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会员登录 立即注册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知青日记(1975.8.8—10):挨饿告状(作者 徐景洲)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成圣 发表于 2020-10-30 13:13:40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楼主
成圣
2020-10-30 13:13:40 3178 0 看楼主


1975年8月8日

在学校时,老知青的报告曾打消了我对农村生活绚丽多彩的印象,而我自信生活固然艰苦,斗争固然复杂,但未必连吃食上都有阻碍吧?

我们现在的吃食应是队里统筹安排,别队知青都是队办的伙食,可我们已从前天开始就自办了。昨天,下了一天的大雨,在干活之余,在浑身疲倦的情况下,我们打着伞,冒雨烧了饭和菜。这一顿大伙吃的都很少,而且还是分成三次吃的。锅灶露天支在外面,顶风,柴草也湿,对于一个知青,没经过锻炼与指导就烧这样的地锅,那真是困难极了。

下午和财经会计学吉一道安好了电线后,又下了大雨,米也只剩下一碗了,油盐也尽了,酱油、醋根本就没买过——不吃了——我们这样作出了决定,准备啦啦呱,就睡觉。这被会计发觉后,他拿来了煤油炉,烧了一点稀的,大伙吃了点,就睡觉了。

生活,吃饭,钱,这究竟是什么东西,它能改变人的性格,它能转变人的意识,它能使人高兴,也能使人痛苦。

生活的课本在我面前打开了,它不是神奇的传闻,也不是风趣的小品文,它除了像一道道严酷的试题横在面前外,那就是一片空白了。这空白,要用血汗去填写。

我没法用形容词去描述我此时的心状,但我只能感觉到,心情是郁忧的,凄凉的,不知咋的,还有一点离乡背井之感——这思想是在昨天一天中所发生的一连串的事情形成的。

吃食上的问题且不说,在生活的用具上,就是个问题,前几天队里撤了伙夫,昨天又要我们自己去公社把粮食买回来。我们不是三岁小孩,我们也隐约看出了,这两件事的出现不是偶然的,像是“预谋”好了似的。其实我们也想这样做,而且也能自立,但问题是,家具,吃用之具几乎一无所有,锅,桶,缸………等,我们并不贪婪,我们开了一个清单,所买的生活用具,总计一人不到十元钱,这要求虽已是可怜而且菲薄的,但竟不能如愿。这还好过一点,可前排东队的知青前几天,就买好了锅、碗、瓢、勺,甚至连煤油炉暖壶也买了,更有甚者,队里拨给了他们120元钱。

中午

疲劳极了,到公社一个来回,为了置办家具——

要自办伙食了,可队里什么东西都没买,还催着我们去买粮食,我们的心啊,油煎火燎,昨天晚上用水煮吃中午的剩米饭,今天早晨又煮吃昨晚剩下的水泡米饭。没有菜,没有茶,没有生活用具,愁闷的火积郁在心中,都快烧出心窝了。

同日晚上

这次上访本来希望是不大的,回来后,大队的徐支书王支书相继来了,接着,会计、队长也都过来了,他们问寒问暖,吃住穿行……(此篇日记至此中断,后无记述。此事有散文《告状》详述。我们对队里说是去买粮,实际上是去公社告状的。当晚吃了一顿饱餐,菜有炒鸡蛋和烧猪肉,但吃时好像还掉了几滴滋味复杂的泪。)

1975年8月10日清晨

斗则进,不斗则退,斗争是人之生路,一个人要做成一件事情,或要走一条达到目的的道路,不经过斗争是不堪设想的,一切成功都是斗争的产物。

自从公社之行过后,一切都有了好转,大队的队长,王支书,张支书,都纷至沓来,征求意见,又是推煎饼,又是催盖锅屋,煞是热闹。

前天和会计一道,采办了家具,尽管没买齐,但也不错了!

但暂时的成功不等于困难都逃之夭夭了,事情也绝不是那么理想的。我们到公社反映情况后,又听人家隐约说道,我们向队里要这要那。听后,我十分气愤,我们的要求是可怜的,也可以说是最低限度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返回列表

成圣 当前离线
高级会员

查看:3178 | 回复:0

关于我们  |   侵权投诉受理  |   联系我们  |   Archiver  |  
免责声明:邳州信息网所有言论只代表发表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
Copyright © 2009-2025 pzxxw.com 版权所有:邳州金银杏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苏公网安备 32038202000401号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