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会员登录 立即注册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司马昭之心,真的是路人皆知?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XY890 发表于 2020-1-9 13:45:07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楼主
XY890
2020-1-9 13:45:07 2635 0 看楼主
三国成就了许多名言,其中一条就是司马昭创造的。“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的知名度太高了。可是,这句话是谁说的呢?此人是不是金句高手?



这句话是曹魏皇帝曹髦讲的,他不是金句高手,而是在紧急时刻的一语成谶。

都知道司马昭是司马懿的次子,是魏国执掌军权的大将军。魏文帝曹丕死后,魏国的大权实际上落到司马懿手里。进而就由司马昭接了过去。司马懿的大儿子司马师辅助13岁的皇帝曹髦,权势比司马懿更大。又因为司马师过早病亡了,死前便把一切权力交给了弟弟司马昭。

司马昭总揽大权之后,野心更加膨胀,总想把曹髦一脚踢下金銮殿。于是,他开始一步步地铲除异己,打击挡道的政敌。年轻的曹髦非常忧心,知道自己即便做“傀儡”皇帝日子也长不了,迟早会被司马昭取而代之。既然如此,他就打算一不做二不休,用突然袭击的办法,做掉司马昭。他只有孤注一掷,没有退路了。



一天,曹髦把跟随自己的心腹大臣找来,对他们说:“你们都看到了吧?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也。我不能白白忍受被推翻的耻辱,我要你们同我一道去讨伐这个逆贼!”几位大臣早就看明白了,这样做等于是飞蛾投火,司马昭不好对付,都劝他还是暂且忍耐为佳。在场的一个叫王经的对曹髦说:“陛下,当今大权落在司马昭手里,满朝文武都是他的人;君王您力量软弱,势单力孤,不是他的对手,草率行动,后果凶多吉少,应该三思而后行啊!”

曹髦已经听不进去劝告,亲自率领左右仆从、侍卫数百人去袭击司马昭。谁知大臣中有对方的卧底,早有人把这消息报告了司马昭。司马昭立即派贾充领兵阻截,在交战中太子舍人成记挺长矛把曹髦给刺杀了。



灭了曹髦,虽然有惊无险,但是,司马昭并未获得更多的支持,特别是士族的支持。朝廷上下的舆论都在说司马昭是个野心家。人们用“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来评说这次宫廷事变,这对于司马昭非常不利。为了迅速摆平这件事,以免引起朝廷混乱,司马昭杀了弑君的成绩,亲自为曹毛静葬礼,总算遮掩过去。可是,关于他的那句名言却一会成为人们诟病他的说辞。毕竟,司马昭的政治手段技术含量实在不高,其篡位的野心连普通人都看出来了。



不过,司马昭的权术并不像人们嘲讽的那样简单,那样明目张胆。譬如,如此大好的机会,他为何不索性登基做了皇帝,随之改朝换代呢?答案很简单,不是他不想,是时机不成熟,火候还没到。西蜀还没有灭亡,曹魏的军队还在钟会和邓艾两个将军的手里。如果他们不去攻蜀而是杀回马枪,问题就严重了,皇帝做不成,自己的脑袋也要搬家,聪明过人的司马昭心里焉能不把后果考虑周全!



司马昭在暗中私下盘算,一定要把西蜀先拾掇了,还要解决了钟会和邓艾两个拦路虎。这个任务不比搞掉一个曹髦更容易。于是,稳定大局,收住脚步,且行且珍惜,暂时让那个娃娃曹奂接班做几天皇帝过过瘾吧。司马昭的这一步算计,可谓深谋远虑,不仅一般的路人不能得知,恐怕曹氏一族的大佬们也未必看得清楚明白。



原来,司马昭还有把野心包藏起来的另一面,我们且不可因为那句名言而小瞧了他深藏的城府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返回列表

XY890 当前离线
黄金会员

查看:2635 | 回复:0

关于我们  |   侵权投诉受理  |   联系我们  |   Archiver  |  
免责声明:邳州信息网所有言论只代表发表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
Copyright © 2009-2025 pzxxw.com 版权所有:邳州金银杏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苏公网安备 32038202000401号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