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会员登录 立即注册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心理咨询案例:留学生心理问题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笑看人生458 发表于 2020-10-26 12:34:09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楼主
笑看人生458
2020-10-26 12:34:09 10817 0 看楼主
案例类型:?

留学生心理
咨询技术:?

认知行为疗法
案例简述:

来访者是一位留美大一学生,19岁,女。放假回国后,感觉自己特别不想重新去到美国上学。一想到要回去上学,就觉得非常有压力,感觉胸闷气短,有时候也会失眠。随着开学时间的临近,感觉越来越焦虑,于是在母亲的陪伴下前来咨询。



咨询经过:

来访者给人的感觉有点偏男性化,说话像倒豆子一样,干脆利落。英语好,学习也不错,最大的压力来源于人际关系。她觉得跟同学们没有关系很好的朋友,与住家主母也有不愉快。同住的韩国女生忘记把洗衣机里的衣服拿到烘干机,而当主母要用洗衣机时,她便帮助那个女生把衣服放进了烘干机,还把内衣从洗衣袋里拿出来了,韩国女生认为主母侵犯了她的隐私,感觉很受伤。来访者认为他们双方应该互相道歉,然而主母坚持认为自己没有错,拒不道歉。来访者感觉很挫败,自己不仅没有平息冲突,反而跟主母之间多了矛盾,而自己也不知道如何解决!


经过咨询的展开,来访者看到自己化繁为简的处理冲突的方式的确会让人不舒服,甚至激化矛盾。通过咨询不断地展开,来访者意识到自己特别害怕冲突,当冲突发生时,她会特别恐惧关系的断裂,因此急于解决冲突。而自己解决冲突的方式就像大法官,判断对与错,特别理智化,从而忽视了冲突中的人的感受与想法。同时来访者也看到当面对他人受伤体验时,自己会感觉特别无力,而后会不得不去做些什么来试图让对方感觉好一点。所以每当面对他人或者自己受伤的体验时,来访者的行为就开始变得像法官,去分析对错,进而常常让冲突当中的人体验到被指责,感觉更受伤。



当面对他人受伤体验时,来访者的核心信念是:我必须为别人受伤的体验负责,我应该让别人感觉好起来。而这个不合理的信念让她背负着太多内疚与自责,随着咨询的深入,来访者意识到每个人都有喜怒哀乐,他人感受不佳并不是那么可怕的事儿,同时也接纳自己有时候是无法让别人感觉好起来的,并且相信他人有让自己感觉好起来的能力!
来访者总结到,正是时时处处想要为别人的情绪负责,才让自己经常体验到无能感,因为自己处理不了同学们流露出的离乡的孤独感,学业的压力感、不同文化带来的冲突……于是渐渐地怀疑自己的社交能力,想要回避社交!
当她认清了这其中的关联,她不再感觉那么失控与无能,开始有力量去应对异乡的生活,也不再那么害怕可能存在的冲突了!





经验感想:

面对负面的情绪,很多人会有一种恐慌感,要么想要逃离自己和他人的负面体验,要么开始行动化来对抗这种体验。情绪的好坏其实并不是一个需要去解决的问题,我们也无需为此担当。情绪往往是一个导航,带领我们穿越迷雾,看透不曾看过的风景!
中国的教育往往也容易让我们为他人的情绪背负责任,中国人爱说:“因为你做了……所以我感觉不好!”当我们听到这句看起来逻辑严密的话语不自觉升起一股内疚与自责时,你已然落入圈套!
#心理咨询#



(对本文内容有喜欢的记得点赞,转发,收藏哦!关注我们,更多精彩内容与您分享!本文摘自anotherhelp.com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返回列表

笑看人生458 当前离线
高级会员

查看:10817 | 回复:0

关于我们  |   侵权投诉受理  |   联系我们  |   Archiver  |  
免责声明:邳州信息网所有言论只代表发表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
Copyright © 2009-2025 pzxxw.com 版权所有:邳州金银杏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苏公网安备 32038202000401号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