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会员登录 立即注册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2019年八大员正式恢复!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如果我是草根 发表于 2019-1-26 10:07:58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楼主
如果我是草根
2019-1-26 10:07:58 10745 0 看楼主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关于改进住房和城乡建设领域施工现场专业人员职业培训工作的指导意见
各省、自治区住房和城乡建设厅,直辖市住房和城乡建设(管)委及有关部门,新疆生产建设兵团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国务院国资委办理的有关建筑业企业:

住房和城乡建设领域施工现场专业人员(以下简称施工现场专业人员)是工程建设项目现场技术和办理关键岗位从业人员,人数多,责任大。为进一步提高施工现场专业人员技术水安然安祥综合本质,保证工程质量安全,现就改进施工现场专业人员职业培训工作提出以下意见。





一、指导思想和工作目标

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印发<关于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的意见>的通知》《中共中央办公厅 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分类推进人才评价机制改革的指导意见>的通知》精神,坚持以报答本、办事行业发展、贴近岗位需求、突出专业素养,不竭加强和改进施工现场专业人员职业培训工作。落实企业对施工现场专业人员职业培训主体责任,发挥企业和行业组织、职业院校等各类培训机构优势,不竭完善施工现场专业人员职业教育培训机制,培育高本质技术技能人才和产业发展后备人才。发挥住房和城乡建设主管部门政策指导、监管办事重要作用,促进施工现场专业人员职业培训规范健康发展。

二、完善职业培训体系

按照“谁主管,谁负责”“谁用人,谁负责”原则,坚持统一标准、分类指导和属地办理,构建企业、行业组织、职业院校和社会力量共同参与的施工现场专业人员职业教育培训体系。充分调动企业职业培训工作积极性,鼓励龙头骨干企业建立培训机构,按照职业标准和岗位要求组织开展施工现场专业人员培训。鼓励社会培训机构、职业院校和行业组织按照市场化要求,发挥优势和特色,提供施工现场专业人员培训办事。各培训机构对参训人员的培训结果负责。





三、提升职业培训质量

省级住房和城乡建设主管部门要结合实际,制定本地区施工现场专业人员职业培训工作办理办法,确定施工现场专业人员职业培训机构应当具备的基本条件,及时公布符合条件的培训机构名单,供参训人员自主选择。要将职业培训考核要求与企业岗位用人统一起来,督促指导企业使用具备相应专业知识水平的施工现场专业人员。要加强培训质量管控,完善培训机构评价体系、诚信体系,引导培训机构严格遵循职业标准,按纲施训,促进职业培训质量不竭提升。

四、创新考核评价方式

我部将依据职业标准、培训考核评价大纲,结合工程建设项目施工现场实际需求,建立全国统一测试题库,供各地培训机构免费使用。培训机构按照要求完成培训内容后,应组织参训人员进行培训考核,对考核合格者颁布培训合格证书,作为施工现场专业人员培训后具备相应专业知识水平的证明。培训考核信息须按照要求上传住房和城乡建设行业从业人员培训办理信息系统以备查验。





五、加强继续教育

不竭完善施工现场专业人员职业标准,研究建立知识更新大纲,强化职业道德、安全生产、工程实践以及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新设备等内容培训,增强职业培训工作的针对性、时效性。探索更加务实高效的继续教育组织形式,积极推广网络远程教育等方式。各省级住房和城乡建设主管部门要落实有关继续教育规定,充分发挥各类人才培养基地、继续教育基地、培训机构作用,开展形式多样的施工现场专业人员继续教育,促进从业人员专业能力提升。

六、优化培训办理办事

各省级住房和城乡建设主管部门要充分利用住房和城乡建设行业从业人员培训办理信息系统,为企业、培训机构和参训人员提供便当办事,规范培训合格证书发放和办理,实现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施工现场专业人员培训数据在全国范围内互联互通。要加强指导监督,做好施工现场专业人员培训信息记录、汇总、上传。要全面推行培训合格证书电子化,结合施工现场实名制办理,提高证书办理和使用效率。





七、加强监督检查

各省级住房和城乡建设主管部门要加强对施工现场专业人员职业培训工作的事中事后监管,按照“双随机、一公开”原则,对相关培训机构实行动态办理。加强对开展职业培训的企业和培训机构师资、实训等软件硬件条件、培训内容等监督指导,及时公开信息。加强诚信体系建设,逐步将企业、培训机构守信和失信行为信息记入诚信档案。充分发挥社会监督作用,建立举报和责任追究制度,对培训弄虚作假等违法违纪行为,严肃追究相关责任人责任。

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

2019年1月19日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返回列表

如果我是草根 当前离线
中级会员

查看:10745 | 回复:0

关于我们  |   侵权投诉受理  |   联系我们  |   Archiver  |  
免责声明:邳州信息网所有言论只代表发表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
Copyright © 2009-2025 pzxxw.com 版权所有:邳州金银杏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苏公网安备 32038202000401号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