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会员登录 立即注册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沙龙|学前教育的政策,应如何走向?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041031 发表于 2019-3-16 09:14:16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楼主
041031
2019-3-16 09:14:16 4657 0 看楼主


2019年3月15日上午,由21世纪教育研究院主办的教育沙龙在新民空间举行,本次沙龙的主题是“学前教育的政策发展”,多位儿童教育的专家、教育政策的学者、关注教育的媒体、一线教育工作人员齐聚一堂,共同思考“学前教育”在当前教育土壤下的生长情况。



本次沙龙有幸邀请到深圳市教育局副局长王水发,联合国儿童基金会儿童早期发展与教育专家陈学锋,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研究员储朝晖,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院学前教育系教授冯晓霞,21世纪教育研究院院长、国家教育咨询委员会委员杨东平,北京师范大学经济与工商办理学院教授、首都教育经济研究院学校财务办理研究所所长袁连生,21世纪教育研究院副院长、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教授曾晓东,21世纪教育研究院理事、中国学前教育研究会理事、奕阳教育集团董事长张守礼,以及多位媒体记者、一线工作人员等,在这个春暖花开的三月,一同寻找“幼儿教育的春天在哪里”。曾晓东老师担任本次沙龙的主持人。



曾晓东老师

本次沙龙主要围绕三个问题进行讨论。

第一,我们是否应该保留民办园?40年政策回顾能给我们什么启示?

第二,财政投入“并轨”是否可行?“并轨”的标的目的是什么?

第三,中央教育主管部门应该如何对待地方供给方式的多样性?

三位老师别离针对这三个主题进行主题发言,各位与会嘉宾别离进行了相关讨论。

张守礼老师首先对40年来学前教育政策的改革历程进行了梳理,并对新政进行了解读;21世纪教育研究院理事,中国学前教育研究会理事,奕阳教育集团董事长张守礼做了“40年来学前公共政策与行业发展”的主题发言,由此本次沙龙提出了第一问题。这是一个规范性问题,杨东平、冯晓霞、陈学锋老师等从民办园地位、政府治理、国际经验等不同角度对此问题进行了讨论,并关注了民办普惠园办理政策的漏洞。



张守礼老师

储朝晖老师以“幼儿教育政策进入新的更替期”为主题进行发言,从行政办理的角度分析了“更替期”的重要意义,曾晓东老师、袁连生老师同时从财政的角度进一步对“更替期”进行了解读,即财政投入“并轨”是否可行?“并轨”的标的目的是什么?现有的财政投入政策,对民办普惠园和公办园实行“双轨制”,指公办、民办普惠两类学前教育机构适用不同的财政投入制度,包罗预算方式、福利分配效率。而实际上,两类幼儿园在所办事人群没有什么根本性差异。站在家庭的角度,入民办普惠园,就意味着家庭相对的福利损失。



储朝晖老师

地方政府在提供学前教育方面存在多样性。按照法与制度经济学的概念,中央政府拥有技术和整体信息优势,可以拥有更多信息,提出高水平技术方案;地方政府拥有嵌入型信息优势,可以提出有针对性的实施方案。学前教育办事,用本身的方式,提出了央地事权划分问题。地方政府在多大程度上将公共办事置于优先位置,又如何平衡制度创新与统一行动之间的关系?从这个角度出发,深圳市教育局副局长王水发,就“办妥学前教育的深圳探索”主题,为大家介绍了深圳数年以来学前教育的改革,特别是如何实现公办园、普惠园的平衡,并提出了近几年深圳的学前教育规划。



王水发局长

在问答环节,参会者对非户籍人口的入园问题、普惠幼儿园建设、民办园的发展等问题进行了讨论。

最后,曾晓东老师对本次沙龙进行总结,强调面对学前教育这一最低学段,却包含最复杂公共政策的教育阶段,对政策制定,必然要秉持着中立的态度和原则。

本次沙龙聚焦当前学前教育问题,从历史政策演变到当下幼儿教育趋势,汇集来自一线城市、城乡地区以及众多教育专业领域的不雅观点,甚至全球的视野,去展望21世纪学前教育发展的前景。从社会价值、财政力量和本钱参与多个维度,贴地式的思考,什么样的方案是符幼儿教育的目标,与会者纷纷表示收获很大。21教育研究院也将持续关注学前教育的动态。



从左至右:储朝晖、冯晓霞、杨东平、袁连生、曾晓东、陈学锋、张守礼

本次沙龙详细内容将于近期呈现,敬请关注!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返回列表

041031 当前离线
中级会员

查看:4657 | 回复:0

关于我们  |   侵权投诉受理  |   联系我们  |   Archiver  |  
免责声明:邳州信息网所有言论只代表发表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
Copyright © 2009-2025 pzxxw.com 版权所有:邳州金银杏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苏公网安备 32038202000401号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