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会员登录 立即注册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刘嘉:强迫父母成为专业的老师,是家庭教育的错误模式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不跟随 发表于 2018-12-18 13:39:53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正序浏览 |阅读模式
楼主
不跟随
2018-12-18 13:39:53 7235 20 看楼主
文/刘嘉 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部长江特聘教授、《最强大脑》科学总顾问
整理自第十一届新东方家庭教育高峰论坛
演讲主题《重建家长共同体,规划孩子未来生涯》

01、各适其性,各逐其生




大家看这些非常小的细微的东西,这些是一亿颗瓜子铺满了一千平米的地,足足有一米厚。如果我们来看每一颗瓜子的话,你会发现它有特别独特的地方。这其实不是一般的瓜子,它是景德镇工人用本身的手做出来的陶瓷瓜子,每一颗瓜子的形态、纹理都是不一样的,这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各适其性,各逐其生。
对于一颗瓜子如此,对于人而言复杂性就会更多。假设一个女孩A有更好的理科思维,另一个女孩B有更好的人文训练。如果我们把这两个小孩放到同一个班里面去,放到同样的教学环境里面去,可以想象,对女孩A是适用的教学方法,对女孩B来说是个巨大的挑战,反之亦然。这就回到教育最根本的本质——因材施教。

02、20%的家长缺席孩子的教育




我们做过一个调查,20%的家长基本上从来没有过问过孩子的教育,从不关心他的学习,从不关心他的表情,从不关心学校里面发生了什么事情,甚至不谈论电影、电视等生活中的东西。在小学的时候是如此,在中学的时候亦是如此。也就是说,在我们的社会里面,大约有20%的家长是缺席教育的。
80%没有缺席教育的人是什么样呢?有一个新词叫做“丧偶式教育”,丈夫把所有教育孩子的重责加在了妻子的身上,父亲是缺失教育的,不关心孩子成长。
“教育”是两个字,按照古人的说法,父亲应该是“教”,母亲应该是“育”,只有父亲和母亲合作起来,才能真正解决问题。但是在我们的家庭教育中,父母经常是缺席教育的。

03、母亲和孩子是依恋关系,父亲和孩子是激活关系




从弗洛伊德开始就认为,在孩子眼中,父亲是一个庇护者、教育者和成长的榜样,对于男孩、女孩都是一个偶像的角色。
对于男孩而言,父亲是一个模仿的对象,是本身发展的榜样,无论对于性别的认同,成为男性的基本模式,以及性格的养成,人格、思维方式、处事方法和交往方式,都是通过模仿父亲来成长。
对于女孩而言,有句俗话叫做女儿是父亲的前世情人。这句话说得一点都没有错,因为女儿就是把父亲作为将来的恋人,将来丈夫的模样来追寻,寻找未来的丈夫是什么样子。有个词叫做养不教父之过,没有说养不教母之过的,这必然是父亲的问题。
所以父亲和母亲在教育中的角色是不一样的,这是从我们上百万年进化出来的差异。对于母亲而言,亲子关系是一种依恋关系,当小伴侣受伤了,在外面遇到挫折了,他需要做的是回到母亲温暖的港湾里面,去寻求帮手,寻求支持。
但是对于父亲而言,亲子关系是一种激活方式,是一种赋能方式。父亲给孩子以能量,让他去探索未知的外部世界,让他勇于面对未知而不竭前进。所以如果缺少一个父爱环境长大的小孩,他通常在很多情况下是退缩的,面对挑战是害怕的,不敢去面对未知的环境。所以养小孩不仅仅是母亲的责任,同时也是父亲的责任。
格塞尔说过:失去父爱是人类感情发展的一种缺陷和不服衡。父亲不能缺席小孩的教育。我们通常说母爱是伟大的,是崇高的,但是母爱不能取代父爱,两者必需共同合力。

04、父母的关爱影响孩子的大脑结构
给大家展示一下父母关爱的重要性。海马是我们人类学习记忆的中枢,离开它人就会失忆,我们记忆力就会下降,海马的大小与记忆和学习能力有非常高的相关。我们的研究结果表白,如果父母花很多时间去陪伴关爱小孩,等小孩成人之后,海马的体积要远远大于那些从小缺少父母关爱的小孩。






所以从这一点来讲,我们改变的不仅仅是小孩的行为,更多也改变了他们大脑的结构。更重要的是,因为大脑的结构和功能不一样,他们会有完全不一样的未来。

05、教育+心理=全人
首先我们要回答一个问题,我们要培养什么样的人?要培养创新人才,从我个人的不雅观点它至少应该包含三方面:
第一个是科学人文,包含数理能力(aRithemtric)、言语能力(Reading、wRiting)和计算能力(algoRithm),这是所谓的21世纪提出的四个R。
第二个是发明创造能力,我们现在不能简简单单坐在屋里面对牛弹琴,我们必然要走到社会去,问社会急需的是什么,从而解决这些社会急需的问题,这就需要我们发明创造能力。它包含三种思维:设计思维、创造性思维和批判性思维。
设计思维的核心就是我们怎么把一个想法变成一个可用的产品,比如说我们的高铁,在设计思维里是非常成功的例子。创造性思维和批判性思维其实合起来就是我们善于谋划和善于做决断。
创造性思维让你想到从A点到B点有很多条路径,而批判性思维让你从很多路径中间拔取最佳的路径。发明创造加上教育,就是我们现在要推行的创客教育。创客不是说我简单制作一个小科技,而是把我们的设计思维、批判性思维和创造性思维融为一体。






要成为一个完整的人,必需要有心理本质,这是第三部分。我们很难想象一个人,他非常怯懦,情绪非常不不变,不知道该与人如何交往,他能够成为一个行业的领袖。所以说教育加上心理,就能成为一个全人教育。只有这三环完成了之后,才是真正的创新教育。

06、父母要成为家长专家,而不是学科专家
如何培养创新型人才?我觉得最重要的一点,是要成为家长专家,而不是成为学科专家。为什么这么说呢?比来在网上特别流行的,把你未来的儿媳,未来的女婿领走,只要他不消现在烦我做作业。
做作业是每个家长非常痛苦的事情,甚至有的家长为了逼着小孩做作业,最后心脏病爆发,心肌梗塞,做了心脏支架,为什么?因为他们开启了一个错误的模式,就是要强迫父母成为一个专业的老师。
讲实话,我在初高中的时候成绩还可以,但是你让我去看现在的初中,别说初中了,小学的数学题,我感觉我的智力是解决不了问题的。为什么?因为我很多东西已经忘了,知识性的东西没必要保留。
所以当家长去辅导小孩作业的时候,一方面小孩不听话,一方面发现本身又变成了一个所谓的“弱智”,你想想他的挫折感是多么强。所以当你开启了这个错误的模式之后,当家长陪伴小孩做作业,就是件痛苦的事情。
正确的打开模式应该是让我们的家长成为一个专业的父母。怎么做专业的父母?这里给大家举一个简单的技巧。来自于经济学的一个启发:契约。哈佛大学的Oliver Hart和麻省理工学院的Bengt Holmstrom,因为行为契约方面的研究获得了诺贝尔经济学奖。
契约的原则是要签订的双方平等、尊重和责任,不再是父母对小孩单方面的斥责,你要干什么你要干什么,而是我们大家一块坐下来共同来签订。在整个过程中,父母需要变成一个专业的家长,不需要去了解太多的细节,但是需要了解我怎么与孩子进行沟通阐述。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1#
exirt 发表于 2018-12-18 13:53:33 | 只看该作者
21#
exirt
2018-12-18 13:53:33 看楼主
现在孩子一堆作业,全是父母在辅导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0#
你与我相似 发表于 2018-12-18 13:53:02 | 只看该作者
20#
你与我相似
2018-12-18 13:53:02 看楼主
不说了,说多都是泪。家长文化不高,辅导不了孩子,去辅导班又没钱。苦了孩子,累死家长。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9#
黑玫瑰 发表于 2018-12-18 13:52:29 | 只看该作者
19#
黑玫瑰
2018-12-18 13:52:29 看楼主
社会教育,学校教育,家庭教育,都有问题。中国现在的教育问题很多,很严重。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8#
卧雪舟 发表于 2018-12-18 13:51:43 | 只看该作者
18#
卧雪舟
2018-12-18 13:51:43 看楼主
孩子才四岁幼儿园中班,已经开始在外面上培训班了,因为孩子在班上很调皮,一年花三万块的幼儿园,老师对孩子完全没辙,只能每天本身在家教孩子写字 阅读 讲故事 画画,周末还要去外面上综合能力课和英语兴趣班。我觉得孩子不累,但是我累,孩子他爸没做啥但是赚钱更累。。。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7#
佘小全 发表于 2018-12-18 13:50:44 | 只看该作者
17#
佘小全
2018-12-18 13:50:44 看楼主
现在老师把批改作业的本能机能全部交给家长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6#
星曾雨夜 发表于 2018-12-18 13:49:55 | 只看该作者
16#
星曾雨夜
2018-12-18 13:49:55 看楼主
家庭教育不只是陪写作业…新东方指的家庭教育是广泛意义上的教育…从孩子出生的早教到陪伴…一说教育就直接抱怨学校教育…社会工作各司其职,每种职业都很辛苦,不要总盯着教师的寒暑假,很多教师工作都是早6晚10…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5#
心想事成了 发表于 2018-12-18 13:49:04 | 只看该作者
15#
心想事成了
2018-12-18 13:49:04 看楼主
之前还听说哪个城市要做教育改革,提议让家长每年参加学校的考试,真是滑稽,说好教育公平,这不是反而容易让学历低文化水平低家庭条件不好的家长和学生一起自卑么,再说,家长工作已经非常辛苦了,送孩子去学校就是接受老师的全方位教育,家长都行的话,还要学校干嘛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4#
忧伤美人 发表于 2018-12-18 13:48:04 | 只看该作者
14#
忧伤美人
2018-12-18 13:48:04 看楼主
现在还在写作业,老公专门辅导作业,我家务活都是我的。夫妻都上班,希望未来教育能回到我们小时候那样,老师尽心尽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3#
Eudora 发表于 2018-12-18 13:47:19 | 只看该作者
13#
Eudora
2018-12-18 13:47:19 看楼主
说得头头是道,你本身的孩子教育得如何……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返回列表

不跟随 当前离线
中级会员

查看:7235 | 回复:20

关于我们  |   侵权投诉受理  |   联系我们  |   Archiver  |  
免责声明:邳州信息网所有言论只代表发表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
Copyright © 2009-2025 pzxxw.com 版权所有:邳州金银杏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苏公网安备 32038202000401号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