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会员登录 立即注册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嘴里苦就是上火了?来听听中医怎么说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乐态思 发表于 2020-4-11 08:57:00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楼主
乐态思
2020-4-11 08:57:00 3327 0 看楼主
中医学中,口苦最早见于《黄帝内经》:“口苦者,病名如何,可以得之?……,病名为胆痹。”《黄帝内经》不仅首次提出以口苦为主症的病名为“胆痹”,并指出了胆热、肝热是形成口苦的主要病因,胆泄上溢是其主要病机。

现在绝大部分人存在这样一种错误的常识:口苦——上火了!得降火。然后各式各样的凉茶都往自己的胃里灌,各种降火的招式不厌其烦地尝试。

然而,就像某牛奶广告“不是所有的牛奶都叫……”,也不是所有的口苦都是热症。

胆这个腑的性质,不偏不倚,性喜宁谧平和,不宜过寒过热。过寒、过热都会导致其偏移中正之性,出现功能异常,胆液外泄而出现口苦。下次喝凉茶缓解口苦前,先对照以下症状,简单判断自己是热症还是寒症。



热症口苦:苦而干,或口苦兼有辣感觉,或口苦兼有口气臭秽,口渴想喝水,舌苔深黄或老黄或黄而燥或黄腻,大便干燥甚至便秘,舌质红或红绛。

寒症口苦:口苦,夜晚更加明显,渴不思饮,或喜热饮,或口而咸涩多涎,或多清水,怕冷,手足不温,食冷则易便溏,舌苔多白滑或白腻,或白腻呈灰黑色,舌质偏淡,或淡白胖嫩,舌边多齿痕。



中医治疗口苦,辨别热证、寒证还不够,还要辨证其病变的脏腑。引起口苦的原因有很多,不一定就是肝胆的问题。其他脏腑有问题,导致胆汁的排泄异常,一样可以引起口苦。所以,口苦这个锅,不是非得肝胆背。

责之肝胆

《灵枢·四时气》指出:“胆液泄则口苦”。胆汁是“肝之余气泄于胆,聚而成精”,胆附于肝,与肝互为表里,肝经属肝络胆,胆经属胆络肝,病变常相互影响。如肝气郁滞,可以影响胆汁疏利,而胆腑郁热,也可以影响肝气疏泄,最终导致肝胆气滞,肝胆湿热而出现口苦。

症状:口苦,心烦易怒,头昏晕痛,面红目赤,两胁胀痛,舌边红,苔薄黄,脉弦数。

责之脾胃

脾胃与肝胆关系极为密切,脾胃是人体气机的大枢纽,肝胆是人体气机的小枢纽。正常情况下,脾升胃降,而肝随脾升,胆随胃降。

1.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更是深刻地诠释着“民以食为天”。聚会烧烤、自助餐,各种海吃海喝的机会是越来越多了,很容易导致饮食积滞或痰湿内停,久而化热、化火,导致胆气上逆出现口苦。

症状:腕腹胀满,恶心呕吐,口渴,口臭,口苦纳呆,大便不畅或燥结,小便短赤,舌红苔黄或黄腻,脉濡数或滑数。

2. 平时吃过多的冰激凌,喝冷饮等,损伤脾阳。脾阳不足,无力运化吃进去的食物,久而久之,郁而化热,加上脾胃一虚,无力克制肝木,导致胆汁过溢而口苦。

责之心

苦为心之味,心为火之苗。心开窍于舌,若心神抑郁,郁而化火,心火上炎,使之口苦。

症状:口苦,心烦失眠,口燥咽干,或心舌糜烂,便秘溲赤,舌尖红苔黄,脉数。

责之肾

1.《素问·评热病论》:“真气上逆,故口苦舌干”。此口苦即为真阳上浮,真阳为先天之真火,即肾火。人体阳气不足,真阳上浮,虚阳外越,表现为口苦,喉咙、牙齿疼痛,流清鼻涕,夜尿频多,小便清长。

2.肾水亏虚,肝木失养,疏泄失常,胆汁上泛而口苦。常伴有头晕目眩,耳鸣耳聋,烦热,盗汗,腰膝酸软,遗精,舌红少苔或无苔,脉细数。

关于口苦的治疗,短短的文字无法将它道破。上面的方法只是针对大部分人出现口苦的原因而列举的简单执行的办法。如果症状持续得不到缓解,或想要进一步针对性治疗,还请抽时间看医生,综合调理。



含情脉脉说了这么多,品艾小九想告诉大家:

1. 五脏六腑皆令人口苦,非独肝(胆)也;

2. 口苦作为一个症状出现,背后隐藏着或寒或热的病机,治疗时,需结合全身情况、病史、舌脉来综合考虑。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返回列表

乐态思 当前离线
青铜会员

查看:3327 | 回复:0

关于我们  |   侵权投诉受理  |   联系我们  |   Archiver  |  
免责声明:邳州信息网所有言论只代表发表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
Copyright © 2009-2025 pzxxw.com 版权所有:邳州金银杏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苏公网安备 32038202000401号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