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会员登录 立即注册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深寒露重秋意浓,秋季养生指南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平衡才能持久 发表于 2019-10-8 18:00:25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楼主
平衡才能持久
2019-10-8 18:00:25 3199 0 看楼主
露水盈盈

秋已暮


“斗指寒甲为寒露,斯时露寒而冷,将欲凝结,故名寒露”。
寒露意味着时节已是深秋,露已寒凉,霜将要来了。
不同于初秋时节金桂飘香、中秋时候累累硕果,临近冬季的寒露,透着暮秋的肃杀。





寒露是气候从凉爽到寒冷的过渡,较之白露,气温低很多,露水也更冷了。此时我国有些地区会出现霜冻,北方已呈深秋景象,白云红叶,偶尔在道路两旁可见晶莹的霜。南方也秋意渐浓,蝉噤荷残。

节气养生指南





万物随寒气增长,逐渐萧落,这是热与冷交替的季节。
在自然界中,阴阳之气开始转变,阳气渐退,阴气渐生,我们的生理活动也要适应自然界的变化,以确保体内的阴阳平衡。
所以,要因时制宜,安排好日常的饮食起居,增强机体免疫力。

01

多食滋阴润肺的食物







寒露时节起,雨水渐少,天气干燥,昼热夜凉。如果调养不当,极易出现咽干、鼻燥、皮肤干燥等一系列的秋燥症状。
所以,寒露时节的饮食调养应根据个人的具体情况,多食滋阴润肺的食物,如梨、柿、萝卜、冬瓜、百合、藕、银耳及豆类、菌类、海带、紫菜等,既可补脾胃,又能养肺润肠,还可防治咽干口燥等症。
同时,还应少吃辛辣刺激、香燥、熏烤等类食品。平时室内也要保持一定的湿度。

02

精神调养不容忽视







寒露以后,由于气候渐冷,日照减少,风起叶落,在一些人心中时常会引起凄凉之感,出现情绪不稳,易伤感的忧郁心情。因此,培养乐观豁达的宣泄积郁之情,是养生保健不可缺少的内容之一。不妨到公园湖滨,远郊旷野进行适当的体育锻炼,既能增强体质又可以调节精神。
寒露时节,菊花傲然怒放,此时出游赏菊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03

做好预防感冒







由于气温不断下降,寒露后是感冒最流行的疾病。研究认为,感冒病毒因为气温的下降和空气的干燥而增加致病力。上呼吸道在环境温度低于15℃时,人们的抗病力就会下降,所以伤风感冒的重要诱因是受凉。为预防感冒应该首先要适时更衣,通过加强锻炼来增强体质。
此外,在此季节老年人的生命安全被老年慢性支气管炎、哮喘病复发严重威胁着,据统计,老年慢性支气管炎病人,感冒后90%以上会导致急性发作,而老年肺炎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在此节气会骤然升高。所以在这个节气中,不能掉以轻心。

04

调整起居时间







适逢秋季凉爽之时,人们的起居时间也应作相应的调整。每到寒露时节,由于环境气候变冷,患脑血栓的病人就会增加,其中原因又和天气变冷、人们的睡眠时间增多有关。因为人在睡眠时,血流速度减慢易形成血栓。
古本典籍《素问·四气调神大论》中明确指出:“秋三月,早卧早起,与鸡俱兴”。早卧早起以顺应节气变化,分时调养,更能确保身体健康。

05

预防秋雾







每年深秋时节,大雾天气是在所难免的。这种阴霾天气可能会对心脏、呼吸道有影响,还可能会伤肺。为此,平时习惯晨练的人,在有雾的早晨最好在室内进行锻炼。
外出时,遇到秋雾天也要做好防护准备。
天寒露重
祝大家深秋安康!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返回列表

平衡才能持久 当前离线
高级会员

查看:3199 | 回复:0

关于我们  |   侵权投诉受理  |   联系我们  |   Archiver  |  
免责声明:邳州信息网所有言论只代表发表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
Copyright © 2009-2025 pzxxw.com 版权所有:邳州金银杏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苏公网安备 32038202000401号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