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会员登录 立即注册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自家孩子“欺负”了别家孩子时,你的处理至关重要!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舆祢终生 发表于 2019-2-17 16:29:45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楼主
舆祢终生
2019-2-17 16:29:45 2776 0 看楼主


昨天和孩子妈们简单聊了几句关于孩子在外面和别人家的孩子起冲突了要怎么做。

首先,我们要区分两大类情况,一类是我们本身孩子“欺负”了别人家孩子,另一类是我们本身孩子被别的孩子“欺负”。



说说我们本身孩子“欺负”了别人家孩子:

首先,请大家回忆一件本身孩子“欺负”别人孩子的事情(欺负这个词必然是要打引号的,因为我们以为的欺负其实是孩子们交往过程中正常的一部分)。如果你家孩子从来没有出现过任何主动出击的行为,那可能也需要反思一下,孩子天生的攻击性都被压抑到哪里去了,没有攻击性其实也意味着没有自我庇护的能力。

想好了以后试着按这样的思路去解剖一下本身:



1. 你当时的第一感受是什么。

2. 你开口说的第一句话是什么。

3. 你是怎么做的。

4. 事后你是如何和孩子沟通的。

5. 你觉得事后孩子情绪如何。

6. 事后你是如何看待本身的。

其实我们平时并不会想得这么全,可能注意力只在2.3.4这三点,而忽视了感受部分。所以今天就试着做个小练习。

其实我们的感受(1)决定了我们会采取什么样的行动(2.3.4),只讲道理作用不大,因为和本身的感受未必能匹配,做起来会很别扭。

对于本身孩子“欺负”别人这种事情,大致感受会分为三种:

1. 羞愧,内疚,同时对本身孩子很愤怒。

2. 觉得本身占便宜了,甚至窃喜,孩子好样的,够霸气。

3. 觉得这只是孩子之间的小打小闹,不会很在意。



大多数家长可能是:

第一种情绪反应,对应的行为就是:严厉训斥,拉开孩子,要求孩子报歉,事后教育,严肃的告诉他不成以这样做。

这样的一番教育过程,孩子必然会很沮丧,觉得不被理解,倔强一些的孩子可能还会和大人顶嘴,或者拒绝认错,很难听进去你讲了些什么,这也有可能让家长的愤怒升级“你都做错了你还这么嘴硬,不知悔改!”。

对于家长来说,事后可能会觉得本身的教育是失败的,本身不够好,同时也觉得孩子不够好,对本身和孩子都有很多的负面评价。

这样的父母没有办法接纳本身的攻击性,他们都是生活中的好好先生,人际关系不错,但是经常是一种压抑本身成全别人的状态,攻击性对于他们来说是如魔鬼一样可怕的东西,也是会带来羞耻感的。

所以,一旦孩子展露出攻击性,他们就会条件反射的去粗暴压制,而孩子的攻击性其实并没有那么可怕,也没有那么多耻感,可怕的是成年人内心压抑已久的那部分能量。这个时候他们会表示得过度的自责和愧疚,其实这份感受和孩子的行为关系不大。



第二种情绪对应的行为大概是:不管,不理,象征性说几句,不鼓励但也不避免。事后可能会当做这事儿没发生,也可能还会告诉孩子他做的对,就应该这样。

这样的教育孩子当下必然会觉得很开心,大人的必定强化了他的攻击性表达,会让孩子固化他的行为,同时有一个很明显的缺点就是:孩子不成能每一次都遇到本身能打得过的对手,总有被打的一天,那时孩子会很痛苦,没有能力应对本身的沮丧和失败感。

家长在事后可能会有一种报仇般的快感,好像孩子替本身挣回了权力和尊严,这其实需要想一下,究竟是我需要争,还是孩子需要争,孩子是不是在某种程度上在替我去争,没能力面对失败的究竟是我还是我孩子,如果孩子有一天失败了,我是不是会比他还痛苦。



第三种情绪对应的行为可能是我们都在努力追求的:适当保持距离,当孩子行为可能会对对方造成伤害的时候及时避免。事后询问孩子的感受和需要,告诉他也许可以换一种方式和小伴侣交流。

这样的教育之后孩子会同时感受到你的关心理解以及你对待这件事情的边界感。爸妈避免了我的行为,但并不是因为我不好,而是这个行为不好,只要我换一个表达方式就可以了。

家长事后大概会觉得本身很有成就感,但同时可能也会觉得心累,毕竟只看一面是容易的,而要同时看到两面还要去引导孩子是很困难的。

当然,这份心累是因为我们大部分人就是在非黑即白的教育中长大的,本身都没体会过的事情现在要去带给孩子,确实是困难的,但如果有幸成长在一个充满尊重、理解和爱的家庭里,这样的做法会是很自然的呈现,不需要费什么劲儿。



我们对待孩子的态度,直接的反映了我们对待本身的态度,例如你对孩子特别严苛,那你对本身必然也是这样的。

所以,如果想要改变本身的育儿方式,必然要先从改变本身开始入手,先别去急着研究怎么对孩子说话说什么话,现在的育儿论点太多了,方法也太多了,但是如果你对本身的态度不改变的话,你就算把那些育儿专家的话照着说出来,孩子也不会出现你想要的改变,因为你的话只是话,并没有配套的情感做后盾。

有一个小建议,可以试着把所有专家教你的对孩子的爱、尊重和理解都先用在本身身上。

比如,你有一天和别人吵架了,先别急着否定本身或者否定对方,先试着理解本身,允许本身不高兴,允许本身小心眼,不回避负面情绪,等这个情绪自然淡去以后再试着想想下次可以怎么做。

其实,这么想来,养孩子是比养本身容易得多的,毕竟孩子可比成年人好安慰。

- END -



我是阿童说教育

对于教育我是认真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返回列表

舆祢终生 当前离线
中级会员

查看:2776 | 回复:0

关于我们  |   侵权投诉受理  |   联系我们  |   Archiver  |  
免责声明:邳州信息网所有言论只代表发表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
Copyright © 2009-2025 pzxxw.com 版权所有:邳州金银杏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苏公网安备 32038202000401号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