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会员登录 立即注册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教育部颁布的《民办教育促进法》:引发“教育界”的“鲶鱼效应”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liguofu86 发表于 2019-1-29 08:00:25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楼主
liguofu86
2019-1-29 08:00:25 10453 20 看楼主
2018年末,《民办教育促进法》修改稿静暗暗出台。公办学校的学位不足、师资不足,不得已的大班额迟迟无法彻底解决。让民办资金进入教育市场,建立私立初高中,确实可以缓解公办教育面临的一些困难,同时,也给更多想升入高中,却没有成绩支持的孩子增加一条人生选择的机会。





特别是在一些农村,不论是小学教育,还是初中、高中教育,师资水安然安祥教育质量远远不如城市,因为城市中有更好的教学设施以及更好的教师待遇。受限于招生等因素限囿,他们只能在课本上学一些知识,即使有天分、聪明,也不能得到充分发挥。

曾有报道一家乡村小学,上世纪90年代的乡村小学,每个班还有五六十人,大家接受的教育差不多,可现在已经明显地感觉到乡村小学和城市小学的差距,孩子本身也会羡慕那些能去乡镇上学的孩子,但由于各种原因,不得不蜗居在乡村小学。如果民办私立学校能够解决孩子们面临的问题,或许他们会得到更好的教育机会。所以,对民办教育应当持欢迎的态度。





但是,有些问题不能忽视:随着越来越多的民办资金进入教育市场,义务教育会不会受到冲击?答案是必定的。有些经济发达地区的民办教育,经过几年的发展,教学质量已经完全超过义务教育学校,这些私立高中每年都能向世界一流名校输出优秀的学子。

学习质量有保障,加之民办学校“挟财力”之势,“漫天撒网”游说优秀学生。在集中大批优秀生源后,教育质量、教学名气自然“水涨船高”。 孩子在师资力理优异的民办学校里学习,即使收费高,但对家庭而言,“付出能够得到回报”,省吃俭用也会供孩子读书。于是,良性循环之下,家长们宁可绕远路、花高价把孩子送进这样的民办私立学校,也不会把孩子送到家门口边上的义务教育中学。





如果在民间本钱的鞭策下,私立学校带出超过公办学校的教学成绩,形成“名校效应”后,“民办独大”,自然会影响到公办学校的招生质量。没有好的生源,再优秀的老师也是“无计可施”。

当民办教育冲击公办教育时,公办教育要维控局面,自然要去迎合竞争,这是唯一的选择,也是不得不做的选择。这是家长们“乐不雅观其成”的好事:没有竞争,和和气气,混混噩噩,根本不利于教育的发展。

不外,从国外的教育发展特点看,著名的高中、学府多是私有性质。普通型义务教育只是教会“养活本身”的能力,而精英型昂贵的私立学校则教授“如何更加富裕”的知识。用教育划分阶层,用金钱划定教育,其实是加强家庭的负担,违背“有教无类”的原则。但是,世界是竞争的,要想活得精彩,只能去竞争,这是自然规律。在本钱的冲击下,跳跃龙门的鲤鱼,注定会成为更加稀贵的品种。





教育主管部门已经未雨绸缪,加强民办教育监督,出台文件规定民办教育实施集团化办学,禁止通过兼并收购、加盟连锁、协议控制等方式监管非营利性民办学校。某市的教育部门近来也新发布“文件”,规定自2022年起,民办初中当年自主招生学生数按不高于50%的比例计入应届毕业生数。换句话说,相对于公办初中,民办私立初中允许参加中考的名额等于是打了八折。

法规的限制,迫使民办学校要保留,更会把学习质量视为头等大事。但是,民办教育的“不定性”颇令人头痛,初创者往往因经营不善导致经营者关门跑路、学生学业受到影响。比如日前云南就发生一所民办高中突然停课,负责人失联,学生被迫分流到其它学校、家长维权困难的恶性事件。





不外,民办教育的发展,对教师职业或许是一种福音。有经验的年轻教师,会迎来更广阔的人生舞台,不再因为一些蝇营狗苟的事压抑本身,不会因为编制问题苦苦挣扎,不会因为不合情理的事情束缚本身,真正用“知识改变命运”,用知识带来丰足生活。

完稿之际,突然想起在伴侣家见过一本几十年前出版的《中学生》课外读物,里面有茅盾的《圣经》讲堂、丰子恺的世界名画赏析、俞平伯的古典诗词品读、顾均正的科学小品、朱自清的散文精讲,又联想起著名作家叶圣陶和文学家、语文学家夏丐尊主持过的《阅读和写作》…阿谁时代的教育大家、国学大家,他们走进教育界的目的是什么?是为了赚钱,还是为了民族的教育,真正实现“少年强则国强”的追求?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沙发
尕Pan 发表于 2019-1-29 08:01:06 | 只看该作者
沙发
尕Pan
2019-1-29 08:01:06 看楼主
公平竞争才行,民办教育根本就是在政策之外,补课,收费,教辅材料,家教这些都是公办学校做不了的,他能做,关键生源公办得派位,而民办不需要,只要交钱就可以,这不是政策扶持民办打压公办学校吗!最后家长来买单,民办学校一个学期学费起码三四万,公办只需要一千多一点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板凳
青年才俊 发表于 2019-1-29 08:01:58 | 只看该作者
板凳
青年才俊
2019-1-29 08:01:58 看楼主
如果放开,我觉得公办教育必然会萎缩!
如果我有钱,我就本身办学校,我有信心在三年内挤垮本地公办学校,这个信心不是因为公办学校条件差,师资差,校长差,而是公办学校婆婆妈呀太多,校长老师经常被逼不务正业!高耗低效!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地板
天谊影视 发表于 2019-1-29 08:02:52 | 只看该作者
地板
天谊影视
2019-1-29 08:02:52 看楼主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端正办学标的目的是十分重要的。以财富划分教育,以教育划分阶层,无异于亡国之道。义务教育应禁止民办。若有人有资金立志投入教育,那只能是一种公益慈善行为,只能办免费学校,到民办学校的教师,也只能是一种义举行为,不要工资,或低于公办的工资,绝不允许为高待遇击民办学校。应限制民办教育促进公办教育。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
百草轩 发表于 2019-1-29 08:03:46 | 只看该作者
5#
百草轩
2019-1-29 08:03:46 看楼主
公办学校,特别农村公办学校,现在越来越弱势。大家都不想去上。为什么呢?都怪民办学校拉拢生源?但民办高价,公办免费啊!为何家长会选择宁可勒紧裤腰带去民办而不去公办呢?民办有压力,教不好,不消心教,老板要你走人。尽管民办老师课时多,十几二十节,时间也长,基本要坐班。公办呢?现在很多三节上,十二节下的,一周六节课的不少。并且并且不消坐班。有些把教师都当第二职业了,两节课一上完,就跑回家看本身店,做本身生意了。有些嘛,跑回家带小孩忙家里事了。甚职苄些地方个别老师跑民办学校多挣几个钱去了。公办里的只有有课时学生才能见到。教好教坏一个样。当然啦,用心教的也是不少。但教育部门还是要反思本身都做了什么。本地教师待遇怎样,为教师谋了多少福利,谋福利时有没制定严格可行的奖惩办法来调动教师的积极性。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
海跟天空失踪了 发表于 2019-1-29 08:04:30 | 只看该作者
6#
海跟天空失踪了
2019-1-29 08:04:30 看楼主
民办教育也是中国教育不成缺傲幽重要部分,民办教育的发展不仅能促进公办学校发展,还能解决就业问题,解决教育多样化,我觉得关键是国家指导和监管民办学校问题,比如民办小学,初中虽然不能办盈利民办学校,把办学校的盈利继续用于学校投入,但这只是抱负要求,在真正落实检查上是没有办法做到,所以不能保证国家政策落实,还有民办学校教师保留情况国家没有很好的监管,认为民办教师是民办学校的教师,根本没有提出很好的政策支持,所以民办学校教师流动性大,民办教师权益的不到保障,民办教师退休只能按社会最低保障办理退休,什么职称,公龄都不算。这样一来民办学校教师地位一直以来得不到认可,同样限制民办学校发展。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7#
幸运随风飘过 发表于 2019-1-29 08:05:26 | 只看该作者
7#
幸运随风飘过
2019-1-29 08:05:26 看楼主
应该呼吁拔除民办教育促进法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
nanaxiyan 发表于 2019-1-29 08:06:11 | 只看该作者
8#
nanaxiyan
2019-1-29 08:06:11 看楼主
民办教育的崛起是动了谁的蛋糕和利益,公立权力和影响力渐渐淡化,民营学校必需以学养学优生劣态才能保留,公优是权力和实力的象征,中国的公立是不肯做奉献和默默无闻的教育者,因为他们尝试到了地位权力、金线,所以他们必需打压其它和否定民办的一切。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9#
医者仁心—华仔 发表于 2019-1-29 08:06:32 | 只看该作者
9#
医者仁心—华仔
2019-1-29 08:06:32 看楼主
离职到民办学校的老师是有才华的,带着编制再出来混的大多是有关系的,公办学校老师在课堂上付出的少,都是一个样,饭碗安稳,民办学校就不同了,老师要付出公办老师的双倍努力,才保住自已的饭碗,二者在出发的路上就不同道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0#
科尔沁祥瑞 发表于 2019-1-29 08:07:00 | 只看该作者
10#
科尔沁祥瑞
2019-1-29 08:07:00 看楼主
民办的从挤压时间上提高成绩,带动所有的学校超负荷学习,学生很苦,很累,对身心健康发展并不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返回列表

liguofu86 当前离线
中级会员

查看:10453 | 回复:20

关于我们  |   侵权投诉受理  |   联系我们  |   Archiver  |  
免责声明:邳州信息网所有言论只代表发表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
Copyright © 2009-2025 pzxxw.com 版权所有:邳州金银杏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苏公网安备 32038202000401号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