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会员登录 立即注册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对孩子进行传统文化教育,过年正当时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瑞♂♀ 发表于 2019-1-30 17:54:00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楼主
♀♂瑞♂♀
2019-1-30 17:54:00 3502 0 看楼主
汉学,是中国五千年文明结出的硕果,经过沉淀、提炼,形成了我们现在所说的国学。国学教育,随着国家的倡导,已经逐渐进入中小学日常教学中。家长,作为基础教育中不成或缺、重要的一环,在孩子的国学教育中扮演什么样的角色,又起到什么作用呢?今天就让我们来看一看。





毫无疑问,家长的作用至关重要。国学教育,涉及到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它不仅是诗歌、古文、诸子百家思想,也是起居作息、待人接物的礼仪规范。不是说给孩子穿个汉服,学几招古代人的礼仪,就是国学了。如今电视节目中涉及到的国学竞赛,也多偏重于诗词歌赋的普及,竞赛制在本质上是学习制的另一种变形,通过名次和优胜劣汰,以强化记忆为主。很多孩子倒背如流,却未必真正懂得意思。国学的精髓是通过文字折射出的价值不雅观、道德不雅观、这才是我们所看重的。





我们通常说“育人”,讲的也是对孩子的品质的培养。如果说知识的汲取是果实,品质的培养则是装果实的篮子。篮子的好坏直接决定了果实能不能放得下,能不能装得牢。因此,家长在孩子的国学教育中,也切不成只注重形式,摆花架子耍花腔。

看过一档电视节目,关于少儿戏曲的。一个个稚气未脱的孩童,生旦净末丑的扮上,咿咿呀呀的唱着。在表演中间的访谈中,被问及孩子学艺的初衷和经历时,有的家长坦言觉得好玩,有的家长则表态是想让孩子多了解传统文化,毕竟戏曲是中华艺术的瑰宝。有的是因为爷爷或者爸爸的爱好,而让孩子从小就接触。





以传承戏曲文化为目的的,多重视文化底蕴的培养,讲故事,找资料,让孩子明白一段戏曲唱段讲述的古代故事是什么,想要表达什么,孩子的看法是什么。 而只重视才艺表演的,则有作秀的意味,为了唱而唱,懵懂不知所以然。

春节马上就要到了,对于这个传统节日,自然有很多的民俗、有很多的文化,至今还在沿用。意欲对孩子进行国学教育的家长,正好可以趁此机会,来一场国学过年之旅。方法有很多,比如找有关过年的诗词,给孩子讲讲什么意思,古人对于春节又是怎么看的。比如不雅观看民俗表演,舞龙舞狮、踩高跷、划旱船。比如教孩子剪窗花。以寓教于乐的方式去认识去了解国学,让孩子身临其境去感受。





是时候放下拿了一年的手机,而把它作为孩子成长的照相机,记录下小小的人儿有模有样的学着传统文化的瞬间,如果你也是门外汉,正好借此机会身体力行的学习,给孩子树立好的典范。这样的春节,更有意义,不是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返回列表

♀♂瑞♂♀ 当前离线
中级会员

查看:3502 | 回复:0

关于我们  |   侵权投诉受理  |   联系我们  |   Archiver  |  
免责声明:邳州信息网所有言论只代表发表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
Copyright © 2009-2025 pzxxw.com 版权所有:邳州金银杏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苏公网安备 32038202000401号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