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会员登录 立即注册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新华社记者专访“活着的王杰”—李彦清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楼主
邳州信息
2019-7-4 09:39:49 11132 0 看楼主
       青年网青年在线讯(孙宜方)  为弘扬和传承王杰“两不怕”精神,歌颂为祖国发展和建设做出突出贡献的英模人物。6月26日下午,新华社记者王志斌、林凯专程来到江苏邳州采访当年被英雄王杰俺护下来的民兵李彦清,追忆当年王杰舍己救人的英雄壮举,畅谈新时代传承王杰精神、做王杰传人
的心历路程。

        在王杰部队政治部首长和王杰连指导员唐建伟、王杰连名誉指导员、全国优秀拥军人、邳州拥军五姐妹团团长张丽的陪同下,采访组一行和李彦清一起来到邳州张楼王杰烈士陵园,凭吊了王杰烈士,参观了王杰烈士纪念馆,听取了王杰烈士事迹介绍,实地察看了王杰为俺护民兵壮烈牺牲的炸点现场,李彦清怀着沉痛的心情,回忆还原了40多年前王杰俺护自己和在场民兵而牺牲的悲壮一幕,李彦清情不自禁的流下热泪,现场采访的记者和工作人员也对王杰为俺护民兵奋不顾身扑向爆点、英勇牺牲的壮举表示十分的悲痛和怀念。



        记者从小就知道英雄王杰,是听着王杰事迹长大的,内心对英雄十分敬仰和崇拜,这次他们是第一次来邳州和王杰牺牲地,通过参观和访谈,感受到邳州不但是革命老区、英雄辈出的热土,而且红色文化资源丰富、城市规划独具特色、经济发展充满活力。采访中,两位记者就王杰“两不怕”精神的实质、内涵以及新时期、特别是主席视察王杰部队后,作为王杰牺牲的见证者和被救人,如何进一步传承王杰“两不怕”精神,把王杰精神发扬光大,一代代薪火相传对李彦清进行深入细致的采访。



       李彦清老人今年80岁,王杰牺牲后,他由一名民兵地雷班战士成长为张楼民兵地雷班班长,工作生活中,他时刻以王杰为榜样,处处起带头作用,严格要求自己,成为一名民兵训练标兵和埋雷技术能手,在王杰牺牲8年后,他被派往本县李圩村指导民兵埋雷训练,由于地雷发生意外,他为俺护在场的民兵失去了双眼。

         李彦清负伤后,巨大的伤痛和失明的痛苦,使他伤心、失落、难过,一度曾想到轻生,但伤心过后,他趟在病床上想起了王杰,他暗暗的想,王杰为俺护自己和在场的民兵连生命都没了,自己失去双眼,和王杰比又算什么,他为过去的想法感到愧疚。从此,他把王杰当作自己的精神支柱和战胜伤痛的动力,振作起精神,积极配合治疗,以顽强的毅力战胜伤痛。

        伤情痊愈出院后,李彦清不想做吃闲饭的人,虽然政府根据他的情况给他评了残,每月生活有补助,但他在家坐不住,而积极参加当地生产和劳动,为集体做力所能及的工作,到工厂、农村、机关、学校做王杰事迹报告1000多场次。2004年清明前夕,邳州电视台记者上门采访他,经电视台记者提议,他主动申请,多方呼吁、奔走,民政局正式注册批准,成立了“邳州王杰精神研究会”,他被大会选为“王杰精神研究会”会长。从此,他把宣传王杰精神、研究王杰精神、传承王杰精神当作自己的人生目标和追求,不论遇到什么困难、曲折、艰难,他一直坚持着,不唯名、不图利,默默付出,无私奉献。人们说:“在邳州,李彦清这个会长是真正宣传王杰的人,选他为会长当之无愧”。为此,李彦清被江苏省军区原政治部主任吕先景少将称赞为“当代保尔、活着的王杰”。《人民日报》、《解放军报》、《新华日报》、《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等媒体多次报道他学王杰精神,当王杰传人的事迹,他写的《英雄永在我心中》怀念王杰的书,由原国防部部长张爱萍将军提写书名、原中央军委副主席迟浩田题字出版发行,成为宣传王杰难得的好教材。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返回列表

邳州信息 当前离线
黄金会员

查看:11132 | 回复:0

关于我们  |   侵权投诉受理  |   联系我们  |   Archiver  |  
免责声明:邳州信息网所有言论只代表发表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
Copyright © 2009-2025 pzxxw.com 版权所有:邳州金银杏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苏公网安备 32038202000401号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