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会员登录 立即注册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三国历史上智勇双全一代名将张辽的南征北讨(上)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XY890 发表于 2020-1-9 15:37:55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楼主
XY890
2020-1-9 15:37:55 2145 0 看楼主
今天我们说一说三国历史上智勇双全一代名将张辽的南征北讨(上)

早在建安四年,曹操已屯于官渡等待袁绍,但一个错误的决定却给自己平添一个敌人。

建安元年刘备来投时,程昱看出他有英雄之志而劝曹操把他杀掉,但曹操和郭嘉却认为,不能除一人之患而沮四海之望(《资治通鉴》採纳《魏书》的版本,今从之)。可惜曹操却认为,刘备已能真正成为他的臣子,故遣他阻绝欲北投其兄的袁术。目的是办到了,但参与衣带诏的刘备,不久也杀曹操刚署的徐州刺史车冑,成为曹操的敌人。正当所有人认为要严防袁绍南下时,曹操和郭嘉却认为,应先趁刘备众心未附时击破,加上于禁抵御袁绍偏军的侵扰,曹军很快败刘备、擒关羽、破昌豨。



但袁绍正式大举南下之期也将至了,建安五年二月,遣其名将颜良等,围东郡太守刘延于白马。建安五年四月,曹操出兵救援。曹操纳荀攸之声东击西的奇谋,得以创造优势,颜良军未至十余里时,才得知而大惊,草草迎击;曹操又遣张辽和关羽为先锋(随行还有徐晃)进击。

关羽等人交战时,关羽看出颜良的所在地,刺良于万军之中,斩其首而还。其后曹操和荀攸又以辎重部队为饵,令文丑军抢掠失去军纪,以五、六百虎豹骑破其六千骑,文丑死于乱军之中,袁绍军士气顿挫。官渡之战期间,张辽数有战功得以迁裨将军,当时的将军名号可不像日后般那样滥发,所以由中郎将迁至杂号将军,已经是曹操对张辽的肯定。

张辽和关羽到底是怎样认识并成为好友,就像徐晃和关羽的友谊,陈寿并无交代。也许吕布军与刘备军交锋时,大家在战场上认识。曹操得知关羽无意久留,便让关羽的好友张辽询问。当他得知关羽必走的决心后,向曹操如实相告,恐关羽会被杀;不报则是欺君,忠义两难全的情况下,最终选择了忠于曹操,这是公私分明的表现,与徐晃在襄樊之战时相同。



反过来说,若他半点不念与关羽之旧情,还用考虑关羽死活吗?曹操知道后叹:“事君不忘其本,天下义士也。你认为他何时离去?”张辽回答:“关羽受公恩,必立效报公而后去。”此举被后世认为是为臣下者懂分轻重、识大体的表现,如南朝宋左仆射刘穆之曾说:“我蒙公(刘裕)恩,义无隐讳,此张辽所以告关羽欲叛也。”同朝的尚书右仆射何尚之亦曾言:“臣思张辽之言,关羽虽兄弟,曹公父子,岂得不言?”(见《宋书.庾炳之传》)。

随著许攸的来投,以及曹操的袭破乌巢,袁绍败走;曹操也开始忙于收复官渡之战时,被袁绍招引而叛变的地区,刘备、龚都在汝南固然是最棘手,还包括札根于青、徐的泰山寇昌豨。《后出师表》曾称曹操五攻昌霸不下;拥有劲卒丹杨兵的徐州刺史陶谦也对泰山寇无可耐何。偏师张辽和夏侯渊进攻据险于三公山的昌豨,还是有一定的难度。围昌豨数月后快粮尽,议引军时,就有前述张辽劝降一事。



袁绍死后二子争权,曹操先破他们于黎阳,“连战数克”。《后出师表》提及的南阳、乌巢、黎阳、北山、潼关等战,全是曹操终胜之例(张绣终降勉强算)。郭援在河东的攻势导致形势大危,“偪于黎阳”,但最后钟繇让马腾等关中诸帅助战,庞德终斩郭援告终。

后从围邺时,前锋应先败了如曹仁对周瑜前锋般,诸将其后欲攻城,应是显示曹军兵力和士气未损。但曹操纳郭嘉之议,先退兵假装伐刘表,好让他们互相攻击,所以不能说曹军败退。如有大败,曹操还有余力使张辽与乐进攻拔阴安,迁徙其民至河南,只留下贾信守黎阳这战略要地而还吗?故当从司马光等(沒有採纳范晔之述)。



曹操退兵后,他们果然再次争斗,不敌袁尚的袁谭遣辛毗求援,曹操同意出兵,最终也攻破审配所守的邺城。接著张辽受命讨平冀州的赵国和常山、招降盘踞这里山谷地缘山诸贼及黑山小帅孙轻等。袁谭此时也忙于拼吞原袁尚的地盘,明显违反当初降曹的条件,结果曹操出兵讨伐。建安十年正月,乐进先登南皮东门,虎豹骑阵斩袁谭,冀州平。

在这之前,原袁绍势力的地方因为战乱关系,加上黄巾贼等又再次死灰复燃,豪杰四起(见《三国志.何夔传》),已经不是地方郡兵所能控制,情况尤其严重的是青州海滨地区。因为曹操还要应付袁尚联合乌丸的反击;暂降的高幹拥众五万(见《三国志.牵招传》;此数应可信,因为焦触这袁氏反将,都能集兵数万攻掠幽州,见《后汉书.袁绍传》)也只是在等待时机;黑山诸贼,并非所有人都随张燕投降,至少有张白骑(见《三国志.庞德传》)。



张辽与长广太守何夔讨平矣平贼从钱的数千人;据昌阳县为乱的王营,众三千余家,也为何夔用计平定。其后发生了一件不太令人注目的事:公孙度早在初平元年越海收东莱诸县,置营州刺史。柳毅就是公孙度之亲吏,张辽在“冀州平”后的“徇海滨”,陶元珍在《辽东公孙氏事迹杂考》一文中认为,柳毅方任营州刺史,故《三国志.张辽传》称柳毅等为辽东贼,但好像还无法百分百确定他真的任营州刺史。公孙度虽经营东莱多年,但还是不堪与张辽一起作战,张辽之破柳毅、取东莱实曹氏与公孙氏之首次战争。



(关于张郃的“别征东莱,讨管承”,此事虽误置在白狼山之战后,但应当发生。后一句是指曹操到青州后让部将讨海贼管承一役,地点也应是青州海滨东莱。连起来是同一件事可以成立,但分开来指张郃联同张辽讨柳毅也行,故张郃有否参与,存疑。)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返回列表

XY890 当前离线
黄金会员

查看:2145 | 回复:0

关于我们  |   侵权投诉受理  |   联系我们  |   Archiver  |  
免责声明:邳州信息网所有言论只代表发表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
Copyright © 2009-2025 pzxxw.com 版权所有:邳州金银杏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苏公网安备 32038202000401号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