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会员登录 立即注册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中国历史之战国时期的成语典故——前事不忘后事之师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晓望爷 发表于 2019-9-6 12:32:34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楼主
晓望爷
2019-9-6 12:32:34 3597 1 看楼主
历史朝代趣事

中国历史之战国时期的成语典故——前事不忘后事之师

本期主要讲述战国时期发生的成语典故——前事不忘后事之师与顾左右而言他

前事不忘后事之师

中国历史之战国时期的成语典故——前事不忘后事之师。比喻人们应当牢记以前的经验教训,作为今后行事的借鉴。

该成语最初出自《战国策·赵策一》,其原文如下:

“前事之不忘,后事之师。”



前事不忘后事之师

中国历史之战国时期的成语典故——前事不忘后事之师。这个成语典故是讲,在春秋末期战国初期,晋国因经历了中行氏与范氏的叛乱国力严重衰退。而在当时的晋国政权也主要由智氏、赵氏、魏氏、韩氏四家把持着。

此时,四家当中最强大的智氏站出来对晋出公说:如今晋国衰微,我建议由我们四家每家都拿出一百里土地和户口来归给大王,这样就可使得我们晋国重新强大起来。

晋出公见有如此好事便立马答应了,并让其他三家交出土地与户口。

赵、魏、韩三家都明白,这只不过是智氏在借此故意削弱他们三家而已,但是智氏都已经先拿出一百里土地了,如今大王也亲自下令了,自己不给肯定又不是智氏的对手,于是魏桓子与韩康子也交出了一百里土地。



前事不忘后事之师

现在就只剩下赵襄子不愿交出土地。智氏见此便立马让晋出公下令,智、魏、韩三家发兵讨伐赵襄子。

魏桓子与韩康子本不想与赵襄子三家自相残杀的,但无奈被智氏首领智伯绑架在一起,不去讨伐赵襄子又不行。

三家军队浩浩汤汤奔着赵国杀来,赵襄子害怕,急问计于他的谋臣张孟谈,张孟谈认为对方势大,建议赵军退守晋阳。赵襄子接受建议,退守晋阳,随后联军也包围了晋阳,这一战就是三年。



前事不忘后事之师

这一天,智伯带领魏桓子与韩康子来到了晋阳城对面的山上,突然智伯看到晋阳城外的一条河流,然后大笑道:我要水淹晋阳,没想到江河能守城,也能灭了一国。

听到此处的魏桓子与韩康子特别不舒服,因为在魏国的城外也有一条河流,这也意味着,自己国家也处在危险当中。

就在晋阳被水淹后,赵襄子急了,他又连忙找张孟谈商议。张孟谈说,我看魏、韩两家也只是被迫与我们为敌,我可以去说服他们与我们一道攻智。

当夜,张孟谈分别来到了魏桓子军营与韩康子军营,并说服了两家与赵联盟夹击智伯。



前事不忘后事之师

到了赵、魏、韩三家约定的那一天,魏、韩两家突然率领自家军队调转方向冲向了智军大营,张孟谈见状,也立马让赵襄子领军赶来,三家军队兵合一处,杀得智家军丢盔弃甲,智伯也被活捉。

从此,晋国就成了赵、魏、韩三足鼎立的格局,智家的土地也被三家瓜分殆尽。

张孟谈见天下已定,便向赵襄子告老还乡,赵襄子不许。张孟谈急道:我知道你是想报答我,但是我现在的功劳太大了,你见过有君臣功劳相同而和平相处下去的吗?前事不忘,后事之师。请你让我走吧。

赵襄子明白他的意思,于是便不再挽留。因此,后人便将张孟谈的事不忘,后事之师作为警示,提醒人们记住过去的教训,以作后来的借鉴。



前事不忘后事之师

顾左右而言他

中国历史之战国时期的成语典故——顾左右而言他。形容无话对答,有意避开本题,用别的话搪塞过去。

该成语最初出自《孟子·梁惠王下》,其原文如下:

‘四境之内不治则如之何?’王顾左右而言他。”



顾左右而言他

中国历史之战国时期的成语典故——顾左右而言他。这是个很有趣的成语典故。当时孟子为了劝说齐宣王勤政爱民,便一连做了几个比喻。

孟子首先对齐宣王说:如果我有一个朋友,我想去楚国游历,就将自己的妻儿交给这个朋友照看。但是,当我回来的时候却发现我的妻儿在朋友这里受冻挨饿,那么我该怎么办对待这个朋友?

齐宣王说:应该和这个朋友绝交。



顾左右而言他

孟子又问道:如果司法官不能管理好他的下属,那么该怎么对他?”

齐宣王说:“应该罢免了他。”

孟子又说:“如果一个国家没有治理好呢?那么该怎么对他们的君王?”

齐宣王知道上了孟子的套,不好再接下去,于是环顾周围的大臣,把话题扯到其他的事情上了。



顾左右而言他

成语前事不忘后事之师与顾左右而言他点评

中国历史之战国时期的成语典故——前事不忘后事之师与顾左右而言他点评。通过以上这两个成语典故,我们可以总结出以下结论:
    人一定要知进退。千万不要和领导抢功劳,要明白月盈则亏,水满则溢的道理。多总结一些自己或者别人失败的原因,以免再发生到自己身上。面对敌人,一定要先摸清敌人的本意,这样才能想办法从根本上打败他。面对长辈或者上司的错误时,不能直接提出来,可以借助一些其他事情引申过来,让他们明白自己的错误。



顾左右而言他

中国历史之战国时期的成语典故——前事不忘后事之师。好啦,这就是本期讲的战国时期发生的成语典故前事不忘后事之师与顾左右而言他的故事。

下期为你讲解——楚汉时期的人物故事之陈胜吴广起义。

喜欢历史的朋友可以点击我的上方进行关注,也可以随时与朋友一起分享。

【 相关阅读(点击即可查看↓↓↓)】

中国历史之战国人物故事——三家分晋

中国历史之战国人物故事——战国七雄赵国

中国历史之战国人物故事——战国七雄魏国

中国历史之战国人物故事——战国七雄韩国

中国历史之战国人物故事——战国七雄齐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沙发
西风吹雨 发表于 2019-9-6 12:33:33 | 只看该作者
沙发
西风吹雨
2019-9-6 12:33:33 看楼主
转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返回列表

晓望爷 当前离线
中级会员

查看:3597 | 回复:1

关于我们  |   侵权投诉受理  |   联系我们  |   Archiver  |  
免责声明:邳州信息网所有言论只代表发表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
Copyright © 2009-2025 pzxxw.com 版权所有:邳州金银杏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苏公网安备 32038202000401号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