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会员登录 立即注册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邳州新乐府】沂河情歌(并序)(作者:丁楠)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yywx1111 发表于 昨天 07:41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楼主
yywx1111
昨天 07:41 63 0 看楼主
沂河情歌(并序)
作者:丁楠


苏鲁之间,沂河两岸,清清沂水如甘露,泽被苍生,亦滋润诸多故事。幼,尝闻其一,异之。悠悠卅载,每每忆及,犹感凄美。近与友多方寻访,果然;且思远尚健在矣。今将其梳理以记之,是为序。

上篇

巍巍沂蒙山,云雾绕山巅,滚滚沂源水,涓涓入河湾。河湾九十九,流淌八万年。走千再走万,不如河两岸,两岸土肥沃,黎民岁月甜。 水过临沂城,河水宽又缓,岸东有一村,村名张家滩,村人二百户,张姓占大半。中有张有财,年龄四十三,娶妻冯氏女,贤惠又能干。张家日月好,施乐且行善,方圆口碑好,只是留遗憾。冯氏过门早,多年不生产,四处访名医,愿望得实现。 天有不测云,张家临大难,小女才落草,冯氏赴黄泉。有财得爱女,人已到中年,怎奈时不济,更怨天不怜。内心添悲伤,抱女哭苍天,念女无母爱,取名张爱莲。   

爱莲渐长成,有财心喜欢。五岁诵古文,出口成诗篇,十岁入学堂,读书赴泰安。十五学业结,快乐把家返。十六待闺字,出落如天仙。 春到沂河岸,河柳焕新颜。房檐紫燕闹,杏败桃花鲜。一日东风起,河滩成乐园。几群小儿郎,正忙放纸鸢。爱莲赏春景,漫步沂河边。邻家张二嫂,正在洗衣衫。二嫂开口叫,爱莲笑寒暄。此时日正午,风吹波潋滟。对岸箫声起,箫声动心弦。爱莲举目望,目送过河岸。对岸杨柳青,树下立少年;箫声如呜咽,声声传伤感。爱莲凝神听,箫声顿戛然。   

二嫂注目瞧,嬉笑说爱莲:小姑若有意,嫂可把线牵。爱莲回过神,低头面羞惭。匆匆离河沿,急急回家转;回家无适从,坐卧心不安。春夜长漫漫,辗转难入眠;胡想又乱思,内心不自已。黎明才入睡,天亮起迟迟;胸中怀忐忑,茶饭不能思。 张父问疑惑,爱莲找托词;起身出门去,散步沂河堤。堤上嫩草生,桃花正艳时,风吹桃花落,烦乱无留意。放眼河对岸,树下无踪迹。希望化失望,垂首自叹息。桃花映粉面,踱步无目的。心乱独徘徊,徘徊陷沉思。沉思添惆怅,人叫浑不知。 爱莲猛愣神,心中生诧异。二嫂身后立,含情笑眯眯:小姑好专注,莫非有心事?说来嫂子听,嫂子可帮你。   

爱莲含羞笑,开口忙掩饰:沂河春景明,我在赏美景。   

小姑别瞒我,你想听箫声。我妹心中事,嫂子心自明。 嫂子又瞎说,我心你咋清?嫂是过来人,相思最动情。爱莲低垂首,垂首不做声。 姑嫂正交谈,对岸箫声传。河边柳树下,少年又出现。爱莲驻足听,二嫂笑连连,连连开口道:小姑且听全,翩翩美少年,就住李家湾,是我娘家侄,今年才十七,无兄也无弟,在家是独子;李岩乃大名,读书济南城,家中日月好,至今婚未订;我侄与小姑,两家当门户,天造和地设,金童娶玉女;小姑若有意,亲事我去提! 爱莲久不语,二嫂再催之。呆呆难开口,痴痴才启齿:自古父母命,还应媒妁言;侬虽幼失母,老父能决断,二嫂若真心,应告老高年。   

二嫂传话忙,两家共协商;换柬合八字,双方皆满意。至此亲事订,爱莲心窃喜。 李岩捎书来,书中意咪咪:汝之沂河东,我之沂河西,隔水似天涯,两心近咫尺;我心连汝心,从此两相思。 爱莲读此书,双目热泪滴。执笔表寸心,寸心告郎知:侬之沂河东,君之沂河西,洞箫传佳音,恨不早相识,侬心似君心,从此两不离! 李岩意满满,返身赴济南。二人心相印,鸿雁两头牵。   

时光匆匆过,转眼又一年。言说学业紧,李郎家未还。爱莲心不悦,烦乱涌心间。二嫂常串门,串门慰心宽。 平地起惊雷,社会大动荡。七月燎烽火,北方炮声响。国破山河碎,倭寇成虎狼。 张父察形势,抛财卖田粮。临沂到泰安,往返去经商。怎奈时不济,大祸从天降:途中遇劫匪,货物一抢光,找人去论理,毒打遭捆绑。愤恨急攻心,回家躺病床。堪堪不能愈,弥留话悲伤:人生一场梦,钱财不思量;吾女未出闺,唯一心不放;只愿李家来,搬亲好成双! 爱莲泪不止,二嫂去李庄。言及张家事,李父急探望。床前手拉手,拉手不愿放。泪流说心愿,央求把亲搬:活着看嫁女,死后心才安! 李父先推辞,然后说困难:小儿不在家,读书在济南;要想成其事,也得到年关。张父再祈求,祈求意志坚:等不到年关,就在这几天;成亲走过场,喜事可新办!李父无奈何,答应把婚完。 村上鞭炮鸣,花轿村头停;李家来接亲,爱莲心不宁:接亲少新郎,洞房多冷清。冷清双泪流,长坐到天明。天明拜舅姑,舅姑慰连声:吾儿大家女,本应受尊重;怎奈子不在,委屈无照应;这儿就是家,从此过营生。 爱莲随开口,开口笑盈盈:公婆宽心放,媳妇心自清;李郎学业紧,学成定归程;婆家是我家,从此公婆奉!舅姑双叹息,叹息惹人惊。 过门仅七日,张父却长辞。可怜张氏女,哭父血泪滴。领棺埋冢丘,长跪告父知:皆言黄连苦,黄连怎可比?而今无怙恃,骨肉永分离。虽已嫁李家,李郎怎可依?世上万般难,女儿尽占齐!爱莲放悲声,悲声恸十里。 父丧才办完,爱莲婆家返。返家拜舅姑,脱孝换衣衫。每日强欢颜,痛苦埋心间。公婆记在心,私下聚商谈。李岩不回家,派人往济南。   

李二与李四,一路多辗转。时值战事紧,枪炮响连天。历经二月余,两人终回还。李父急急问,李四话语寒:济南城已破,就在一月前;城中现清冷,学校大门关;多方去打听,转到千佛山。此处人集中,少爷在其间;说清来此意,少爷不搭谈,言说有要事,马上奔延安。相遇才五日,匆忙去下关;临行有嘱托,捎信返家园。 李父恨顿足,李母哭苍天,爱莲急展信,展信泪不干,字字情切切,句句意绵绵:提笔拜高堂,高堂可安康?吾知父母意,谅儿不返乡。民族多危难,百姓尽遭殃。有志好男儿,匹夫应担当,自古忠与孝,忠孝两难忘;儿今赴圣地,延安红旗扬;一心图报国,上阵杀豺狼。提笔再告妻,吾妻应心知,心知吾心意,你我常相忆;相忆藏心中,从此千万里;万里有归途,归途待胜利;胜利长相聚,相聚两相知;相知在明朝,明朝凯旋时!   

平安日月顺,荒乱岁月长;春去秋又来,七年不敢想。庆幸公婆在,公婆皆安康。安康亏爱莲,逢人便夸奖。夸奖听在耳,心中添惆怅;惆怅万般苦,有苦向谁诉?过门七年整,房空人孤独。孤独时有怨,怨郎太狠毒:多年信未捎,死活不知处。 昨夜入梦来,箫声动地哀。随声四处寻,少年独徘徊。开口叫郎君,转身头不抬。疾步去追赶,凌空入云台。激灵忽转醒,清泪挂满腮。 披衣坐床上,肉跳心惊慌。埋头低声泣,不敢往下想。悠悠难入睡,恍惚到天亮。 窗外鞭炮鸣,远处锣鼓响。爱莲出门看,喜讯传四方:倭寇被打败,日本已投降。成立新政府,人们喜洋洋。欢呼成雀跃,老少尽欢畅。 爱莲回家转,喜事告爹娘。爹娘愁眉展,泪奔呼上苍:中国已胜利,孩儿定还乡! 一夜秋风起,黄叶落遍地。鸿雁叫长空,南飞忙迁徙。时过又三月,李郎无消息。希望成泡影,伤心更迷离。侬之沂河边,君之延河岸;延安路多远,相隔万重山。万重山不怨,只怨路漫漫。愿侬生双翼,展翅赴边关。边关止停歇,停歇得相见。相见两不识,不识目望穿;望穿再倾诉,倾诉泪连连;连连喜相拥,相拥永不散;不散共携手,携手返家园。 沂水翻清浪,秋风阵阵凉。爱莲一声叹,举目向远方。暗将银牙挫,等郎到天荒!     
下篇
春到大明湖,垂柳发新枝。湖畔景色美,游人多如织。   

一群小年青,聚此露朝气。这边发传单,那里演小戏;宣传好政策,评议新形势。主张不内战,一致御强敌。李岩在其中,演讲声有力。听者热血涌,山呼口号齐。忽然人骚动,远处响警笛。众人皆散走,去向无踪迹。此景常出现,习惯成定式。 李岩自返校,学习劲头高。常忆张爱莲,更牵国飘摇。加入新组织,暗把活动搞。串街促动员,请愿斗官僚。努力塑典型,积极成代表。日渐名声响,政府暗通告。军警突行动,被抓上镣铐。组织频交涉,学校发号召。学生闹罢课,民众呼口号。当局受压力,放人出监牢。李岩自出狱,谨慎更低调。 华北生战事,卢沟烽火起。全国总动员,民族危难时。热血好男儿,立誓去抗日;请求赴战场,团结人心齐。政府忙搪塞,国军可力敌。后方人惊慌,前方传消息:倭寇凶如狼,山东已放弃。民众尽失望,李岩心悲泣。惶惶人心乱,堪堪豺狼至。 社团齐发动,设法搞撤离;撤离有选择,先后共三批。李岩很果断,决定去延安。一行十八人,转到千佛山。临行家人至,让其把家还。言及家中事,低头暗盘算。思前再想后,提笔表心愿。打发二人回,捎书返家园。就此别家乡,从此离济南。   

行行复行行,心事更重重。一路向西去,沿途人流涌。风起卷尘沙,狼烟遍地生。历时两月余,终到陕甘宁。边区虽荒凉,人心却安定。投身教导连,日夜忙训练。短训三个月,结业再分散。李岩很出色,预留警卫团。请求未获批,内心不情愿。将士共浴血,前方捷报传。羡慕好战友,扛枪上前线;自己无事事,心里总不甘。暗暗下决心,偷偷自磨练。团里搞竞赛,样样都夺冠;领导皆称奇,战友齐夸赞。   春迟秋来早,风烈黄叶凋。延河草木稀,长空雁飞高。东望家乡远,家乡万里遥。离家两年多,高堂可安好;爱莲张氏女,在家可心焦?为解思乡苦,闲来吹洞箫。昨夜梦又回,省亲探二老:二老泪不止,爱莲哭嚎啕。悠悠梦转醒,转醒意难平。灯下修家书,倾诉相思苦。相思埋心底,家书无处寄。唯愿皆平安,内心才安然。 烽火燃不休,前方战事稠;边区多磨难,压力如泰山;兵民皆紧张,无心思家乡。一线少兵源,李岩再请战;请战终获批,加入独立团。战场显身手,负伤仍奋战。立功受表彰,团里树模范;身披大红花,勋章挂胸前。后去侦查排,排长身上担。孤身入敌后,犯险闯难关;探察露机警,摸爬现果敢。形势阵阵恶,任务重重艰;艰险全不惧,练就一身胆。从此英雄名,边区人人传。 百团大战后,日寇搞封锁。勇猛独立团,压力何其多:正面阻顽敌,建制被打破;转移到后方,整休兵源缺。李岩服分配,调任不推脱。此时尖刀连,建制更不全:新兵没到位,老兵三十三。李岩刚到任,焦躁心不安;掌握新动向,开会搞座谈;八方跑门路,请求多支援。新兵才报到,入队即训练。堪堪步正轨,终可把气喘。 这天接通知,让去孤儿院。疾驰二十里,院长忙接见。开口说缘由,话中含怨言。原来两月前,赵庄遭兵燹。连长率部出,鬼子被全歼,战士清废墟,孤儿被发现:小孩三岁多,昏迷不睁眼。抱其回驻地,送医把伤看;伤愈才接走,相处十余天。时值战事紧,部队又南迁。临行找院长,托送孤儿院。说好再来接,手续到时办。   一场遭遇战,连长没生还。手续没人填,连长留遗憾。遗憾有人补,应找尖刀连。李岩知详情,细想思再三:英雄张连长,其心天可鉴;如今虽牺牲,心愿吾应担。想罢才开口,手续吾来签。院长露笑容,领其到后院。 一群小娃娃,正把游戏玩。其中一男孩,模样惹人怜。李岩叫亲切,小孩翻白眼。院长作介绍,小孩躲一边。阿姨也相劝,开口把话言:这人不是爸,我爸是张连;张连有胡须,他是小白脸。众人悲难忍,小孩泪闪闪。李岩揽入怀,入怀呼心肝。逗留一下午,表上填齐全:父亲是李岩,母亲张爱莲;祖籍山东省,家住郯城县;乳名小石头,学名李思远。临行心难舍,嘱托话语繁。有空即探望,从此多牵绊。   

时光多荏苒,一晃又三年。战火烧不尽,李岩常辗转。出征每一回,九死一生还。五次负轻伤,两闯鬼门关。最近这一次,胸部被打穿;昏迷一星期,差点下黄泉;住院三个月,终于有好转。好转有空闲,常把思远看。思远已入学,活泼身体健;读书勤习字,聪明嘴更甜。李岩看眼中,心里生爱怜。偶尔想家时,思念涌心间:父母年事高,一定把儿盼;贤妻在家里,可曾把我念?每每暗流泪,胸膛似箭穿。唯愿早胜利,国泰家才安。 一九四四年,李岩返前线。师部委重任,调入新三团;担任一营长,指挥搞训练。上任仅两月,率部去参战。一营任务重,围点再打援;战况虽惨烈,坚守稳如山。敌人轮番攻,炮响声震天;李岩头中弹,鲜血染衣衫;咬牙仍奋战,阻敌不得前。此时已入夜,风清月光寒。四周陷沉寂,战场弥硝烟。一营全撤离,李岩已昏迷;众人抬担架,疾步回驻地;紧急送医院,医生徒叹息:送来为时晚,伤重不能医。战士哭嚎啕,嚎啕转悲泣。堪堪到天明,转醒眼迷离;低低几声叹,断断说心事。   

人们止悲声,沉默听虚实:世上活一遭,本就有生死;生死无所惧,所惧两相离;倭寇未尽除,遗恨留心底;思远年尚幼,尚幼亦我子;所有心里话,家书表心意;望念战友情,送子归故里;我死不要紧,家人对不起;还有好战友,泉下心谨记。言罢头一侧,双目挂泪滴。任凭众人呼,李岩已不知。天空乌云滚,窗外雷声急。可怜李氏子,从此永长辞。只恨天不公,更怨时不济。痛哉真豪杰,呜呼徒悲惜。   转眼三月天,春到沂河畔。绿草随风舞,桃花开正艳。一群小儿郎,快乐放纸鸢。欢声和流水,笑语漫河滩。岸边杨柳青,少妇树下站。急急遥招手,声声唤思远。但见一少年,匆匆跑上岸。少妇俯下身,低声说抱怨。掸掉身上土,擦去脸上汗;大手牵小手,漫步下河堰。绿树掩映间,身影终不见。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返回列表

yywx1111 当前离线
版主

查看:63 | 回复:0

关于我们  |   侵权投诉受理  |   联系我们  |   Archiver  |  
免责声明:邳州信息网所有言论只代表发表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
Copyright © 2009-2025 pzxxw.com 版权所有:邳州金银杏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苏公网安备 32038202000401号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