原因可能出现买受人或受赠人未办理机动车所有权转移登记的情形,结果导致实践中,机动车名义所有人与实际所有人不一致的情况大量存在。此时一旦机动车发生交通变乱造成他人损害,应由何人承担责任?最高人民法院《关于连环购车未办理过户手续原车主是否对机动车交通变乱致人损害承担责任的复函》中已明确,即因车辆完成交付,原车主既不能支配该车的营运,也不能从该车的营运中获得利益,故原车主不该对机动车发生交通变乱致人损害承担责任。



车辆登记过户属于行政办理行为,并非物权法意义上的所有权转移,车辆买卖从交付时就已发生所有权转移的法律效力。因而,发生交通变乱应由实际支配车辆运行或者取得运行利益的一方承担损害补偿责任,作为原登记所有人不该再承担损害补偿责任。

按照物权法理论,车辆所有权转移或变换其他事项时需办理变换登记,但是,车辆属于动产范畴,这就要分析车辆买卖所有权转移的问题。按照民法通则第七十二条规定,按照合同或者其他合法方式取得财产的,财产所有权从财产交付时起转移,法律另有规定或者当事人另有约定的除外。合同法也规定买卖标的物的所有权从交付时转移。



据此,买卖标的物交付的方式有以下几种情况:(1)如果标的物是动产的,则转移动产占有时为交付。(2)如果是不动产等法律规定必需办理特定手续的,以办理特定手续后转移。(3)当事人约定的其他方式,但不得违反法律的规定。其中,办理登记作为标的物交付的特定要件,应当由法律明确作出规定。

那么,对于车辆买卖未经登记情况下如果转移了占有,应当如何认定?笔者认为,应当认定为所有权转移,理由如下: 第一,车辆本质上属于动产范畴,按照民法通则和合同法中关于动产买卖合同的规定,应视转移占有为交付时,所有权发生转移。 第二,法律并未规定登记过户为车辆交付的必要条件。虽然车主变换、车辆转籍等要办理异动登记手续,但这仅仅是履行行政登记手续,而非物权法意义上的交付行为和所有权转移行为。把车辆异动登记与不动产登记过户混为一谈,是没有法律依据的。 第三,按照合同法规定,标的物交付的,风险责任转移。车辆买卖未经登记但转移占有的情况下,占有人对机动车已经具有事实上的支配地位,表现了支配性质,同时车辆的运行利益也为占有人所有,这与风险责任的转移相一致。对于登记车主来说,因交付车辆已丧失了对车辆的支配和运营利益,也无办理的可能。

按照我国担保法和海商法的规定,除不动产外,登记也是民用航空器、船舶、机动车辆为客体的动产物权公示方法。但对于这些动产物权登记的效力,立法上一般采用“登记对抗主义”,即登记并非这些动产物权变换的要件,其意义在于“对抗要件”,即在多重买卖的情况下,未经过登记的买卖行为,不能对抗因登记而取得车辆所有权的第三人。因此,并不是说办理过户登记的有关规定毫无意义。但是车辆买卖未过户发生交通变乱致人损害的,登记车主不该当承担补偿责任。因过户登记行为属于行政法规定的范畴,而车辆买卖属于民事法律行为,按照民法通则和合同法的规定,风险责任从买卖标的物转移占有时转移,未经登记但转移占有的汽车发生交通变乱的,原登记所有人不承担责任,由实际负办理职责的主体承担民事补偿责任。



原车主对机动车发生交通变乱致人损害承担责任不合法理原车主与车辆买受人达成车辆买卖协议并交付车辆后,当该车辆发生交通变乱时,仍旧要求原车主承担补偿责任,不单显失公平,有悖于权利义务一致性的原则,并且还与民事侵权责任的归责原则不相符。首先,公平作为一种价值判断标准,调整民事主体之间的物质利益关系,确定其民事权利和民事责任,是一项重要的司法原则,审判实践部门应当本着公平合理的不雅观念对案件进行裁判。车辆买卖未经过户登记但转移占有的情况下,买受人对机动车已经具有事实上的支配地位,表现了支配性质,同时车辆的运行利益也为买受人所有,这与风险责任的转移相一致。

买受人作为实际车主,已将车辆实际占有和使用,其所享有的占有、使用、收益权能是具有直接经济内容的权能。而对于原车主来说,其虽然是登记车主,但因交付车辆已丧失了对车辆的运行支配和运营利益,车辆实际上已脱离了他的控制范围,无办理的可能。在买受人占有机动车期间,原车主不该再承担危险。因此审判实践中,判决不实际支配车辆的原车主承担补偿责任,实际支配车辆的买受人却不承担责任,这样的判决既不公正也不合理。

交通变乱是在直接满足买受人某种需求或让买受人可以取得某种利益的过程中发生的,买受人享受了这些权利自然也应承担义务。其次,法律所确定的权利和义务不是任意的,它是以由必然的生产关系和其他社会关系所要求的社会自由和社会责任为基础,在任何法律关系中,权利与义务都是有机统一的,具有一致性。权利人在行使本身权利的时候必需承担必然的义务,而义务人在履行本身义务时也同时享受必然的权利,没有无义务的权利,也没有无权利的义务。



机动车转卖未过户情形下,原车主将机动车交付给买受人后,权利义务随之一并转移,买受人享有了实际支配车辆运行和取得运行利益的权利,而原车主已不能从机动车那里获得任何利益。当车辆发生交通变乱时,自然应由享受权利的买受人承担损害补偿责任,而不能让没有享受任何权利的原车主来承担这个义务。坚持这一点,既有利于表现法律的正义精神,又有利于维护正常的民事流转关系和诚实信用原则,庇护交易安全。不然的话,将造成权利义务失衡,与权利义务一致性的原则背道而驰,并且还势必引起交易秩序的极大混乱,直接影响到交易不变,构成对整个社会经济秩序的危害。再次,道路交通变乱发生的民事责任也属于侵权责任,其归责原则仍然适用过错责任原则,因此当事人承担责任的基础仍然必需符合侵权责任的构成要件,即过错、损害结果、行为、行为和结果之间具有因果关系。在此类案件中,对交通变乱的发生,原车主是没有过错的,真正有过错的是车辆的经营人即买受人。原车主虽然是名义车主,但这一身份与损害结果之间没有任何关系,只有行为与损害结果才有因果关系。

微信公众号:二手车大智慧潘潘(id:carman228)

对本文有任何看法,请将页面拉至底部留言评论

欢迎投稿:文风犀利、不雅观点鲜明、文采出众、颜值担当者必上头条

欢迎爆料:鲜为人知、一针见血、直击本相、鞭辟入里者必上头条

欢迎约稿:企业名流、创新模式、巅峰玩法、人物传记等必上头条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返回列表

今生今世 当前离线
中级会员

查看:3238 | 回复:0

关于我们  |   侵权投诉受理  |   联系我们  |   Archiver  |  
免责声明:邳州信息网所有言论只代表发表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
Copyright © 2009-2025 pzxxw.com 版权所有:邳州金银杏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苏公网安备 32038202000401号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