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3年城乡居民医保政策问答
一年一度的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缴费又开始了,近期有很多群众咨询:今年缴费标准是多少?居民医保怎么缴费?哪些费用能报销?能报销多少钱?医保费年年涨,涨的钱都到哪里了?2023年怎么又涨了?缴的钱不用,不是亏了吗,钱都到哪了?为了更好地宣传我县城乡居民基本医保政策,医保局针对人民群众关心关注的部分热点问题,做出回应和解读。希望通过讲解,让您能更好地了解医保政策,更好的享受党和国家的医保惠民政策。
问:2023年度缴费标准是多少?
答:2023年度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个人缴费标准为350元(各级政府财政补助标准为每人610元,每人共计960元)。
问:哪些人可以参加城乡居民医保?
答:符合以下条件的,都可以参加城乡居民医保:1、农村居民;2、城镇非从业居民;3、新生儿、未上学的学龄前儿童以及各类学校学生;4、在我县长期居住的非内黄户籍的城乡居民,原参保地退保后也可以在我县参加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5、国家规定的其他人员。
问:居民医保怎么缴费?
答:已办理过参保登记的居民,可通过微信“河南税务”公众号、支付宝、河南税务网上税务局APP、内黄便务税务局服务大厅(三楼)、自助办税机等方式进行缴费。
问:以前没有参加过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的,怎么缴费?
答:缴费人凭身份证或户口本,到所属各乡镇医保所或者便民中心五楼医保窗口,进行参保登记后可进行缴费。
问:参保居民都能享受哪些医保待遇?
答:居民基本医保待遇包括:普通门诊、门诊慢性病、重特大疾病、门诊特定药品和住院医疗待遇。
1、普通门诊:2023年参保居民在门诊统筹定点医疗机构发生的普通门诊医疗费用,政策范围内不设起付线,报销比例为60%(一个待遇享受期内普通门诊累计报销最高支付限额为每人400元。同时,还有“高血压”“糖尿病”患者,可以享受到每人每年200元的门诊“两病”报销费用,共计600元)。
2、门诊慢性病:2023年度经鉴定患有门诊慢性病,一般门诊慢性病需长期用药的,可报销药品限额为3600元-14400元,其中器官移植病人可报销药品限额48000元-84000元,报销比例为70%。每人可以享受两种门诊慢性病待遇。
3、重特大疾病门诊病种、门诊特定药品:住院符合我市33种重特大疾病治疗范围的疾病,治疗费用限额内县级医疗机构80%、市级医疗机构70%、省级医疗机构65%,重性精神病执行按床日付费;重特大疾病门诊病种、门诊特定药品限额标准内符合规定的门诊医疗费用支付比例为80%。
14周岁以下(含14周岁)参保居民起付标准减半。其他参保居民年度内在县级以上(含县级)医院第二次及以后住院,起付标准减半。
居民基本医保最高报销15万元,大病保险最高报销40万元,共计最高报销55万元。
问:城乡居民大病保险报销比例多少?
答:居民大病保险起付线为1.1万元。1.1万元至10万元报销60%;10万元以上报销70%;最高可报销40万元。
特困人员、低保对象、实行大病保险起付线降低50%、支付比例提高5个百分点、取消年度最高支付限额等倾斜保障政策。
问:生孩子居民医保能报销多少?
答:参加居民医保的孕产妇住院分娩,实行定额支付:自然分娩600元,剖官产1600元。
问:参保困难群众人员能享受哪些缴费资助政策?
答:(一)全额资助特困人员。(二)定额资助低保对象、返贫致贫人口,资助标准原则上每人每年不低于80元。(三)对乡村振兴部门认定的脱贫不稳定户、边缘易致贫户、突发严重困难户的家庭成员参加2023年居民医保个人缴费部分,参照当地资助低保对象参保标准给予定额资助。
居民基本医保集中缴费期(含延长缴费期)结束后被认定为困难群众的,当年不享受资助参保待遇。
问:新生儿如何参保?
答:新生儿出生当年,随参加基本医保的父母自动获取参保资格,当年不用缴费,并享受城乡居民医保待遇。原则上新生儿出生后90天内,应办理参保登记。自出生之日所发生的医疗费用均可纳入医保报销。对已使用父母姓名参保的新生儿,其监护人应尽快更新信息。
问:异地就医如何直接结算?
答:异地长期居住人员、长期外出务工人员参保缴费后,可通过现场、电话、国家医保服务平台APP(省外就医)等渠道向参保地医保经办机构申请办理异地居住备案。备案后在居住地(务工地)异地就医联网定点医疗机构住院发生的医疗费用可实现联网直接结算。
异地转诊转院人员,在本市具有转诊转院资格的定点医疗机构开具转诊转院手续后,按照参保地医保经办机构指定的方式备案,可实现在异地就医联网定点医疗机构联网直接结算。
异地就医住院费用直接结算有效解决了参保居民就医时垫付医疗费用压力重、办理报销手续繁琐的问题,切实方便了参保居民。
问:医保费年年涨,涨的钱都到哪里去了?
答:其实医保费上涨是必然的,主要有几个原因:
1、就医需求提高了。就医观念理念的转变,对医疗服务的需求也越来越高,就诊的次数逐年增加,就诊的医疗机构层次更趋向于大医院,看病就医的花费成倍增长,大大增加了医疗保险基金的支出。
2、医疗费用在攀升。随着科技的发展,大型医疗设备如核磁共振(MRI)、射频消融技术、血液透析等这些先进的诊断设备、医疗材料都已在我国许多大型医院广泛开展使用;还有新冠肺炎核酸检测和全民核酸疫苗这些就促使了医疗费用的过快增长。
3、保障水平在提高。近年来,国家医保部门做了大量的改革,居民医保的待遇越来越好,甚至可以报销很多临床价格昂贵的创新药;很多重大疾病的报销比例比原来高很多;待遇保障也扩展到了门诊待遇,门诊糖尿病、高血压费用可以通过医保报销一半以上,一些特殊病、慢性病、重特大疾病也可以门诊报销。内黄县居民医保基金在2017年支出只有29790万元,而2021年支出却达到45846万元, 所以居民医保缴费的上涨并不是政府想多收钱,而是在多种原因之下,经过科学测算,为了保障参保人自身利益而设定的标准。这些保障待遇的提高,都需要充实的医保基金来支撑。
问:我今年都没看病,还是交了钱,我不是亏了吗,没用到的钱到哪了?
答:医保就是风险共济,大家互相帮助,你今年没用到,以后可能会用到,今年没用到钱都归入统筹基金使用。另外毕竟人吃五谷杂粮,谁能保证不生病,等到生病的时候,也能得到医保的报销,另一方面。参保是一份保障。有句话常说“有啥别有病“,生病对于家庭的负担无疑是巨大的,参加医保,就是给自己的生活稳定提供保障,个人缴费三百多,生病时却可以避免几千元到几万元、甚至几十万元的生活负担。如果在这种基础上再讨论居民医保“亏不亏”的问题无疑是因小失大了。
问:一个人三百多元,一家人一次性就得一两千元,谁负担得起?”
答:个人三百多元,这是一年的参保费用,平均每天只需0.95元,但对于普通家庭如果没参保,再有人得了大病,那应该才是真的负担不起了吧! 所以,还是希望大家还是要重视医保,积极参保缴费。
温馨提示:居民医保个人缴费实际只缴纳了一部分的比例,国家在帮助居民参保方面投入更大,按照权利和义务对等的原则,只有按期缴费尽到应尽义务,医保基金才能在我们需要的时候伸出援手提供帮助。参加城乡居民医疗保险是用来防范和化解医疗费用风险的,是对自己生活稳定的一份重要保障。今年,居民参保缴费350元,大家可以在户籍地参保,或者凭居住证在常住地参保。2023年度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参保缴费截止时间为2022年12月31日,2023年1月1日至12月31日享受待遇。
来源:云上内黄、内黄县医疗保障局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