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会员登录 立即注册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笑中亦有泪,俗俚也有诗|邳州方言里的歇后语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自知则知之 发表于 2021-4-28 17:55:15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楼主
自知则知之
2021-4-28 17:55:15 6559 4 看楼主
邳州方言里的歇后语

文图/枫声




邳州方言里有大量地域色彩浓厚的歇后语。这些歇后语来源于生活,诙谐,幽默,形象,生动,有趣,饱含浓烈的特定时代的生活气息,常让听者忍俊不禁,甚至会笑出猪声,笑出眼泪。
上世纪八十年代末、九十年代初读高中的时候,男同学之间互相调侃常说这样一句话:你这孩子做这事真是老太太靠墙喝稀饭啊!初听不懂,经知道下文的一提示,顿时明白并记住了——老太太,牙没了,“无齿”;靠墙,“背壁”;喝稀饭,“下流”。形象加谐音,造就了这样一个很有意思的歇后语。
印象最深的是好友忠利多年前常说的两个歇后语:精腚苫屋——对不住四邻;精腚推磨——转圈丢人。
之所以深深记得这两个歇后语,一是因为他用这两个词语评价某些人品性和品行时的表情语气和语言表达的流畅自如度,二是因为这两个词语所反映出来的特定时期的乡村生活状态。



土墙草顶时代生活是贫困的,那时屋顶漏雨了就是换草加厚;有时屋外下大雨屋里下小雨,难免要冒着雨爬上屋顶换草。没有雨衣光着膀子是常有的事,但一丝不挂爬上屋顶“苫屋”,也不是全然没有。那时候房屋低矮,雨天尚好,即使有人精腚苫屋,邻居院子里也不会有人看见;但若是晴天如此,四下里邻居皆看得到,让邻居家的女人们情何以堪?所以,“对不住四邻”的解释精辟至极。
推磨吃饭时代一去不复返了,推过磨的年龄最小的也届不惑之年。推磨是转圈的活,那时候几盆糊子推出来,出得门去,若有人问干啥了,惯常的回答是:赶磨山集了!推磨,本身大抵就没有什么好心情、再精着个腚,若有人看见,那份狼狈不堪可想而知。精腚推磨——转圈丢人,这个歇后语实在是形象和精彩至极。
现在四五十岁的农村小伙伴很多人小时候是戳过马蜂窝的。若跑得不快、遮蔽得不严实,被激怒的马蜂准会把“侵略者”蜇得鼻青脸蓝。被蜇的大多会哭着跑回家,父母大抵会一边骂一边用煎饼酱给涂抹,或掐来方瓜秧头给揉搓。一个“精腚戳马蜂——能惹不能撑”,把我们带回童年,带回曾经的、再难回去的生活情境。
“被窝里放屁——能文能武;老太太跳井——坚决到底;要饭的牵屎壳郎——穷死好玩;大腰裤子——没门;苍蝇吃鼻屎——上脸了;脖颈长鸟——够头了;屎壳郎打哈欠——好大的口气;罗锅子上山——钱紧;罗锅子睡墒沟——就巧;鸡蛋壳里泚猛子——木不开;玉蜀棵里射箭——净攮叶子;麻袋张鱼——没有好欢;过河湿小辫——木得不浅;......”邳州方言里,有趣的歇后语不胜枚举。
仔细考察这些歇后语,我们会发现——
这些语句的前一部分都是现象,真实存在的现象或某一点触发的联想性想象场景,是作为“比喻”存在的;而后一部分的解释说明是紧密贴合前一部分的升华生发,常用谐音的表达方式,意趣于此,主旨于此,哲理于此。这种将一句话分成两部分来表达、具有某个特定含义的语言表达形式,尽管大都是俏皮话,但其中蕴含的智慧和人生况味,绝对不容小觑。
从邳州方言里的歇后语的内容看,这些歇后语的俚俗性很强,很多还有些“荤”。我们姑且可以这样推论:这些歇后语的发明人文化层次并不高,由现象而想象,再楔入生活的感悟和思考,或许只是灵光一现,一个鲜活而富有生命力的歇后语就诞生了——胜过千言万语,胜过所谓的巧绝推敲之词。
向创造生动语言的人致敬,向曾经淳朴的岁月致敬!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沙发
adc打野 发表于 2021-4-28 17:57:14 | 只看该作者
沙发
adc打野
2021-4-28 17:57:14 看楼主
转发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板凳
要啥用户名 发表于 2021-4-28 17:58:39 | 只看该作者
板凳
要啥用户名
2021-4-28 17:58:39 看楼主
那时大集体,大伙一起出工,一起收工,有说有笑虽然都不富裕,每天在一起也其乐融融。现在生活节奏太快,天南海北,以后这些歇后语慢慢的就淡忘了,早晚拿出来说说5丶60岁以上的人看着还很亲切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地板
灰色头像 发表于 2021-4-28 17:59:49 | 只看该作者
地板
灰色头像
2021-4-28 17:59:49 看楼主
邳县上了年纪的人都懂。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
史9311 发表于 2021-4-28 18:01:04 | 只看该作者
5#
史9311
2021-4-28 18:01:04 看楼主
小狗拉血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返回列表

自知则知之 当前离线
高级会员

查看:6559 | 回复:4

关于我们  |   侵权投诉受理  |   联系我们  |   Archiver  |  
免责声明:邳州信息网所有言论只代表发表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
Copyright © 2009-2025 pzxxw.com 版权所有:邳州金银杏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苏公网安备 32038202000401号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