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会员登录 立即注册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援鄂护师张静静去世,医护人员身心健康问题值得关注!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历史人物费 发表于 2020-4-8 14:21:47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楼主
历史人物费
2020-4-8 14:21:47 4552 0 看楼主
4月5日,山东省第一批援鄂医疗队员张静静,在按规定集中隔离医学观察期满,即将返家休息时,突发心脏骤停。经医院组织全力救治无效,张静静于4月6日18时58分逝世。



国家卫健委发声

国家卫生健康委新闻发言人米锋7日在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新闻发布会表示,昨天,山东省第一批援鄂医疗队员、山东大学齐鲁医院主管护师张静静永远离开了我们,让人心痛!我相信,人民会感激和怀念张静静护士,会永远感激和铭记医务工作者所作出的贡献。

湖北省卫健委向张静静同志

表示深切哀悼

4月7日,湖北省卫健委发布消息,向张静静同志表示深切哀悼,并向其家属表示诚挚慰问。湖北省卫健委表示:“张静静同志在黄冈市抗疫期间,视患者如亲人,用大爱守护生命,被患者喻为‘暗夜里的一束光’,展现了医者仁心的崇高精神。你们对湖北的无疆大爱,我们将永远铭记!



黄冈市将举办

张静静同志追思活动

4月6日晚,黄冈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指挥部发出唁电,对张静静同志表示沉痛哀悼,向其亲属表示诚挚慰问。

唁电说,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张静静同志第一时间报名参战,白衣作战袍,慷慨赴沙场,在抗疫斗争第一线奋战了56个日夜。她用实际行动展现了医者仁心的崇高精神,用血肉之躯筑起护佑生命的钢铁长城,为我市扭转疫情防控局势、打赢黄冈保卫战作出了突出贡献。

据悉,黄冈市将举办张静静同志追思活动。

张静静返程飞机上的影像公开

3月21日,支援黄冈的山东医疗队圆满完成救治任务。在返回山东的飞机上,爱笑的张静静表示非常想念同事们,也说道:“到济南,离家只有一步之遥。”

援非丈夫没能见到妻子最后一面

希望尽快回国

据报道,张静静的丈夫韩文涛在西非塞拉利昂参与援建工作,由于新冠肺炎疫情,当地已经禁航。在得知妻子生病后,他向相关部门表达了回国诉求。

但直到张静静去世,韩文涛也没能赶得及回来看妻子最后一眼。

驰援湖北剪短长发 她说“不后悔”

1月26日凌晨2点半,作为山东首批援鄂医疗队队员,张静静随队抵达武汉,随后前往黄冈支援。在投入救治工作之前,张静静和她的队友们做了“战前”准备,剪短了长发。

1月28日,张静静在日记里写道:“1月28日,山东医疗队赴武汉支援的第三天,因为女生的长发更容易出汗、藏匿病毒,而且不方便穿防护服,为了更好地照料病人,我把自己的头发剪成了一寸多长,理了个男孩发型。做出这个决定,我不后悔。”



白衣天使,

一路走好!



其实医护人员的身心健康一直是很多人关注的话题。这其中,护理群体承担着具体而繁重的工作任务,首当其冲。从疫情高峰时期的急性应激反应到后疫情时期的创伤后应激障碍,经历过种种动荡的内心防线并没有随着疫情的缓和而巩固,仍然面临着长期的余震。

10%的医护人员会留下心理创伤

李奇光来自陕西省精神卫生中心心身医学科,是陕西首批心理援助医疗队成员。2月24日,他随队来到武汉,被分配到武昌医院。

一般医疗队针对的主要是病人群体的心理需求,但是李奇光和他的团队将2/3的精力都投入到了武昌医院的医生和护士身上。他发现,当时武昌医院所有的医护人员压力非常大,情绪也都很不好。

医务人员的伤亡是造成这一困境的直接原因。

“大批量的目睹死亡,对于医护人员的心理创伤是很大的。”李奇光说。

与此同时,她们也要面临着来自家里的压力,长期的隔离状态影响了家庭关系

有的医务人员因为焦虑和抑郁,长时间处于警觉状态,当然,也有一部分医护人员的应激状态会慢性化,比例在10~20%。大多数的应激反应会随着应激源的消失而自然好转,但是对于少部分人来说,应激会持续存在,在医学诊断上叫创伤后应激障碍,也就是PTSD。在疫情过去之后,需要重点关注医护人员的持续应激状态,及时干预,否则对于他们的个人生活和工作影响都非常大。

职业耗竭与不能承受之轻

刘忠纯是湖北省人民医院精神卫生中心主任,也是湖北省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心理危机干预专家组组长。最近,经常有认识的医生朋友来找刘忠纯,咨询心理问题,这几天就有好几起。

长期的高强度工作让一部分医护人员出现了PTSD的后续症状。他们经历了内心的振荡,在时间过去很久之后仍然会突然惊醒。

“我们身体里有去甲肾上腺素,在疫情高峰时产生了一种亢奋感,跟打了鸡血一样,医护群体没有退路,只能顶上去,但是这种亢奋的状态是不可持久的,经过了一个月,甚至是两个月,需要及时休整,否则就跟弹簧一样,失去了弹性限度,就恢复不了了,就算休息,也还是觉得累。从心理的角度来说,这是一种职业耗竭(burnout)。”刘忠纯提到。

随着一批经过改造的定点医院恢复正常的门诊,很多医护人员得到了轮换和休息的机会,回到家里却什么也不想做。“这其实是他们在休整自己,就像一池子的水,再加一勺,就溢出来了。这也是创伤后的一种反应。”

或许这次疫情过后,医护人员的心理健康问题应该受到更多的关注。这群最可爱的天使们一直在默默付出,我们却常常忘记了她们也会受伤,也会筋疲力竭。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返回列表

历史人物费 当前离线
青铜会员

查看:4552 | 回复:0

关于我们  |   侵权投诉受理  |   联系我们  |   Archiver  |  
免责声明:邳州信息网所有言论只代表发表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
Copyright © 2009-2025 pzxxw.com 版权所有:邳州金银杏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苏公网安备 32038202000401号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