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会员登录 立即注册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父亲的“一亩三分地”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楼主
晚景入寒窗
2022-12-2 09:09:54 15354 0 看楼主
父亲的“一亩三分地”

木逢春/文

我从小生活的村子叫“胡滩子”,正如他的名字那般平凡而又接地气。世世代代的村民都依靠着一亩三分地过活,我家也不例外,全凭父亲一膀子力气艰难维生。
自打有记忆以来,每天早晨醒来必看不见父亲的身影,天还没亮他便早早下田,晌午时分才回家小憩,简单的菜饭稀释了半天的疲惫后,他便不停地向我讲述着南园的芹菜长高了多少,河堰的葱又有多少可以拔出来卖钱,每到这时,他那深陷的眼窝总会突然发亮,田里的庄稼他都如数家珍,这是他最引以为傲的领域。父亲总会很骄傲地跟我说:“论种地,咱们村没谁比得过俺,你看隔壁你二大家的芹菜,从来没俺家的长得高。”

从父亲的“自矜”中,我知道我们家在哪块地里种过玉米、小麦、黄瓜、大豆、芹菜、大葱、生姜、倭瓜等等,采摘过后为了卖出好价钱,父亲有时会骑着三轮车到几十里外的集市叫卖,运气不好时一去就是一天。这些农作物在父亲的手里分分厘厘变现,支撑我们全家紧紧巴巴过着日子。

时节如流缓缓向前,时间来到千禧年。当时我正在电视上看着春节联欢会,父亲突然兴冲冲地推开家门,略显急促地说道:“好事来了!好事来了!”“急啥急,有啥好事,快说来听听!”母亲见不得父亲的急脾气,却也殷切地看着父亲。“俺们村长说明年村里要集中种植银杏树,银杏树你们知道吗,就是白果树,它浑身是宝!白果叶能卖钱,白果能卖钱,白果树长大了更能卖钱,就连地里刨剩的树根都能卖钱呐,你说这玩意好不好!”县领导班子高瞻远瞩,立足三农,看到银杏的价值,积极培育银杏新品种,并打算在我们镇推广试点。我从未见过父亲那样的神采,他兴奋地和母亲嘀咕了一夜,他们畅想着自己的那一亩三分地里将要结出银锭来。

果不其然,时间仿佛加了速,十年一晃而过。银杏树为我们家乡增收创收,农民纷纷过上小康生活。尘土飞扬的土路被水泥路替代,月色也被路灯替代,家家户户住上二层楼房,我们村也成了远近闻名的富裕村。村里有名的“光棍”也靠打理银杏树住上了楼房、娶了媳妇,那句“要想富,先修路,少生孩子多种树”成了我们村最真实的写照。大一暑假回家时,父亲酌着小酒,对我说:“你知道吗,咱家桥头那块地,超过二十公分的树有二十来棵,算下来你的学费不用愁了,要是树价再涨涨,将来毕业买房的钱都有了。来,咱爷俩干一个,感谢共产党!”他的笑容如同秋日的银杏叶一般灿烂。

然而好景不长,随着银杏种植面积的快速增长,银杏树的价格断崖式下跌,看到地里“挂满银锭”的银杏树现在只能卖个木头钱,父亲每日唉声叹气,原本红火的村庄逐也渐冷寂下来。为了生计,父亲辗转到浙江、湖北等地打过几次工,但是每次时间都不长,心里总是挂念着他的“一亩三分地”。父亲常说,“土地是咱农民的命根子,到什么时候也不能丢,农民首先就要把地种好!”我知道他内心还在期盼着银杏树能回到从前的“辉煌”,但这一天并没有到来。

2017年党的十九大报告首次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并明确“保持土地承包关系稳定并长久不变,第二轮土地承包到期后再延长30年”。我全程聆听了习近平总书记所作的报告,并在第一时间把十九大关于土地内容的相关精神告诉了父亲,父亲听到消息后连忙说:“这样好,这样好,这样我们老百姓也能安心了!”虽然土地权属短期不会发生变化,但随着生产力和生产方式的进步,一家一户经营的传统方式已经不适应现代农业的发展要求,适度规模经营已经成为不可阻挡的趋势,农村的变化也在悄然进行。

2019年一个平淡的下午,父亲突然给我打来电话,说村里几位种田的大户要搞规模经营,想要流转我家土地,他的语气有着几分不舍。但周边的邻居们都纷纷地把土地流转了出去,在家收着租金带着孙子,加上农民的医疗保险、养老保险政策逐年提高,大伙的生活也都过得很好。

随着年底女儿的降生,父亲便将他耕耘多年的“一亩三分地”流转了出去,看着原来的土地里长出了新庄稼,他内心也得到几分慰藉。像是辛苦养育、不舍得让她出嫁的闺女,在婆家也能被倍加呵护。这个最好的“媒人”就是党和国家。现如今父亲每日含饴弄孙,过着悠闲自在的生活。他也在我家阳台上挤出一些空间,种点小菜、小葱,这是他对土地最后的寄托,他心中的“土地”还在。那些脚蹬三轮、土里刨食的日子一去不返,但他淳朴踏实的性格、艰苦奋斗精神始终鼓舞着我。

新时代的十年对于我和我的家人来讲,也是奋斗收获的十年。有时候我常常在想,假如没有和平安宁的环境,没有党的好政策,没有城市反哺农村,我的家乡也不会发生这么大的变化,也许年迈的父母还要过着面朝黄土背朝天的生活。对一名普通人而言,中国共产党是最坚实的依靠,坚定不移听党话、跟党走是走向幸福的最好选择。

乡村 | 文化   邳州图话   文学 | 情感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返回列表

晚景入寒窗 当前离线
青铜会员

查看:15354 | 回复:0

关于我们  |   侵权投诉受理  |   联系我们  |   Archiver  |  
免责声明:邳州信息网所有言论只代表发表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
Copyright © 2009-2025 pzxxw.com 版权所有:邳州金银杏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苏公网安备 32038202000401号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