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会员登录 立即注册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秋老虎”来啦!立秋将至补肺气,润肺阴,防秋燥!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五分袖a 发表于 2021-10-10 14:07:29 | 只看该作者 |只看大图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楼主
五分袖a
2021-10-10 14:07:29 3856 0 看楼主
立秋之日凉风至”,立秋将至,自然界的阳气开始收敛、沉降,气温由酷暑模式逐渐变得凉爽。


此时,暑湿尚未消退,秋燥渐起,昼夜温差大,过敏性疾病、呼吸道系统疾病进入高发期。因此,人体也要顺应季节更替,提前做好养生保健准备哦。


秋燥重护肺

立秋后,燥气逐渐当令,气燥容易伤肺,进而耗伤津液,会出现口干舌燥、咳嗽咳痰等不适症状。中医认为,肺为“娇脏”,不耐寒热,通过鼻与外界相通,容易被秋燥所伤。所以,秋季也是鼻炎的高发季。


建议大家立秋后要格外注意润肺养肺,饮食中多吃一些银耳、梨、荸荠、葡萄、柑橘、蜂蜜、百合、山药、紫菜、海带、绿豆汤等有润肺、养阴清燥功效的食物。同时,多补充水分,少食辛辣、烧烤、油腻的食物。


衍生小儿枇杷橘红蜜精选药食同源的枇杷叶、雪梨汁、龙眼肉、鱼腥草、干姜、桔梗、玉竹、佛手、茯苓、百合、苦杏仁、罗汉果、橘红等多种养阴清燥,润肺解渴的草本精华浓缩为一方,并配以纯正蜂蜜(不添加任何蔗糖或葡萄糖),味道清润舒爽,即开即饮,是立秋时节全家老少养生润肺必备之选!


防暑同时勿贪凉

今年三伏天是40天,立秋接着就是末伏,炎热可能并未因立秋有所缓解。而且,我国有些地区此时雨水较多,热与湿并存,容易伤脾,人们会出现食欲不振、恶心呕吐、腹痛便溏、体弱倦怠等症状。


因此,立秋后一是仍要注意防暑降温;二是切忌受凉,不贪吃冷饮,不在树荫下、水亭中、阳台上乘凉时间过长,睡眠时不要开风扇或空调直吹;三是要健脾祛湿,多食山药、茯苓、薏苡仁、白扁豆、橘皮等食材。


温差大注意防感冒

昼短夜长、昼夜温差慢慢变大也是立秋后的一个显著变化,此时自然界阳消阴长,身体也应顺应节律转变,以“收敛”为主。建议大家不要熬夜,养成早睡早起的好习惯。


中医认为,早睡能顺应阳气收敛,早起可使肺气得以舒展。另外,由于立秋后温差变大,建议大家出门记得带一件薄外套,早晚感到凉意时披上,注意防感冒。


养护心神

秋季是丰收的季节,但秋风萧瑟、落叶满阶等自然界天气变化,也难免让人“悲秋”起来,人们容易出现情绪失落、失眠、焦虑等问题。


所以,立秋后要重点养护心神,进行精神调养,保持内心状态平和。生活中,遇到不开心或伤感的事情时,要主动想办法排解,可找信赖的亲人、朋友倾诉,也可通过体育锻炼和户外旅行,忘却甩掉情绪“包袱”。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返回列表

五分袖a 当前离线
初级会员

查看:3856 | 回复:0

关于我们  |   侵权投诉受理  |   联系我们  |   Archiver  |  
免责声明:邳州信息网所有言论只代表发表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
Copyright © 2009-2025 pzxxw.com 版权所有:邳州金银杏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苏公网安备 32038202000401号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