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会员登录 立即注册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探寻|逛过多次鄂尔多斯婚礼文化园~鄂尔多斯婚礼文化你知道多少?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楼主
还是爱你啊
2018-10-9 12:47:05 3779 0 看楼主
九月的康巴什,天气已渐渐凉爽,阳光温暖和煦,这是一个适合安步的季节。你是否也想在这好时节里暂时远离喧嚣的城市、拥攘的人群,于繁华深处,寻一安好秘境静坐一隅,让心放个假呢?那就来鄂尔多斯婚礼文化园转转吧,体会体会在我们身边的怡人与惬意,领略我们引以为傲的鄂尔多斯婚礼文化。






驱车驶入康巴什,沿着天骄路行驶不远处,便能看到鄂尔多斯婚礼文化园,它紧邻主干道鄂尔多斯大街,是康巴什城市绿化走廊的项目之一,更是中国第一个展示“鄂尔多斯婚礼”文化的体验式主题公园。在城市主基调为绿色的康巴什里,它的位置既显眼又别致。








婚礼文化园的主入口位于园区西侧,以一组绚丽的玫瑰LED大门喜迎四方宾客,尽显喜庆吉祥大气。而次入口景不雅观区则以一组象征圆满的水景雕塑,作为整个游园的终点。








有些风景在路上,有些风景则可放在心里,有些厚重的风景可以一生回味和永久珍藏。婚礼文化园内的主题雕塑群便是这样值得回味和在心中珍藏一生的存在。主题雕塑群是婚礼文化园里最大的亮点,包罗表示鄂尔多斯婚礼全过程的主题雕塑、十二生肖雕塑、化蝶雕塑等等,其中,鄂尔多斯婚礼大型雕塑群是亮点中的亮点。








鄂尔多斯婚礼起源于成吉思汗时代生活在伊金霍洛旗的蒙古族,至今已流传了700多年,所以其独特性与魅力是任何地方的蒙古族婚礼所无法比拟的。古老的鄂尔多斯婚礼,是蒙古族人民眼中最盛大的宴礼之一,它集鄂尔多斯民间歌舞、祝颂、民俗、礼仪、风情、服饰、饮食文化于一体,特色浓郁、内容丰富,表现了蒙古族特有的游牧文化,而宫廷文化、祭祀文化,更是蒙古民间文化的经典。2006年5月20日,鄂尔多斯婚礼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鄂尔多斯婚礼雕塑全部以真人1:1.5的比例铸造,共有13组雕塑群,别离为喜迎宾客、祭天娶亲、路途点火、锅灶之礼、闭门迎亲、求名问庚、分辫出嫁、惜别父母、送亲路上、圣火洗礼、跪拜公婆、奶茶飘香、婚庆大典。







喜迎宾客

草原蒙古人家迎来了举办婚礼的吉祥日子。牧家主人备好丰盛的茶饭、醇香的奶酒,喜气洋洋地迎接前来恭贺婚礼庆典的八方贵客。

祭天娶亲
圣火照亮草原夜晚,牧家迎来吉祥的时刻。新郎接过父亲移交的传家宝弓箭,与娶亲队伍一起在天马旗神台前祭祀苍天,祈祷一路顺风。祝颂人念诵骏马赞和弓箭赞,献上美好的祝福,预祝娶亲人员一路顺风,完成神圣使命。

路途点火

娶亲人员威武飒爽,一路驰骋,在离女方家不远的高地里下马点燃篝火,并将随身携带的美味佳肴和奶酒洒向篝火、撒向原野,祭祀天地神灵。原野上点燃的篝火,是为了给女方家传递娶亲人员就要到达的信息。

锅灶之礼

男方娶亲人员到达女方家后,男方祝颂人在马背上念诵锅灶祝词,并捧起哈达递给女方掌管锅灶者,女方掌管锅灶者用火棍接过哈达,以此迎接娶亲人员的到来。

闭门迎亲

女方家歌声荡漾,举行盛大仪式,热情迎接男方娶亲人员。当男方祝颂人领着新郎准备进屋时,女方四位伴娘突然出现,拦阻他们进门。双方彼此挑逗半天,最后,伴娘开心地将男方祝颂人和新郎引进屋。祝颂人和伴娘是智慧的化身,常常使婚礼变得更加隆重、热烈、幽默。

求名问庚

历史上,新郎、新娘没有机会彼此接触。在女方婚礼中,男方祝颂人领着新郎,手捧哈达和送给新娘的金银首饰跪拜在女方伴娘和祝颂人面前,问新娘姓名、属相。双方祝颂人和伴娘以诗歌般幽默的语言进行长时间逗乐,直到最后伴娘告诉新娘的姓名及属相。

分辫出嫁

新娘父母手捧哈达,邀请“梳头父母”给女儿分辫。“梳头父亲”用新郎佩戴的象牙筷子把新娘的头发从正中分开,“梳头母亲”沾上放入鲜奶的水梳新娘的头,并为新娘戴上头戴。姑娘的单辫被分开,是当新娘的重要标识表记标帜。

惜别父母

这时草原会一片安好,似乎默默地为出嫁的姑娘祈祷。姑娘身着新娘服饰,跪拜在父母面前。慈祥的父母以博大的情怀、眷恋的泪花为女儿送行,祝福女儿永远幸福,女儿恋恋不舍地踏上遥远的人生之途。

送亲路上

动听的送亲歌,响彻云霄。送亲队伍浩浩荡荡地行驶在草原上。当送亲队伍到达离男方家不远的地方时,娶亲人员再次以蒙古礼仪邀请送亲队伍,之后,便匆匆离去。这时,送亲队伍中的年轻人们会快马加鞭追上去,抢男方祝颂人的帽子,使草原沉浸在欢乐之中。

圣火洗礼

圣火,是草原振兴的象征,牧家兴旺的祝福,圣火能驱散一切邪恶,为牧人带来幸福。新娘到达男方家时,新郎前去迎接,并用马鞭引新娘从两堆燃烧的旺火中间穿过去,以表圣火洗礼。新郎站在天马旗前,双方祝颂人念诵骏马赞、弓箭赞。新娘下马后踏着白毛毡步入新房。

拜见公婆

草原上组建了新的家庭,牧家老少沉浸在幸福之中。新娘在新郎和伴娘的陪伴下进屋,祭拜香火之后揭开头盖,跪拜公婆。盼望已久的公婆,更是笑逐颜开,捧出厚重的见面礼,送给刚刚进门的可爱的儿媳。

奶茶飘香

清晨,蒙古包里奶茶飘香,草原迎来新的一天。婆婆将一把系有哈达的奶茶勺郑重地交给儿媳。新娘在伴娘的陪伴下用刚从婆婆手中接过来的奶茶勺舀上香喷喷的奶茶,敬给宾客和公婆品尝。婚礼中新娘倒茶礼俗,表达了新娘已安家立业,继承了这家的香火之意。

婚礼大典

草原,沉浸在欢乐的海洋中。送亲队伍到达男方家之后,双方亲人欢聚一堂,举行婚宴大典。在欢快的民歌联唱中,人们跳起筷子舞、盅子舞、顶碗舞等鄂尔多斯经典民间舞,使婚礼歌声荡漾,歌舞升平,成为鄂尔多斯民族民间艺术的大殿堂,充分展现了歌海舞乡的魅力。
这些仪式程序和活动内容既不同于其他民族婚礼的程序,也与其他地区的蒙古族婚礼有别,是蒙古族婚礼中最具特色、最有吸引力、最隆重的形式,成为迄今保留最完整、内容最丰富的一部蒙古民族风情画卷。这13组雕塑群由北向南布局,将这场轰轰烈烈的婚礼推向最高潮,其磅礴气势生动再现了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鄂尔多斯婚礼”的喜庆场面。








从鄂尔多斯婚礼的遐想中出来,便到了婚庆文化街区,整个文化街区划分为南北两大功能区,南区主要以婚庆及相关产业为主题定位,涵盖了婚纱摄影、婚庆策划、婚庆用品等;北区以爱情休闲餐饮文化为主题定位,浪漫咖啡、情人语茶等多元化餐饮小店,为每一对沉浸在爱与幸福中的恋人,打造了最完美的休闲约会空间。






一周年纸婚、五周年木婚、十五周年水晶婚、二十五周年银婚、五十周年金婚、六十周年钻石婚…对年轻人来说,婚龄文化景不雅观区充满了趣味和对未来幸福的憧憬;对老年人来说,这里则是回忆,满满都是夫妻几十年风雨走来的温馨和感动。婚龄文化景不雅观区通过材质变化、颜色多样的雕塑群,生动形象地解读了婚龄文化,在这里小坐,能感受时间悠然流逝,品位其悠长内蕴,在深深的回忆中,品味幸福一路同行。








全园主题建筑婚庆馆的设计融合了蒙汉建筑风格特色,造型优美,馆内以鄂尔多斯婚礼表演为主。如果说园区内的鄂尔多斯婚礼大型雕塑群是解读鄂尔多斯婚礼的无声载体,那么鄂尔多斯婚礼表演则展示了一部鄂尔多斯民族文化浓缩的舞台风情剧,那独特的民族风格、鲜明的地方特色、浓郁的生活气息、悠扬的歌舞形式和热烈隆重的场面让人感到无限震撼。








游走安步在爱情文化景不雅观区,能深切感受到中国传统爱情含蓄表达的魅力。爱情文化景不雅观区围绕鄂尔多斯婚礼主题雕塑群安插,以中国传统爱情文化为素材,有比方夫妻恩爱,相伴不离的比翼双飞广场;有祝愿有情人永结同心、幸福美满的鹊桥;有寓意百年好合的百合广场;有表现爱情对对碰的趣味生肖星座雕塑;有心心相印的同心锁广场;还有句句动心的爱情文化景不雅观墙;更有热情洋溢的喜联广场……








在婚礼雕塑群东侧,还有一处别致的景区——水系景不雅观区。这里以自然山水的叠山置石手法,造就了一幅海枯石烂的园艺景不雅观画卷,可与爱人携手安步溪边,倾听潺潺流水声,品味浪漫情怀,感受爱情的坚贞不渝。








匠心绘园林,美景尽归于此。在鄂尔多斯婚礼文化园,四季皆有别样景不雅观,尤其在这初秋季节,行走其中,仿佛置身于绿野仙踪:单瓣的、重瓣的,粉的、红的、黄的、蓝的、紫的,还有复色的花朵竞相绽放,姹紫嫣红、争奇斗艳、沁人心脾,让人沉醉其间,流连忘返。本年,康巴什区按照“品质园林·匠心园艺”标准,继续为婚礼文化园提档升级,补栽补植乔木155株,地被370.84平米,草坪8000平米,播种野花组合14007平米,打造了一幅百花争奇斗艳、绿心层叠苍翠、空间疏密有致、高度舒缓有序的斑斓画卷。鄂尔多斯婚礼文化园的美是柔和而又深沉的,是绚丽多姿而又宠辱不惊的,如果你来到康巴什,千万别错过它。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返回列表

还是爱你啊 当前离线
高级会员

查看:3779 | 回复:0

关于我们  |   侵权投诉受理  |   联系我们  |   Archiver  |  
免责声明:邳州信息网所有言论只代表发表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
Copyright © 2009-2025 pzxxw.com 版权所有:邳州金银杏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苏公网安备 32038202000401号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