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会员登录 立即注册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我的父亲爱写作 | 郑雅匀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往事平不如烟 发表于 2020-6-17 09:31:52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楼主
往事平不如烟
2020-6-17 09:31:52 3379 0 看楼主


父亲名叫郑金启,笔名郑义,现已耄耋,人到暮年壮心不已,情怀依旧写华章。我捧读老爸新近出版的《草叶集—散文选》,心里涌起了一股怜悯和敬仰,渐渐读懂他那平凡、正直、执著而又勤奋好学,默默奉献的写作人生。

父亲从青少年起就有一颗忧国忧民的赤子之心。1961年,十九岁的父亲在读中学时,正处于我们国家困难时期。他积极响应党中央的号召,毅然放弃继续深造的机会,愉快地走到了农业生产第一线。几十年来,父亲一直在农村基层工作。对工作,他兢兢业业、任劳任怨;对群众,他满腔热情、真诚服务,多次受到上级的表彰。1965年8月,父亲出席了江苏省农村知识青年先进分子代表大会。1965年底,父亲参加了团中央召开的农村青年工作会议。父亲也有仕途升迁的机会,徐州报社和邳县人武部曾先后要调他脱产做新闻专职工作,可他执著地眷恋家乡这方热土,扎根农村干革命,一腔热血写春秋,心甘情愿地和父老乡亲们一道,为家乡的建设默默奉献出自己的青春和力量,无怨无悔!

父亲一生酷爱读书与写作。他在《读书伴我人生路》一文中说:读好书,能给人启迪,给人力量,催人奋发,使人自强,令人生充实与美好。读书的最终目的是要获得知识营养,在知识的海洋中遨游。早在上世纪六十年代初,父亲就爱好写作,主要得益于读书。夜晚,常在台灯桔黄与温馨的柔光中,他伏案读书或写作。“心之犁铧,于无声中悄然破土,思想的坯芽,在知识的田园茁壮孕育”。1982年,父亲已人到中年,可渴求知识的强烈愿望如火焰般在胸中燃烧,他欣然报名参加“北京语言文学自修大学”的学习,圆其大学梦。经过三年的刻苦学习,父亲完成了自修大学的学习任务,校方颁发了大学中文专业证书,大大提高了父亲的语言文学水平,为其做好本职工作和从事业余写作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父亲从1962年开始为报纸、电台写稿。五十多年来,被采用的各类文稿千余篇。他怀着对人民群众的满脸热情,写了许多颂扬农村新人新事新风尚的新闻通讯稿件,在省市级以上报刊上发表,有些被新闻单位内部资料库选作范例。近二十年来,父亲主要致力于散文随笔、民俗杂谈等写作,2000年底从其文稿中选取百余篇结集出版了《草叶集》一书。今年春天,父亲又从近十多年写作的散文作品中选取百多篇以文稿写作、发表时间为序,出版了新书《散文选》。书中那充满乡土气息的文字,那田园牧歌般的恬淡,那寻常百姓的淳朴,那人生的深沉感悟,那至真至诚的感情……一切都那么耐人寻味,引人思索。阅读这些作品,湿润人心,容易引起读者的共鸣,心有所动,情有所通,读有所得。

如今,我年迈的老父亲仍朝花夕拾,笔耕不止,实属不易。正如父亲在其新书《散文选》后记所说:“几十年的人生之旅中,工作之余,我最爱好的是读书与写作,犹如清泉之水,源源不断地融入了我的生活,渗透于我的生命之中。”父亲用心血写就的一本本书,在淡雅清新的笔墨中,展现他热爱生活、旷达乐观而又富有纯挚情感的心胸,是留给我们永远的精神财富。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返回列表

往事平不如烟 当前离线
白银会员

查看:3379 | 回复:0

关于我们  |   侵权投诉受理  |   联系我们  |   Archiver  |  
免责声明:邳州信息网所有言论只代表发表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
Copyright © 2009-2025 pzxxw.com 版权所有:邳州金银杏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苏公网安备 32038202000401号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