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会员登录 立即注册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面对未知病毒,免疫力是我们健康的屏障!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乐态思 发表于 2020-4-11 10:45:11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楼主
乐态思
2020-4-11 10:45:11 4226 0 看楼主


一场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让很多人都担心会被病毒盯上。面对这种不甚了解的病毒,不少专家都表达了同一个观点:免疫力才是健康的屏障。

钟南山院士也说过:“新型冠状病毒目前没有特效药,关键是要做好预防,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提高自身免疫力,最大限度减少染病率。”

中医讲“正气存内邪不可干”,就是说人体内有足够的正气,外邪就不会来侵犯。病毒疫情流行期间,除了尽量避免接触病源外,每个人都要注意扶正气,增强免疫力。

正气存内,邪不可干

正气充盈,就像在人体外部筑了一道防御墙,对外防外邪入侵,对内防精气外泄。总的来说,当正气充足时,睡眠良好,精神充足,不容易感到疲劳,并且很容易恢复,胃口很好,记忆力良好,免疫力良好,不易生病,病后恢复期短,整个人生龙活虎、精神百倍、说话底气也很充足。



正气越强,机体抵御各种病邪侵袭的能力越强,面对外界各种致病因素,都稳如泰山,岿然不动;正气越强,自我康复的能力也越强,即使生病了恢复得也可以比较快。

相反的,正气不足的时候,就会表现为目光呆滞无神,精神不振,容易疲劳,记忆力减退,面色晦暗,声音低微,反应迟钝,食欲不佳,二便异常,失眠或嗜睡,经常感冒生病,病程长、伤口愈合慢等等。

今天,小编搜集了几个扶正气,增强免疫力的实用方法,跟大家分享。

No.1

睡好觉



睡眠缺乏,不仅引起头昏脑胀、注意力下降及心情烦乱等行为表现,还可以降低免疫力,增加对多种疾病的易感性。

经常克扣睡眠时间会让身体产生的免疫细胞数量锐减。芝加哥大学的研究人员发现,相对于每天睡7~8小时的人,每天只睡4小时的人,血液里的流感抗体只有前者的50%。

因此,想要提高免疫力,先要保证充足的睡眠。不过不一定要睡8小时,只要早上醒来觉得精神舒畅就可以。

No.2

补充蛋白质



蛋白质分为动物蛋白和植物蛋白,其中动物蛋白更有利于被人体吸收,而牛奶又是动物蛋白中的优选。

牛奶中含有100多种对人体有益的物质,营养非常均衡,因此对人体免疫功能具有一定的调节作用。

需要补充蛋白质的人最好做到每天一杯牛奶,也可以选择低脂或者脱脂奶粉,便于保存,同时还可以添加到其他食材中。牛奶还可以搭配各种类别的食物,比如粗粮、蔬菜、水果等,注重均衡合理、食物的多样化。

No.3

动一动



如今有车一族越来越多,大约25%的人已经丢掉了走路的习惯。研究发现,整天开车的人比喜欢走路的人,生病的时间长2倍。

美国阿帕拉契州立大学研究指出,每天运动30~45分钟,每周5天,持续12周后,免疫细胞数目会增加,抵抗力也会相对增加。

需要提醒的是,运动只要心跳加速即可,太过激烈或时间超过1小时,反而会抑制免疫系统的活动。

No.4

养脾胃



现代人总是饮食不正常,不规律,嗜食生冷寒凉,再加上种种的食品安全因素,妨害了“后天之本”——脾胃功能的正常作用。

脾胃喜温怕寒、喜燥畏湿,冷饮和空调是脾胃保养的大敌,再加上现代人饮食过度、肥甘厚腻太多、暴饮暴食、三餐不定、不吃早餐、宵夜等等,所以面黄肌瘦得多了,肥胖臃肿得多了,这都是脾胃受损虚弱导致的。

古人云:三日可无肉,日菜不可无。“多菜少肉”是很有必要的。在生活中,做到“多菜少肉”最简单易行的方法就是:全天菜和肉大致按照2:1或3:1来安排。譬如,每顿饭做4个菜——1个肉菜、3个素菜,或者在吃饭的时候,吃1口肉后连续吃3口菜。

此外,我们民间一直有“每餐七分饱,健康活到老”的说法,好像吃饱了,又好像差点,这种感觉很美妙。美在能量补充够了,吃饱了就有幸福感。妙在“差一点”的感觉激发了机体求生的渴望,能让人的生命力更顽强。

No.5

减减压



压力过大也会破坏一个人的免疫力。比如,一份让你内心不得安宁、压力过大的工作就会对免疫力造成深深的伤害。

骑自行车、参加瑜伽课程、学做美食都是减压的好办法。另外,按摩也会使身体放松,减少压力荷尔蒙的释放。一项研究发现,每天接受45分钟的按摩,1个月后免疫细胞数目增加,免疫功能有明显改善。

最后小固提醒大家的是,如果容易生病、病后好得慢、经常觉得疲劳、容易遭受传染病攻击,就可能是人体免疫力下降的信号。

此外,正在发育的小朋友、机体功能衰退的老年人、孕妇、经常熬夜的人、肥胖者等都是免疫力比较低下的人群,尤其需要注意增强自身免疫力哦!

来源: 养生固本健康人生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返回列表

乐态思 当前离线
青铜会员

查看:4226 | 回复:0

关于我们  |   侵权投诉受理  |   联系我们  |   Archiver  |  
免责声明:邳州信息网所有言论只代表发表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
Copyright © 2009-2025 pzxxw.com 版权所有:邳州金银杏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苏公网安备 32038202000401号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