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会员登录 立即注册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一等教育非暴沟通,二等教育苦口婆心,三等教育只会体罚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留洋 发表于 2019-2-26 14:13:03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楼主
留洋
2019-2-26 14:13:03 10852 0 看楼主
今天,儿子的班主任老师在群里发了视频,有几个上课不遵守纪律的孩子被罚站了,还是扎马步,家长们也是纷纷“拍马”:严师出高徒之类的,总之是一个意思—罚得好!
这样的场景估计99%的家长碰到过,家长们非教育从业人员,没有教育理念尚可以理解,作为高学历,持证上岗的教师在如今这个年代还在使用这样的教育方式不得不说是教育的悲哀。
儿子一年级,属于品学兼优的孩子,平时很少出现这样的事,在扎马步一节课后问了一下感觉如何,结果是他觉得本身很“厉害”,因为马步扎得“好”,这也充分说明这样的惩罚没有意义。“罚站”的教育模式起源于美国,初衷是让情绪失控或犯错的孩子面壁本身冷静下来,能意识到本身的错误,相当于一个“冷静空间”,但传到国内后却变了味,扎马步什么感觉?孩子回答就是:累。看来孩子除了累根本没意识到错误。
惩罚教育作为孩子教育中必不成少的手段讲究也是很多的。最次的就是“体罚”,体罚只罚身而不罚心,无教育意义且不产生价值,那孩子犯错后应该如何进行惩罚呢?
如果你读过《爱和自由》或者《非暴力沟通》那么你应该知道,首先从感受入手:今天老师罚你了吗?感觉怎么样?你觉得这么做对吗?用几个问题询问孩子的感受,千万不要指责孩子。
第二,让孩子本身选择惩罚,当孩子意识到错误,那么可以让孩子本身说一下如何惩罚,如果孩子避重就轻那么家长可以设置几个选项让孩子选择。
今天孩子选择的惩罚是取消看电视的时间,在孩子决定了本身的惩罚后我提议将这个时间段改为手工时间,我们一起来完成之前没有完成的拼装玩具,孩子不仅没有因为惩罚而沮丧反而很高兴。
惩罚就要产生价值,在班级中不遵守纪律的孩子采用班级劳动,甚至是罚抄几遍生字都是产生了价值,唯独罚站什么价值也没有,如果某个孩子比力调皮经常罚站,扎马步甚至会影响孩子骨骼发育。
现在师范学校越来越多,我们在培养教师的时候难道不统一教育理念?如果一个教师只会上课不懂心理学,没有教育理念岂不是一个没有灵魂的教师?没有灵魂的教师又怎么能培养好祖国的下一代!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返回列表

留洋 当前离线
青铜会员

查看:10852 | 回复:0

关于我们  |   侵权投诉受理  |   联系我们  |   Archiver  |  
免责声明:邳州信息网所有言论只代表发表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
Copyright © 2009-2025 pzxxw.com 版权所有:邳州金银杏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苏公网安备 32038202000401号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