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会员登录 立即注册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家长群变异了!“攀比群、马屁群……” 你的家长群是不是也这样?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yuanweiai 发表于 2018-10-27 17:47:45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楼主
yuanweiai
2018-10-27 17:47:45 3994 0 看楼主
比来有人这样调侃
“时下当妈新标准”







下得了厨房;

陪得了作业;

做得了蛋糕;

改得了作文;

教得了奥数;

编得了小报;

如今要再加一条:

聊得了班级群!






为什么呢?

开学了,沉寂了两个月的家长微信群,又再度活跃起来,看看家长们怎么说:

“现在做个家长不容易啊!一天除了要上班、照顾孩子、检查作业、辅助孩子课外实践活动以外,还得分出精力去时刻关注孩子班级的家长群,看看今天老师是否安插了什么任务,或是发布了什么重要消息……”





这本来都没什么,关注孩子,家长有责!可渐渐地大家发现,微信家长群真是一个神奇的存在。

原以为只是一个小小池塘,没想到它也通向广阔的江湖。原本目的单纯的家长群,现在俨然成了戏路多变的演艺圈,看着一个个“戏精”家长的表示,可圈可点!





01

变成“马屁群”:纷纷刷屏表“感恩”



现在的家长早就已经不满足于“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这样的夸赞了。

小诗歌、小作文分分钟上线,走心的文字、真挚的情感,简直比工作报告都写得666啊!







这群家长被网友吐槽:

“开学2小时,创作500字,作文高手横空出世!”

“在这位家长这里,能够深深感受到什么叫作'感恩’”。

还有国际化戏精横空出世(不外目测英语水平很一般):





更多时候是老师一发话,哪怕仅仅只是安插作业,家长们也马上刷屏回应:“老师您辛苦了”“谢谢老师”“老师您费心了”……还得配上官方表情包,点赞、撒花、鼓掌,引发集体刷屏。





几十个人一人一句,很快一条真正重要的信息就被淹没了,导致许多家长没看到。

02

变成“攀比群”:炫富晒娃博关注

在家长群炫耀自家孩子的同时,其实就是在默默伤害那些成绩差的孩子及家长的心。





类似国外旅游这种私人的照片,在伴侣圈晒晒也就可以了,发班级群只会引起大家反感。





也许这些家长的心理是希望老师给予孩子更多关注。但一个优秀的孩子,锋芒是遮挡不住的,况且低调的“才子”“才女”才最令老师喜爱。

03

变成“辩说群”:群里争吵何时休

在家长群里不能乱发言,搞不好可是要被人怼的!冤不冤!





下面这位家长哭诉遭遇,并公布与老师的聊天记录。随后,该家长被踢出了家长群。





与老师开战的情况很少,但确实也存在。常见的是孩子在学校发生争执,家长护子心切,在群里开战。

甚至有人形容说,如今的家长群,表面安静,暗地里“刀光剑影”,经常演绎“江湖恩仇记”。

04

变成“广告群”,无关信息乱发布

有些家长集赞、投票、卖东西……统统发进班级群。





有没有想过,你的孩子也许会在班里被指指点点:“就是他妈妈,经常在班级群刷屏,都是卖东西的信息!”

而当老师发布这类广告消息时,家长不管是否情愿,都会照做,也让相当一部分家长觉得十分困扰。

05

变成“聊天群”:闲聊不分时间场合

有时候感觉家长群就像个菜市场,里面的家长因为一个小小的话题,你一句我一句的聊嗨了,全然不顾这个话题是否适合在群里讨论。





手机在不竭地咣咣咣滴之间,拿起一看,不到半小时信息就99+了。这时候如果想看看是否有老师发布的消息,那么就得一条一条看过去,那感觉……

还有些家长在群里闲聊不分时间,甚至深夜十点以后还在家长群里发信息。

虽然它叫家长群,但是请不要误会,它并不是一个让家长尽情交流的地方。请记住本身在家长群里面的身份——XXX家长。





也许你的孩子会被指名道姓:“阿谁XX的爷爷、姥爷、爸爸、妈妈都在群里,一家子有时还在微信群里聊天,真是太过分了!”

建立家长微信群的初衷,是为了便利家校沟通,但是近年来,却时常偏离这个目的,引起风波不竭。

其实,家长群只是用来和老师做基本的沟通,何必各种加戏呢?

现在家长群已经发展成了小社会,家长和老师的行为都会影响到这个小社会的风气,因此双方都需要加强自我的约束。

首先是给老师的几点建议:

写给老师

1.绝不转发不经考证的信息,千万不要造成家长不必要的担心。

2.在班级群中不点名批评孩子、公布成绩、排名等信息,会伤害孩子自尊心,同时也会让家长感到不舒服。

3.不管是成绩好的孩子还是成绩差的,都多表彰、少批评,尽可能多地去发现孩子的优点。

4.不在群里发牢骚,避免在群中讨论与班级办理、学生教育无关的话题。

5.需要全体同学知道的重要通知、作业请@全体成员,只需要小部分家长、学生接收的通知可以别离@有关的家长。

6.试着在通知后加上“不需回复”“私信回复”或类似话语,避免全体家长受到群消息骚扰。

7.做班级群中的引导者,对于一些不适合发在班级群里的内容,要学会婉言提醒。

有不少家长表示,都快“怕”了家长群,如何保留、如何能和老师积极沟通、如何能让孩子更好发展,或许你需要了解一下家长群的“江湖规矩”......

写给家长

1.有些老师做事雷厉风行,喜缓洗砦筅群里发号施令,部分家长对此不太适应。要做好自我调节,尽量不要在群里公然质疑老师。

2.不在班级群发无用信息,良性沟通,形成良好的群聊氛围。

3.毕竟班群是一个公共交流平台,晒娃要适度,并且不要扯上别人家的孩子,例如发照片要把别人家孩子打上“马赛克”。

4.理性对待班级群,与老师互动要恰到好处。多关注与本身相关的信息,避免盲目点赞。

5.晚上尽量不要在群里聊得太晚,以免影响他人休息,有重要事情可以跟老师直接联系。




来源|河南省教育网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返回列表

yuanweiai 当前离线
高级会员

查看:3994 | 回复:0

关于我们  |   侵权投诉受理  |   联系我们  |   Archiver  |  
免责声明:邳州信息网所有言论只代表发表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
Copyright © 2009-2025 pzxxw.com 版权所有:邳州金银杏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苏公网安备 32038202000401号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