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会员登录 立即注册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面对调控,房产企业发出这样的呼声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jon777 发表于 2018-11-20 17:54:37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楼主
jon777
2018-11-20 17:54:37 2969 0 看楼主
进入金秋时节,中国房地产市场终于迎来了平稳的微涨时期。这是在本年下半年,中央和地方各种限购政策出台后取得的成果。房地产市场趋于平稳健康发展态势,这一成果来之不易,但是土地市场却一片迷茫,一起来看看数据。





一是土地供应量增加,据媒体报道,近期将有66宗住宅用地入市;二是土地流拍增多,前8个月全国近700宗土地流拍;三是土地成交溢价率低,多个一线城市土地接近底价成交,土地成交溢价率接近39个月新低。

对于这些变化,有人跳出来指出,当前土地市场已经明显降温,这么多的土地供应市场难以消纳,调控已经让开发商难以为继,终将伤害消费者利益,有必要考虑适当降低调控力度。

对于这样的不雅观点,必需旗帜鲜明地澄清,土地市场不变本来就是房地产调控的应有之义。土地市场在前期涨幅明显的情况下,有所降温,更为理性,说明房地产调控产生了积极效果,这是我们应该鼓励支持的标的目的,而不是相反。

在市场环境下,价格因供需而变,土地供应如不足,势必推高地价进而影响房价。拿人们常用的面包和面粉的例子来说,只要需求强劲,面粉降价不必然会影响面包价格,但面粉涨价,必然会推高面包价格。回顾一下前几年,地王频出之时几乎都是房价一路高歌的时候,两者互相影响,导致房价地价轮番上涨。





7月31日,中央政治局会议指出,坚决遏制房价上涨。要求下决心解决好房地产市场问题,坚持因城施策,促进供求平衡,合理引导预期,整治市场秩序,坚决遏制房价上涨。同时,不少房地产调控政策着眼于土地环节,推出了在土地拍卖阶段"限房价、限地价、竞配套"等调控政策。加之在当前去杠杆背景下,房地产商融资难度加大,难以大量举债竞拍土地。这些因素,都使得开发商拿地时更为理性。

土地收入关系地方政府财政收入,如果地方政府真有不变房地产市场决心,必需另开财源,减少对土地收入的依赖。不然,一方面试图不变房价,另一方面又巴望土地市场日进斗金,房地产调控的"经"就很有可能念歪。从这个角度来说,土地收入增速放缓,对于地方政府财政结构改善不免难免不是一件好事。





满足人们对住房改善的需求,这既是民生问题,也是民意。各级政府在土地问题上,必然要牢记房地产调控的初心,就是首先满足刚需用户。在这个问题不该该存有杂念,土地先降价才能取得为人民谋福利的基础。

本文转自微信公众号“地产热点资讯”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返回列表

jon777 当前离线
青铜会员

查看:2969 | 回复:0

关于我们  |   侵权投诉受理  |   联系我们  |   Archiver  |  
免责声明:邳州信息网所有言论只代表发表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
Copyright © 2009-2025 pzxxw.com 版权所有:邳州金银杏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苏公网安备 32038202000401号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