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会员登录 立即注册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一天拉肚子3-7次,是脾虚?还是肝郁?对症才有效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雨荷424 发表于 2019-10-10 10:39:53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楼主
雨荷424
2019-10-10 10:39:53 3444 0 看楼主
今天继续来聊聊这个拉肚子,先说两个粉丝的来信:腹泻四个月,大便不成形,每日4~5次,无腹痛,无肛门灼热感,小便正常,舌淡苔白,脉沉紧。无其他重要病史可载,无药物以及食物过敏史。



有肺结核病史,形体瘦弱,自述半年来经常腹泻,每日4~7次,且每次腹泻前有腹痛下坠感,便后症状减轻。饮食尚可,经常头晕乏力。舌边尖略红苔薄白。

第一位粉丝是脾胃虚寒所致的腹泻,而第二位是肝郁脾虚引起的腹泻。针对他们的具体问题,该怎么办呢?

再说这个问题之前,先说说腹泻的辩证论治:

1、寒湿证:

证候:泄泻稀薄多水,有时如鹜溏,脘腹胀满,恶寒发热,肢体酸痛,不思饮食,口淡不渴,头痛,舌苔薄白,脉濡缓。

治法:解表散寒,芳香化浊。

2、湿热证:

证候:腹痛即泻,泻下急迫,势如水注,粪色黄褐而臭,肛门灼热,心烦口渴,小便短亦,或有身热,舌苔黄腻,脉濡滑而数,多见于夏秋季节。

治法:清热利湿。

3、肾阳虚衰:

证候:黎明泄泻,腹中隐痛,下利清谷,形寒肢冷,腰膝酸软,舌淡苔白,脉沉细。

治法:温肾健脾,固涩止泻。

简单点分,腹泻拉肚子可以分为这3类,但不仅仅就这3类,大家可以先对照着看看自己是哪一种。

现在,我们再来看上面两位具体该怎么办:

第一位:脾胃虚寒所致的腹泻

对于他的情况,治当健脾益气、化湿止泻为主,方用附子理中汤化裁就可以。

附子理中汤是后人在仲景理中汤的基础上加附子而成,而《伤寒论》中其实并没有把理中汤或丸作为太阴病的主方。

理中丸见于《伤寒论·辨霍乱病脉证并治篇》。太阴病是以吐、利、腹痛、腹满为特征,属于我们现代所说的脾胃虚寒证,仲景提示治法是“当温之”,指出“宜服四逆辈”。

中医认为,理中汤由人参、白术、干姜、炙甘草四味药组成,当属“四逆辈”无疑。而且理中汤加减法中,有“腹满者,去术,加附子一枚,寒者加干姜,足前成四两半”,足证其当属“四逆辈”。

因此,后世把此方作为太阴病主方。常用此方改善腹泻、咳嗽、腹胀等属于脾胃虚寒者。

第二位:肝郁脾虚引起的腹泻

这位粉丝,虽然纳可,但是饭后即腹胀,说明胃虽然能受纳,但是脾虚不能运化。便前腹痛,便后痛减,考虑肝旺脾虚。

所以必须疏肝解郁、健脾益气。以痛泻要方合四君子汤加减。

痛泻要方出自《丹溪心法》,具有调和肝脾、补脾柔肝、祛湿止泻之功效,主治脾虚肝旺之泄泻,症见肠鸣腹痛,泄泻,泻必腹痛,泻后痛缓,舌苔薄白,脉两关不调,左弦而右缓。临床常用于治疗慢性结肠炎、肠易激综合征等属于肝旺脾虚者。

而他的头晕因气血不足,故加黄芪、当归,补益气血;加葛根升阳止泻。停止中药汤剂后,以健脾丸和逍遥丸巩固一段时间,就可以了。不同原因引起的腹泻,在改善上也会有一定的差异,只有对症了,才能取得良好的效果。大家对两位粉丝的问题,有什么看法?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返回列表

雨荷424 当前离线
高级会员

查看:3444 | 回复:0

关于我们  |   侵权投诉受理  |   联系我们  |   Archiver  |  
免责声明:邳州信息网所有言论只代表发表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
Copyright © 2009-2025 pzxxw.com 版权所有:邳州金银杏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苏公网安备 32038202000401号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