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会员登录 立即注册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刘白羽散文名篇《长江三峡》中的两个比喻句有问题 | 刘企华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成圣 发表于 2020-6-8 13:52:46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楼主
成圣
2020-6-8 13:52:46 4314 0 看楼主


不久前,我给夏衍的《包身工》找语病的文章引来不少评论,其中不乏非议。但是,我这个人就是喜欢从语法角度给别人的文章指瑕。今天,我想就修辞角度,给高中语文必修课文、刘白羽《长江三峡》中的两个句子挑刺。欢迎读者评论。

《长江三峡》第5段首句:“如果说瞿塘峡像一道闸门,那么巫峡简直像江上一条迂回曲折的画廊。”这是个假设复句,前后两个分句各用了一个比喻,但前面一个比喻句的喻体不当。本体“瞿塘峡”是两山之间的水道,有一定的长度,而喻体“闸门”是水闸的一扇门,它只有高度宽度,没有长度,二者没有相似点,怎么可以构成比喻呢?如果把喻体“闸门”改成“水闸”,就可以与“瞿塘峡”构成比喻了,因为水闸两端闸门之间是狭长的水道,与“瞿塘峡”两山之间的水道正好相似。

《长江三峡》第5段第6句:“峡陡江急,江面布满大大小小的漩涡,船只能缓缓行进,像一个在崇山峻岭之间慢步前行的旅人。”这是个比喻句确定无疑,“像”是比喻词,“船只能缓缓行进”是本体,“一个在崇山峻岭之间慢步前行的旅人”是喻体,但这个喻体与本体没有相似点。

我试作这样的分析:本体“船只能缓缓行进”,这是个主谓短语,主体是“船……行进”;喻体“一个在崇山峻岭之间慢步前行的旅人”,这是个偏正短语,主体是“……旅人”。“船……行进”像“……旅人”吗?当然不像。“船”在“行进”,是一种动态,是一种情景,而“旅人”只是一条生命,一个人,二者没有任何相似之处,怎么能构成比喻呢?

这个句子的问题在于作者没有把喻体写好。如果把喻体的词语稍作调整,它就可以成为完美无缺的比喻句了。调整方法,把“旅人”前移至“一个”后面,组成“一个旅人”,删除“的”,喻体就成了“一个旅人在崇山峻岭之间慢步前行”。这调整和修改后的喻体,紧缩一下,就是“旅人……前行”。现在把它放回原来的喻体位置来看一下:“船……行进”,像“旅人……前行”,本体与喻体都是动态情景,十分相似。最后看一下调整和修改后的整个句子:“峡陡江急,江面布满大大小小的漩涡,船只能缓缓行进,像一个旅人在崇山峻岭之间慢步前行。”这样多好呀!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返回列表

成圣 当前离线
高级会员

查看:4314 | 回复:0

关于我们  |   侵权投诉受理  |   联系我们  |   Archiver  |  
免责声明:邳州信息网所有言论只代表发表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
Copyright © 2009-2025 pzxxw.com 版权所有:邳州金银杏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苏公网安备 32038202000401号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