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会员登录 立即注册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大学淘汰“水课”要靠“良法善治”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小君子 发表于 2018-10-15 16:04:28 | 只看该作者 |只看大图 回帖奖励 |正序浏览 |阅读模式
楼主
小君子
2018-10-15 16:04:28 3103 0 看楼主




谈经论政丨社会纵议丨文体娱教丨杂感随笔

用一面看不见的网络旗帜集聚思想大军



本期保举

大学淘汰“水课”要靠“良法善治”

文 | 李云勇

教育部日前印发通知,要求全面整顿本科教育教学秩序,严格过程办理,全面梳理各门课程的教学内容,淘汰“水课”、打造“金课”,合理提升学业挑战度、增加课程难度、拓展课程深度,切实提高课程教学质量。加大过程考核成绩在课程总成绩中的比重,严把毕业出口关,坚决取消“清考”制度。(9月5日新华网)

连日来,教育部通知引发热议,如《新京报》9月7日刊文《取消“清考” 大学教育不再“放水”》。淘汰“水课”,取消“清考”,意味着我国大学朝着实行严出培养模式迈出了重要一步。但是“淘汰”不是“万能药方”,过去淘汰就业率低专业难以服众,今天淘汰“水课”也同样难以服众,因为这里面缺少客不雅观、科学、公认的制度护航。大学要淘汰“水课”,就要靠良法善治护航。

大学淘汰“水课”,要有好机制。怎么判定“水课”,最终决定权在校方,总不能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因人而异,因人设课吧?淘汰要让人口服心服,不能空口白牙,必需要有依据,大学就得立好规矩。淘汰“水课”, 牵涉到授课老师的权益,牵涉到广大学生的权益,就得广泛征求意见,不能征而不听,不能一手包揽。征求意见后,还得公开辩说,经过多方博弈,按照法定程序制定出淘汰机制。

大学淘汰“水课”,要有庇护条款。一些大学允许老师开办一些创新课程,如如何谈爱情之类,由于通过容易,学习者众,能说这些就不是“水课”吗?恢复高考以来,一些名校多次出现一人毕业的专业,不是专业“水”和课程“水”,而是没有几人愿意学。类似并不少见,某职院大学生蜂拥报考会计专业,焊接专业成了冷门,全国出名的导师也招不来焊接生源。社会奇缺焊工,当然要庇护好焊接等课。

大学淘汰“水课”,“量化”要慎重。推行“淘汰”,避免不了量化考核,比如学生给老师授课打分等,能“量化”的就是好的?笔者30多年前给专业老师打分过,这事不好干,很难做到客不雅观公正,比如学生想轻松通过,要求严格的老师或许得分低,要求宽松的老师或许得分高,务虚不务实,摆布逢源的老师容易处处得利,导致“劣币摈除良币”,毁掉专业前景及学校声誉等,如此“量化”能有多少可信?

大学淘汰“水课”,要有严标准。大学老师对学生能否毕业有决定权,不管文科还是理科,没有人敢随随便便质疑老师。给老师打低分,淘汰“水课”路难行。比如林语堂、梁实秋允许学生向老师公开要分;竺可桢违心接受退伍军人就读浙大,但是考核标准一视同仁。淘汰“水课”标准要严格,要在追求学术自由和公平原则的基础上统一标准,老师、学生、校方应是平等的参与者、制定者,互相监督和制约。

大学淘汰“水课”,要有替补策。“水课”淘汰后,怎么办?有替补吗?依据专业课程设置,学生是要修满规定学分的,不管必修课还是选修课,必需达到多少学分,淘汰了“水课”,有相应的课程替补上来吗?总不能走一步,看一步,摸脑袋把“水课”淘汰吧?用什么替代“水课”,能保证替代的就不是“水课”吗?怎么选择替补课?大学生真的不是小白鼠,不能总在做试验品,就得建立替补的预案机制。

伴随改革开放,大学淘汰了越来越多专业,相应地,淘汰某些专业课程完全可行,比如学不到东西的“水课”,跟不上时代的课程,都可以淘汰。如何淘汰专业和“水课”,就要把大学的前途和学生的前途,专业的发展和学生的发展等有机结合起来,循规前进。总而言之,大学淘汰“水课”要靠“良法善治”护航,这样才能让大学、老师、学生、专业、社会等实现一举多赢,齐心协力来推进社会的进步。

本期编纂:王俞

投稿邮箱:hlj@rednet.cn



<<赛事回顾>>>

-第三届评论之星落幕 湖南师大王艳华夺冠-

-月度之星收官战 郑州大学胡晋瑜夺魁-

-“评论之星”激战正酣 湖南师大王齐拔得头筹-

-“月度之星”揭幕战 浙师大胡梦佳摘冠-

<<回复关键词看往期精彩内容>>

评论大赛︱评论之星︱大学生群︱我要投稿︱评论女神︱评论男神︱月度之星︱王昱︱伍瑞冰︱红辣椒︱红辣椒评论︱红网评论︱时评之道︱时评︱研讨会︱时评研讨会︱佳作评选︱杂文︱评论员︱评论媛︱女作者︱女评论员︱时评家︱评论家︱评委︱佳作︱投稿︱信箱︱

长按图片 关注我们



红网红辣椒评论自2001年下半年开办以来,坚持发挥网络媒体优势,广泛反映草根阶层诉求,力求用网络传递理性声音,是当今网络评论中最有影响力和关注度的原创基地之一,先后荣获了十七届中国新闻奖一等奖、十四届湖南新闻奖名牌栏目奖、首届中国新锐媒体评论大奖,并四次被保举为年度“中国互联网站品牌栏目”。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返回列表

小君子 当前离线
高级会员

查看:3103 | 回复:0

关于我们  |   侵权投诉受理  |   联系我们  |   Archiver  |  
免责声明:邳州信息网所有言论只代表发表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
Copyright © 2009-2025 pzxxw.com 版权所有:邳州金银杏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苏公网安备 32038202000401号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