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会员登录 立即注册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中医专家总结21个字“护脑箴言”,防中风、护血管,想生病都难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王胜军 发表于 2020-2-7 10:16:41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楼主
王胜军
2020-2-7 10:16:41 3023 0 看楼主
心脑血管

心血管疾病和脑血管疾病常常被相提并论,专家告诉我们,这两种病虽然很相似,但治疗方法并不完全一样。因为在中医看来,二者的核心病机不同,治疗方法也不完全一样。到底心脑血管病有什么本质的区别?






心血管病重在补心阳




心脑血管疾病为何总是被相提并论?第一,它们的致病因素相同,都与肥胖、三高相关;第二,高发时间相同,心梗和脑梗一天中发病率最高的都是在凌晨,一年中都是在冬季




虽然这两个病说起来比较相似,但如果需要防治它们,应该更多地注意它们的不同之处。




在古代文献中,冠心病被称为胸痹证,中医认为阳虚是导致冠心病的核心病机,因此治疗应注重补心阳




日常生活中,一些原本有保健功效的方法,错用反而会损伤心阳。









1




改善血液循环,吃活血药好吗?




以保健为目的服用活血药,需要分辨活血药的性质,最好选择既能活血,又兼具补益功效的药物。




比如单用藏红花、川芎、桃仁等扩张血管的活血药,时间长了可能会耗伤心阳,对心脑血管疾病的预防不利。但像三七、丹参这种降低血液粘稠度的补益药,作为心脑血管病的预防是可以长期使用的。









速效救心丸可能只适合于急救,不适合用于长期预防。




2




按摩和泡脚是养心还是伤心?




长时间的全身按摩和泡脚,与吃活血药类似,有可能会耗散人体正气,反而不利于健康。而短时间泡脚和局部按摩对健康有益,所以每天泡10分钟左右就足够了。




3




运动健身对心脏有害还是有利?




中老年人如果运动后大汗淋漓,则说明运动过度了,会耗伤人体的正气,反而对心脏有害。每天的运动量应该根据自身体质而定,一般在6000到10000步之间,以微微汗出为最佳。




专家带来了一个小方四味药,冠心病患者可以经常用它煮水喝,防治冠心病




○桂枝15克:通心阳

○苏叶10克:发散风寒、调中暖胃、行气

○党参15克:补心肺之气

○葛根30克:解肌,预防血管痉挛




用法:将四味药材煮水代茶饮即可。40岁以上已经有冠心病的人群,可以每天喝一次;如果没有冠心病想要提前预防的人,可以隔天喝一次或者一周喝两、三次。




禁忌:舌苔黄厚腻、舌质红的人不适合饮用。











脑血管病重在补气虚




心血管疾病多和阳虚有关,而脑血管疾病多和气虚有关。因为冠状动脉离心脏很近,血液刚从心脏流出来,不容易出现气虚的情况,所以才是阳虚。而脑血管位于心脏上方,这里最容易出现的问题就是供血不足,所以脑血管病主要病机是气虚。









气虚任其发展,容易导致脑中风,您知道哪些症状是“大脑告急”的提示吗?




症状:老年斑伴有严重失眠、抑郁、焦虑、记忆力衰退




专家为已经出现“大脑告急”症状的人带来了三个锦囊。每个锦囊里有7个字,一共21个字。如果能做到这21个字,可以有效降低脑中风的发生几率。









01

每天按时查血压




监控血压不应该只关注血压过高的情况,还要注意血压过低的情况,咨询医生后调整降压药,谨防降压过度,诱发脑梗。









02

睡前服用补气药




夜晚心率会变得很迟缓,所以脑梗的发病一般集中在后半夜。如果晚上临睡前吃上适量的补气药,可以促进血液循环,预防脑梗,还能改善一部分人失眠的症状。




补气药有很多,专家带来了护脑的两个小方,可以改善大脑血液循环。






护脑1号方




药材:党参15克、石菖蒲15克、远志15克




党参平补气,石菖蒲通九窍,久服轻身,改善记忆力。






护脑2号方




药材:黄芪30-50克、当归6克、石菖蒲15克




黄芪是气药之长,根据大脑供血障碍的情况可以选择性用量。









一号方适用于一般人群保健使用,二号方适用于已经有大脑供血障碍人群使用。这两个方子都建议在临睡前服用,在冬季一周可以吃5天,过了冬天,可以隔三差五的吃。




03

半夜起床喝点水




经常起夜的人,可以起床时适当喝点水,能改善血液循环。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返回列表

王胜军 当前离线
青铜会员

查看:3023 | 回复:0

关于我们  |   侵权投诉受理  |   联系我们  |   Archiver  |  
免责声明:邳州信息网所有言论只代表发表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
Copyright © 2009-2025 pzxxw.com 版权所有:邳州金银杏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苏公网安备 32038202000401号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