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会员登录 立即注册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拼老子不如拼孩子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楼主
晚景入寒窗
2022-9-4 10:58:07 11792 0 看楼主
拼老子不如拼孩子

冯遵慧/文

当今社会,每到一年开学季,最壮观的风景莫过于“择校”。

择校,表面看来,事情的主体是学生,从本质上来看,事情的主体却是父母。

不是吗?例如一个孩子,上初中时学习态度不够端正,无心向学,没有好好去“拼”,中考时,连个高中录取的死档线也没能超过。这时候,孩子不但没有任何愧意,反而一下子将“球”踢给了父母——快去给我找地方复读!

此时的父母便像接到圣旨一般,开始“拼”自己了。心急火燎地东一头,西一头,要么拜门子找关系,要么求亲友凑学费,心中考虑最多的问题就是:今年要为孩子选择哪所更好的学校去复读?孩子原来就读那所学校肯定不行,因为孩子在那里没考取。

直到某一天,腿也跑弯了,脸也用尽了,钱也花足了,终于为孩子找到了一所“理想”的学校,心中好像一块巨石落了地:我的孩子有希望了!

其实,孩子有没有希望,外在条件固然重要,但是,孩子本身努力程度如何,才是决定性的因素。而这一最重要的因素,往往却被父母忽视了。如果不信,你去问问那些仍然无心向学的复读生为什么那样,他们便会回答,我又不想上学,父母偏要逼我来,能怨我吗?

每每这时,我想到的第一句话便是“可怜天下父母心”。但是,紧接下来,我心中又会不由得蹦出一句话,就是“可怜之人必有……”唉!想说爱你不容易!

再如,一个孩子好歹考上了一所不太出名的高中。本来可以让他那“把捏嗉子”好多年担心他考不上高中的父母消停几天了,可是,不知是孩子“强迫命令”,还是父母“心甘情愿”,老子又为孩子的择校借读“拼”起来了。等到十万八万终于花出去,父母认为终于进了“保险箱”,甚至偶尔也能在亲友面前炫耀一下“我儿子也在重点高中读书”。可是,一年下来,孩子没进步,两年下来,孩子还是没进步,三年下来,孩子终于没进步,最后一声长叹:“我这十万块钱算是白花了!”

其实,明白人早就看出来你那钱是白花了,因为你光看到那所学校一年有多少多少人考上本科,就不知道它收的是全县甚至更大范围内的顶尖学生,而不是有人在抖音上宣传的,他们的老师或领导有多大多大的能耐。

更令人哭笑不得的是,有的孩子考上了不出名的高中,而又不想在那里上,却把人家学校贬损得一文不值。其实,你想过没有,如果没有这样的高中收留你的孩子,他就无处可去了。我一直很同情不太出名的高中,他们能考取一个,那所谓的名校就应该一个不剩!

上面说了那么多,可能会有很多人读后不舒服。最终我要强调的是,关系,你可以努力替孩子去打通,尽管你可能人脉不太广;金钱,你可以努力替孩子去交,尽管你可能不太富有,但是,学,必须孩子“亲自”去上。因此,与其将孩子的学习条件考虑那么多,不如在孩子明确学习目的、端正学习态度和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上多花点精力。

最后郑重指出,我丝毫没有否定学习环境对一个人成才的重要性

的意思,我只是想表明,拼老子终归不如拼孩子。

2022年9月1日

乡村 | 文化   邳州图话   文学 | 情感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返回列表

晚景入寒窗 当前离线
青铜会员

查看:11792 | 回复:0

关于我们  |   侵权投诉受理  |   联系我们  |   Archiver  |  
免责声明:邳州信息网所有言论只代表发表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
Copyright © 2009-2025 pzxxw.com 版权所有:邳州金银杏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苏公网安备 32038202000401号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