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会员登录 立即注册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教育漫笔 | “分数”这个东西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楼主
晚景入寒窗
2022-11-10 07:37:06 10964 0 看楼主
“分数”这个东西

冯遵慧/文

有人好用“几家欢乐几家愁”来描述考试结果出来后学生和家长的心情。在现实生活中,“忧愁”的远远多于“欢乐”的,因为分数再高往往也赶不上家长们的期望值高。
每次考试过后,被“分数”这块巨石压得喘不过气来的,不仅是学生,还有老师,更有家长。尤其是家长,化用一句古诗来描述再恰当不过了,那就是“剪不断,理还乱,是‘忧愁’,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

很多家长,往往只将目光死死地盯在孩子的考试分数上,而不在其他方面作出努力,其结果往往是,期望越大,失望越大。

问题的症结到底出在哪里呢?下面谈谈我个人的看法。

一个孩子要想取得理想的学习成绩,应该遵循这样的发展顺序,首先要具有正确的学习态度,还要具有刻苦的学习精神,然后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接下来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最后才有可能取得理想的学习成绩。请问,只关注孩子学习成绩的人,在孩子的学习态度、学习精神、学习习惯、学习方法等方面究竟付出了多少努力?

我以前总是认为,学生学习成绩不好,可能有天资不太聪明或学习基础不太扎实等原因。本学期开学后,我开始教一个学习成绩不太好的班级的语文。半个学期下来,彻底颠覆了我几十年来对教育的认知。

现在的孩子的学习状态,使我越来越深刻地认识到:我以前的认知是完全错误的!

一些学生的学习成绩不理想,既不是因为天资不太聪明,也不是因为基础不太扎实,其根源首先在于,他们没有正确的学习态度和刻苦的学习精神,继而是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至于学习方法是否科学,他们根本就没有去尝试或探索过。大家想一想,有这样一些东西垫底儿,何来理想的学习成绩!

下面我列举一些现象,供大家思考时参考。

现象之一:越是成绩好的学生越起床到班里最早,越是成绩差的学生越起床到班里最晚。正常的逻辑应该是“笨鸟先飞”呀,难道能否早起床也是天资或基础决定的吗?

现象之二:越是成绩好的学生上课越认真听讲和记笔记,越是成绩差的学生上课越不认真听讲和记笔记。有人一定会说,正是因为基础差听不懂,才不认真听讲和记笔记的呀。虽然不能否认有这方面的原因,但是,绝对不全是因为基础差。基础再差的学生也不至于不会打开老师要求打开的页码吧,也不至于一点不会抄写老师写在黑板上的文字吧,也不至于找不到老师要求在下面画线的词语或句子吧。更何况,老师讲课有很多时候恰恰就是有意在照顾基础差的学生,可是有些学生连打开到教材的那一页都不按照老师的要求去做,何谈其他。

现象之三:成绩好的学生在上课前会将下节课将要用到的教材、教辅、讲义、笔记本、文具等都充分地准备好,静候老师来上课,而成绩差的学生,往往是上课以后在老师的再三催逼之下,才去翻箱倒柜找东西,甚至连课本都找不到。这难道也是天资或基础决定的吗?

现象之四:越是成绩好的学生作业越认真,越是成绩差的学生作业越不认真。有人可能会说,不会做怎么认真做呀。不可否认,他们可能不会做,但是,会不会做与是否认真做是两码子事。有人连老师布置的作业是什么都不知道,有人连老师布置的作文题目都写错了,有人的作文全篇不写一个句号,有人连现成的参考答案都去不抄……诸如此类,难道也是因为天资或基础不好吗?

再罗列下去,家长朋友们可能会不耐烦了,只好就此打住了。我罗列上述这些现象,只是想表明一个观点:孩子之所以成绩差,是有深层根源的。造成今天的结果,前期的家庭教育有不可推卸的责任。家长朋友往往会说,我们要会教育孩子,还要学校和老师干什么?是的,这话说得有一定道理。可是,一个毋庸置疑的实事是,孩子身上负面的东西一旦形成,学校和老师再想帮助他们改正过来,是相当困难的。

家长朋友最关心的可能就是家长怎样向孩子施加良好的影响和教育了。下面就来谈谈我个人的体会。

孩子良好学习素质的形成离不开家长的表率作用和良好的家庭氛围的创设。俗话说,“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一个“三观”不清晰的家长何以培养出一个品学兼优的孩子?

例如,抱怨孩子不喜欢读书,我们作为家长的,家里有多少藏书?自己究竟读过多少书?读的是些什么书?平时始终坚持一直读个不停吗?有的家长朋友一定会说,我们种地、做生意的,也能像读书人一样家富藏书和手不释卷吗?这一点虽然能理解,但是,世界上有多少人是“专职读书人”?读书人也有各自的工作要做,他们读书也是利用一点一滴挤出来的时间。

有的家长可以花重金买化妆品,买高档服饰,就是舍不得买书,有的家长喝酒、闲聊、看电视、玩手机、打麻将有时间,就是读书没有时间。还有人会说,带孩子的老人往往大字不识几个,怎么读书?既然如此,那就不要太抱怨孩子不喜欢读书了。

读书,不仅能培养孩子良好的读书习惯,更重要的是,优秀的书籍,是孩子一切美好品德和情感的源头。正确的学习态度和刻苦的学习精神,都能从优秀的书籍中获取。

如果说,要求家长都去读书可能不太现实,但是,家长玩手机、打麻将之类,能对孩子产生积极的影响吗?有些孩子的作业就是在父母的麻将桌旁完成的,你能指望他们认真吗?有些孩子的手机瘾就是家长先给培养起来的,有什么理由再去抱怨孩子呢?

最近我看到一个抖音视频,内容是这样的:一位女班主任打电话给一位学习成绩不理想的学生的家长,要求家长与自己合作,共同教育好孩子,却遭到这位男家长满口脏话的回应。这位班主任的出发点无疑是善意的,这位家长的素质高低,我们暂且不去评论。令我感触最深的是,下面的留言几乎全是贬损教师而支持和赞扬这位家长的。不可否认,教师群体与社会任何群体一样,也会有不称职者甚至败类,但是,社会上几乎一边倒地贬损教师群体,我们的孩子还有希望吗?我们的国家和民族还有希望吗?孩子的学习成绩不理想,没有家庭的不良影响吗?责任全在学校和老师吗?家长把孩子不争气给自己带来的怒火全部发泄到老师身上,公平吗?

有些家长对孩子不当的“爱”,正在坑害自己的孩子,尤其令人担忧。有人可能会问,爱,是世界上最美好的情感,怎么会害了孩子呢?当今社会,因为所谓的“爱”而害了孩子的事例还少吗?

例如,学校为了培养学生勤俭节约、不攀比吃穿的良好品德,规定学生统一穿校服、不带零食进校园等,就有家长强烈反对,或明或暗地支持孩子违反学校规定,大概也是出于对孩子的“爱”吧。

有的学生犯错误,学校请家长到学校,目的无非就是给孩子施加点压力,有利于孩子更好地认识错误,改正错误,但是,有的家长不仅意见很大,甚至还编造谎言为孩子的错误开脱,这大概也是出于对孩子的“爱”吧。

学校限制学生带手机进校园,有的家长还有意见。当学校发现有的学生带手机进校园而与家长沟通时,有些家长编造谎言欺骗学校,说是他们将手机误放进孩子包里,被孩子带进学校的。他们这样做,可能也是出于对孩子的“爱”吧。

学校为了培养学生的自理能力,除了开学或放假行李较多外,平时大休时不让家长进校帮助孩子收拾行李,很多家长也有意见。原因大概只有一个,还是因为“爱”孩子吧。

有的孩子不能按时完成家庭作业(作业量过大另当别论),有的家长也会给孩子找出种种理由来开脱。至于老师布置的作业太多这件事,有的家长只是没有恶意地抱怨抱怨,也在情理之中。但是,也有部分家长,不仅是抱怨,甚至是攻击、谩骂。我在这里凭着良心说句公道话,老师布置太多的作业,苦了孩子不假,但是,老师这样做究竟有多大成分是为了自己的一己私利呢?他们多布置一道题,自己就要多改几十甚至百把道题,何苦给学生布置那么多作业呀?有人可能会说,他们只布置不批改,而是让家长去改。哎呀,他们干脆少布置或不布置,谁也不需要批改了,来个皆大欢喜有多好!何苦干这种出力不讨好的蠢事呀?还不是与家长的目的一样,让学生能考个高分吗?可能还有人会说,考高分也不一定是为了学生,可能是为了他们自己评职称、拿奖金之类吧。哈哈!这话说得实在太不内行,内行人都知道,教师评职称与考试分数有多大关系吗?学校有几个钱拿来给老师发奖金呀?

在家庭和社会这样的大背景下,教育走到今天这种境地,很多孩子没有正确的学习态度,缺乏刻苦的学习精神,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更谈不上探究科学的学习方法了,最后只剩下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家长们,只是一箱情愿地希望着孩子能考个好分数,就如同农夫种庄稼,既不去耕耘土地,也不去选择良种,更不去除草、施肥和浇灌,只是眼巴巴地等着明年有个好收成。可能吗?

我上面啰里啰嗦说了那么多,既不是想批评谁,也不是为谁开脱责任,只是凭着一个老教师的体会,谈谈我们究竟应该怎样从根本上去教育孩子。
2022年11月9日

乡村 | 文化   邳州图话   文学 | 情感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返回列表

晚景入寒窗 当前离线
青铜会员

查看:10964 | 回复:0

关于我们  |   侵权投诉受理  |   联系我们  |   Archiver  |  
免责声明:邳州信息网所有言论只代表发表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
Copyright © 2009-2025 pzxxw.com 版权所有:邳州金银杏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苏公网安备 32038202000401号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