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会员登录 立即注册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热闹中的寂寞一一读江苏作协几份刊物有感/徐景洲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撼祥铰 发表于 2024-12-2 10:43:07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楼主
撼祥铰
2024-12-2 10:43:07 983 0 看楼主
【热闹中的寂寞】江苏作协寄赠的杂志又如期而至,到手的习惯,是遍读目录,选读每本杂志的首尾之篇,总是感叹作家作品真多,也遗憾与惭愧自己会员25年,却无只字见其四刊。当然,省级以上报刊也发文近百篇,其中省级作协会刊的广西文学杂志也发过两篇散文,书出了几本,网络文学更是无数之多,大言不惭墙里开花墙外香。不过这样说,大有吃不到葡萄说葡萄酸之嫌。
?
?回到正题,在北京定期收到江苏作协会刊,总是心中暖暖的,是乡情的温暖,还是有组织的好。
?
?但我还是说,杂志上的这些诗歌小说,大多难以卒读,困惑于平行世界似的无聊琐碎,也就是说,写作更自我,甚至只是写给自己看。我还是选两篇分享于网友试试各自的审美力吧!
《扬子江》开卷诗歌就是分行的散文,尾句点睛之笔读了多遍硬是看不明白。
《雨花》开卷小说第一段有句:我叔叔是上世纪80年代的师范生,那伙人十年后都混成了领导【太夸张】,只有我叔叔还像老母鸡趴在鸡窝里……教学生拼音……改作业【都当领导谁教学生?三观不正,牢骚报怨】
还有,就是文学评奖太多,每月都有好几起省级以上大奖,获奖前几名,总少不了那几位当作协领导的作家,而获奖作品却又鲜有人读。
文学越来越小众,杂志越来越寂寞。至于到手的这些杂志,对于文学爱好者也是福音,若能在这些杂志上发文,不亚于跳龙门般狂喜。所以,或赠与社区图书室,或赠于聚会之老乡,故不嫌其多,只嫌其少。
?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返回列表

撼祥铰 当前离线
中级会员

查看:983 | 回复:0

关于我们  |   侵权投诉受理  |   联系我们  |   Archiver  |  
免责声明:邳州信息网所有言论只代表发表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
Copyright © 2009-2025 pzxxw.com 版权所有:邳州金银杏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苏公网安备 32038202000401号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