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会员登录 立即注册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美国老师怎么教小学生写作文?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命醒诿 发表于 2022-7-24 09:52:31 | 只看该作者 |只看大图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楼主
命醒诿
2022-7-24 09:52:31 3406 0 看楼主


博雅小学堂

给孩子受益终生的人文底色

文 | 刘鉴强

博雅小学堂特约撰稿人

10岁的孩子说出让身为电影编剧的家长吃惊的专业名词,甚至懂得研究生才知道的写作法则:要展示,不要讲述。美国老师如何给小学生讲作文?作者和儿子的一场餐桌谈话,引发了他对中美写作教育的观察与思考。

不想错过优质信息,将我们设为星标?一起前行

01

10岁的孩子,

看出电影的门道

我和小儿子小牛经常一起看电影,这一次我们选了《千与千寻》。晚饭时,小牛问我为什么觉得这部电影好。

我说:“故事很奇特啊,小女孩的父母居然变成猪。”

小牛说:“奇特并不说明就好啊。”

有理。我问:“那你觉得呢?哪里好?”

“我觉得他俩的爱情很好。”

哈,10 岁的孩子说这话。他指的是小女孩千寻与小白龙。


《千与千寻》中,千寻与小白龙

“怎么好?”

“他救她,她又救他。”

他话说得简单,却点出了一个好故事的核心:男女主角都表现出力量,都影响了对方的人生。

“还有呢?”

小牛:“还有,两个人以前就认识(他指的是相爱),但都忘了,后来他们才想起来。”

我说:“对,这一点让故事更有深度,更让人回味。除了爱情,还有哪里好?”

他说:“Character development.”

我吃了一惊。“人物发展”,这是专业词汇,指的是塑造一个独特、多维、有深度和内驱力的人物,也指故事中人物的变化和成长。这个词多为作家、编剧和导演所用。

我问:“你指的是什么意思?”

小牛:“这个小女孩是有变化的,她一开始害怕,后来变得勇敢,也一点一点地表现出不贪婪、不自私、努力工作、很有爱心。”

原来他真的理解这个词的意思,也知道人物形象塑造的诀窍。

“你怎么知道这个词的?”我非常好奇,甚至有点不可思议。

“我们三年级就学了。”他淡然回答,津津有味吃起他盘中的迷你煎椒。

02

造成差距的原因是什么?

我开始想事儿,饭桌上再讲什么,都没听进去。总体上来说,当代西方人的文字水平比中国人高很多,不管是写书、新闻报道,还是普通公文,这跟中外电影的差距相类似。当然也有杰出的中文写作者和作品,但我指的是总体水平,不是指特例;另外,我指的是“当代”,而不是100年、300年前,比如我就找不出一位英文作家可与曹雪芹比肩。

造成这差距的原因是什么?我一直很迷惑,直到两个儿子上了美国学校,初步了解他们的作文课,我才如有所悟。

三年前,小牛在北京上完一年级,插班到加州伯克利附近一普通小学上二年级。有一天家长会,老师讲到如何教孩子写作文,其中一个基本原则,是“To show, not to tell.”(要展示,不要讲述)

我暗自吃惊。这个写作基本原则在国内课堂上几乎听不到,我听到这句话时,已经在北京读研究生了。当然,也许有优秀的语文老师用不同的说法来表达同样的意思,对这样的老师,我先致敬。但至少我自己从小学到大学本科,从没遇到这样的教法。



“To show, not to tell.”要展示,不要讲述,是什么意思呢?
就是要用形象的语言描述想表达的意思,有画面感,而不是干巴巴地讲出来。比如表达愤怒,“讲述”可能是这样:“他很生气,非常生气!他想打这个坏人。”直接告诉读者人物的情绪和意图。

而“展示”可能是这样:“热血涌上,他的脸一下子通红,他猛地站起,举起凳子,但他停住了,红着眼,瞪着对方,手中的凳子在头顶上剧烈颤抖着。”

第二种写法,一个“生气”的字眼都没有,但读者看到活生生的画面,感受到人物的愤怒。而“他很生气”式的表达,不会有这种效果。

我问过小牛:“老师教你们To show, not to tell,你是怎么理解的?

他说:“写文章要有细节,要用5种感觉来写:触觉、视觉、味觉、嗅觉和听觉。”

说得很对。比如我前面写的那个例子,就是利用了视觉,让读者形成画面感。怎么用其他的感觉?我们举个《红楼梦》的例子。林黛玉初进贾府,王熙凤的出场极为精彩,就是综合使用了几种感觉:


《红楼梦》林黛玉进贾府,“凤辣子”出场

只听后院中有人笑声,说:“我来迟了,不曾迎接远客!”

未见其人,先闻其声,充分利用了听觉。下面再转写黛玉的心理活动,以她的心理感受来反写凤姐:

黛玉纳罕道:“这些人个个皆敛声屏气,恭肃严整如此,这来者系谁,这样放诞无礼?”

然后又加入视觉:

心下想时,只见一群媳妇丫鬟围拥着一个人从后房门进来。这个人打扮与众姑娘不同:彩绣辉煌,恍若神妃仙子。头上戴着金丝八宝攒珠髻……(以下描述略)

用“展示”法,凤姐的形象呼之欲出,令人印象深刻。

但这样的写作方法,我们作文课上为什么很少教?当孩子掌握一些基本的正确原则后,他们可以举一反三,大幅提高鉴赏和写作水平。

03

学校有差距

但我们仍可以乐观

我又想到一件事。几个月前,我和小牛看动画片《小红帽》,这是格林童话。小牛看完后说:“我不喜欢这个故事。”

“为什么?”

“小女孩让大灰狼吃了,又让人救出来,跟她没什么关系,她啥也没干。”

我用专业语言把他的意思翻译过来,就是说,小红帽是一个完全被动的主人公,毫无主动性可言,这样的人物塑造是失败的。

小牛又说:“这跟那些传统的王子公主故事一样:公主遇到危险,等着一个王子骑着马来救她,她就嫁给他,公主啥也不用干。我喜欢最新的《阿拉丁》,公主不再是那样,她很勇敢,她帮助阿拉丁。”



新版《阿拉丁》里勇敢的公主
我当时很为一个10岁孩子的鉴赏力惊喜,我以为,他看电影、看书看多了,所以自然有了鉴赏力。现在看来,除了多看多读,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学校教育。老师教孩子什么是“人物发展”,孩子才能注意故事的发展和人物的成长,轮到他们自己写的时候,自然也知道重点是什么。

回到这天的晚餐桌上。小牛问我一句话,我没听清,说:“对不起,我刚才在想事儿。”

他问我想什么。我说:“我知道写作有差距的原因了,就在于学校教育。”

小牛淡然说:“马克.吐温说过,I have never let my schooling interfere with my education。”(我从来没有让学校干扰我的教育。)

我哈哈大笑。

小牛的意思可能是说,不要夸大学校教育的作用。



好吧,我必须得承认,责任不全在学校。课堂作文教育水平,是整个社会写作水平的反映。孩子要提高写作水平,除了老师教得好,还要有大量优秀作品的阅读。据我观察,美国小学生的阅读量,起码是中国小学生的5倍以上。
当然,美国小学生有优势:功课少,有更多课外时间;有大量优秀儿童读物;有大量图书馆。在这三个方面,我们中国孩子都让人心疼。

但家长也有理由感到乐观:孩子的写作水平是可以显著提高的,只要方法对路。但“方法对路”不是那么容易办到的,所以,我要给家长们提两个建议:

1、不要贸然亲自下场教孩子作文;

2、上课外作文辅导班,要非常、非常谨慎。

作者为前《南方周末》记者,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访问学者,电影编剧。著有《天珠》一书。



博雅口碑爆款课

《好玩儿的史记20讲》

原价¥69 限时0元领

分享好友赢大奖

护眼灯、华为手环等你来

邀好友抽奖100%中奖

扫码参与?


点亮“在看”,及时收到推送



点击原文,立即参与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返回列表

命醒诿 当前离线
中级会员

查看:3406 | 回复:0

关于我们  |   侵权投诉受理  |   联系我们  |   Archiver  |  
免责声明:邳州信息网所有言论只代表发表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
Copyright © 2009-2025 pzxxw.com 版权所有:邳州金银杏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苏公网安备 32038202000401号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