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会员登录 立即注册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洗澡时7个部位千万别忽略!按摩几分钟,补阳气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韭菜555 发表于 2019-12-23 15:36:58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楼主
韭菜555
2019-12-23 15:36:58 3315 4 看楼主
常年手脚冰凉、精神萎靡气色差、稍微活动一下就乏累…总觉得身体不舒服,却说不上哪里出了问题,可能是体内阳气减少惹的祸。












我们常听中医谈阳气,那么何为“阳气”?它是我们身体里一切生命迹象的推动力,好比太阳是地球上一切生命的能量来源。




一般来说,活动的、上升的多为阳,相对静止的、下降的多为阴。体内的小太阳够不够火力,直接决定一个人的生存能力和生殖能力。









现代人由于环境、生活、工作的压力,都会造成阳气衰减。专家介绍,80%的现代人都阳气不足,很多疾病都可以说是阳气虚弱引发的。




阳虚体质6个常见症状





1、畏寒怕冷,抵抗力差

这是阳虚最主要的症状。人体阳气不足,抵抗力下降,就会畏寒怕风、怕冷,手脚冰凉,对季节转换特别敏感,稍不注意就着凉感冒。




2、气色较差,精神欠佳

没有感觉到自己生病,但脸色青白、灰暗、无光泽,不红润。




女性阳虚,面色往往发白、缺乏血色,且精神萎靡不振、少气懒言、月经不调;男性表现为腰部酸痛、精稀早泄等。




3、食欲不畅,容易腹泻

食欲不好或大便稀薄、不成形,经常慢性腹泻,特别是熬夜后、吃寒性食物后、劳累或受寒后就开始拉肚子,尤其以晨起腹泻多见,甚至大便中夹杂未消化食物。




当阳气不足时,进入胃中的食物就无法很好地消化,从而直接从肠道排出。







4、容易外感,鼻炎反复

鼻炎不只是鼻子的问题,也不只是呼吸系统的问题,而是免疫力下降、正气不足在鼻部的体现。




鼻炎患者多在秋冬季或春季发作,一般会在晨起时加重,根本原因就是阳气不足,常表现为鼻流清涕。




5、容易疲劳,多汗多尿

稍微一活动,哪怕上三层楼就会感觉心慌、气短,还特别容易出汗,夜尿频繁。




6、舌淡而胖,或有齿痕

体内水分的消耗与代谢,取决于阳气的蒸腾作用。如果阳气衰微,对水液蒸腾消耗不足,则多余水分蓄积体内,导致舌体胖大。




舌体胖大,受牙齿挤压而出现齿痕。此外,阳气不足,不能鼓动脉管,所以脉象沉细无力。




护住体内阳气,我有妙招




1、抗雾霾助阳气汤:咸猪骨萝卜汤

萝卜:

“治咳嗽失音、咽喉诸病,解茄毒。热者下气和中,补脾运食,生津液,御风寒。止带浊,泽胎养血。”(另外萝卜生吃还清肺热,秋燥肺热咳嗽、咽喉诸病,还有秋冬雾霾天可能会带来的咽喉不利症状,明明吃萝卜就可以搞定了嘛!)




咸猪骨:

“咸”可泻下通便、软坚散结,因为咸猪骨能泻火散热,且猪骨的本身就有滋阴益髓的功效。




白胡椒:

引火下行,温暖肾阳,提振正气,让这碗汤阳气足足的,对抗阴寒。









猪骨500克、白萝卜一条约500克、姜3片、白胡椒10克、瑶柱(元贝)7粒


1、腌咸骨:提前一天买好猪脊骨,筒骨、扇骨也行,洗净抹上盐,腌过夜,就能拿来煲汤了(早上腌晚上煮也行)。也可以冰箱冷藏多腌几天,3天以上味道会更香。








2、煲汤时,把腌好的咸骨取出,洗净,烧一锅开水,将咸骨煮沸5分钟,捞出;这一步是为了去除多余的盐分。




3、白萝卜切大块,和咸猪骨一起放入汤煲内,将白胡椒粒拍开,和瑶柱一起放入,加适量水,煲1.5小时左右。









清虚火、清浊气、润燥,助力阳气收藏,降低阳气外泄。所有体质、大人小孩都可以喝。




2、五味龙眼洋参茶

此方为广东省中医院肾病研究室副主任医师,张蕾主任提供。












五味子5克,西洋参5克,龙眼肉5克,冰糖20克。(1-2人份)





将五味子洗净,去杂质;西洋参浸透切片;龙眼肉洗净,去杂质,将冰糖打碎成屑。




将五味子、西洋参、龙眼肉、冰糖屑同放炖杯内,加入清水250毫升,放在武火上炖,再用文火炖煮25分钟即成。







益气生津,养心安神。













想要改善阳气匮乏的情况,还有一种特别好的办法——洗澡!




不仅是简单的清洗,而是结合穴位按摩操对全身做一次保养,帮助阳气生发,驱除体内病气!






洗澡按摩一学就会

7个穴位补足一年阳气




洗澡时血液循环加快,体内阳气蒸腾,搭配按摩操,具有更好的补阳、护阳效果。




1、头顶:百会穴

位于头顶正中间的百会穴是人体经脉的汇总之处,百脉之会,贯达全身。












按揉百会穴能放松脑部神经、开窍醒脑、回阳固脱,也能缓解头晕、头痛、耳鸣、鼻塞等感冒症状,对保护大脑血管、预防脑中风也有一定好处。




2、耳后:翳风穴、风池穴

耳朵后面常常是被大家忽略的清洁死角,但其实从耳后到枕骨附近分布着数个穴位,比如翳风穴、风池穴等,能将流经的气血化为阳热风气,对落枕、失眠、眼睛疲劳、脑中风等都有缓解作用。










3、腋下:极泉穴

气温回升让出汗变多,体味也会跟着加重。而腋下汗腺发达,是最容易产生臭味、藏匿病菌的部位之一,所以洗澡时一定不能忽略。










腋窝顶端有极泉穴,归心经,适度揉搓腋窝,可以疏泄心火、宽胸理气、调理睡眠,并且减轻心悸、胸闷等症状。




4、肘窝:曲池穴

肘窝是心经、心包经、肺经通行的部位,搓揉肘窝可以疏经络、通气血,保养心肺健康。





肘窝外侧还有曲池穴,能帮助调节血压,缓解发烧症状。









5、肚脐:中脘穴

肚脐与胃肠等消化系统联系紧密,围绕肚脐周围顺时针按揉,有促进肠胃蠕动、帮助消化的作用。在肚脐正上方4寸的地方有中脘穴,按揉5分钟左右,能调降胃气、健脾消食。





6、膝窝:委中穴

膝盖窝是腿上最容易有污垢的地方,也牵连着大部分腿部肌肉。搓按膝窝能缓解腿部疲劳,预防静脉曲张,减轻关节疼痛。










膝窝中心处的委中穴,有肝经、肾经、膀胱经通行,对益肾固阳、化湿利尿都有好处。




7、脚心:涌泉穴

双脚是人的“第二心脏”,十二经络和多个穴位都汇集在脚底,其中脚心上的涌泉穴,被认为是肾经经脉的第一穴。












按揉脚心不仅能放松全身,还可以调经活血、补充肾阳、改善睡眠。




注意:

秋冬季节洗澡,水温保持40℃左右温暖微热为佳。过高的温度会带走皮肤和体内的大量水分,长期如此还容易使皮肤皴裂、瘙痒,洗完可以涂点润肤露。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沙发
oxoxrxatkn 发表于 2019-12-23 15:38:22 | 只看该作者
沙发
oxoxrxatkn
2019-12-23 15:38:22 看楼主
收藏起来试试,前阵就阳 虚,身体各方面都不好,调养了近俩月才恢复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板凳
利尔 发表于 2019-12-23 15:39:04 | 只看该作者
板凳
利尔
2019-12-23 15:39:04 看楼主
转发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地板
pizhouxiaoshi 发表于 2019-12-23 15:40:30 | 只看该作者
地板
pizhouxiaoshi
2019-12-23 15:40:30 看楼主
转发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
rexfai 发表于 2019-12-23 15:41:53 | 只看该作者
5#
rexfai
2019-12-23 15:41:53 看楼主
转发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返回列表

韭菜555 当前离线
青铜会员

查看:3315 | 回复:4

关于我们  |   侵权投诉受理  |   联系我们  |   Archiver  |  
免责声明:邳州信息网所有言论只代表发表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
Copyright © 2009-2025 pzxxw.com 版权所有:邳州金银杏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苏公网安备 32038202000401号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