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会员登录 立即注册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挫折教育,真的不是“熬煎”孩子!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meijiao 发表于 2019-2-19 17:51:25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正序浏览 |阅读模式
楼主
meijiao
2019-2-19 17:51:25 7161 0 看楼主
文 |紫风铃

之前,看到葫芦岛有位“狼爸”火了。

他的儿子上的是寄宿制学校,为了熬炼孩子能够勇敢面对挫折,这位“狼爸”专门为孩子安排了回家的路线。一百五十公里的路程,让六年级的孩子在月假时,骑自行车回家。

有网友不仅感慨:

不愧是“狼爸”,够狠。

可是却未料到,孩子在听完爸爸的安排后,异常兴奋,居然答应愿意挑战。

“狼爸”在熬炼孩子的时候,也牵挂孩子的安危。于是在孩子出发后,也开车前去伴随,只是他的伴随,一直是尾随在后,孩子并不知晓。

直到看见孩子太累,有点坚持不住时,他才出现,原本想让孩子放弃,哪知因他的出现,竟给了孩子无穷的力量,孩子本身提出要坚持下去……








挫折教育对孩子来说很重要,好的挫折教育能够磨炼孩子的意志力,熬炼孩子的抗挫折能力。可是不妥的挫折教育却能影响孩子的一生,给孩子造成难以弥补的暗影。


挫折教育,不是刻意“熬煎”孩子

挫折教育,是需要慢慢在生活中去引导孩子勇敢面对困难。但前提是我们父母需要先保证孩子的安全。

前几日,家中来了客人,一位年轻的爸爸和他四岁的儿子。午饭后,我们一起在小区散步,边走边聊天。

不远处有个半人高的花池,年轻的爸爸一时心血来潮,不问三七二十一,就把儿子抱了上去。

“儿子,勇敢些,跳下来,爸爸接着。”

“爸爸,我不敢……”

这个孩子平时就胆小,一直是个腼腆型的孩子,比力安静,不太爱动。看到爸爸的安排,一时间不知如何是好。

或许男孩不肯意跳,或许男孩有点惧怕往下跳,男孩才喊了声“爸爸”,但又害怕爸爸的威严,再没说下去。








男孩最终还是跳了下去,让人不测的是,年轻的爸爸,在他跳下去的那一刻,居然闪到了一边,男孩摔在了地上……

事后,他还理直气壮地说:是在进行挫折教育。

我无力辩驳他的不雅观点,一想到男孩那胆怯的眼神,不由感到心酸。

所谓的挫折教育,就是这样虐孩子吗?

听说日本有些家庭,执意相信“苦其心智,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的教育理念,并将其运用在挫折教育中。

一到冬天,这些家庭就让孩子赤身裸体地在风雪中摸爬滚打;天寒地冻,北风怒吼,不少孩子嘴唇冻得发紫,浑身发抖,父母们则站在一旁,置之不理。

难以想像,此时的孩子是怎样的心理?长大后的孩子是否会留下暗影?

  适当的挫折教育可以让孩子更好地成长。但这样的挫折教育,我却不肯苟同,家长的初衷是好的,谁又能保证,孩子不会因此而产生心理暗影呢?

小时候不听话时,妈妈就会说,把你关黑屋,当独自关在黑屋时,那种恐惧,我至今还记得。如果说这也是挫折教育,那就是孩子们的悲哀,这种超越年龄的抗挫教育,真是弊大于利。

挫折教育是为了更积极地面对困难,是为了解决如何有方法、有策略地面对困难。并不是所有被迫接受的熬煎,就是挫折教育。


挫折教育,不要透支孩子的童真

《奇葩说》中曾有个主题,“生活的暴击真的值得感激吗”?

其中深受大家赞扬的不雅观点说“不是所有的挫折都可以让人成长,甚至有很多人根本走不外去。”

盲目地对孩子进行挫折教育,有时候带给孩子的是更大的伤害。这种教育不单对孩子的身心无益,或许还会产生负面影响。

主持人董卿曾说过,小时候,父亲过于严厉,不仅注重她的学习,还监督她体育熬炼,为此要求她每天早上跑1000米,每天都要坚持背诵,为避免她学习分心,禁止照镜子,禁止讲究梳妆穿戴。








虽然这样的培养,才让她个性坚强,但也少了很多同龄人的乐趣。

任何教育都应该建立在孩子快乐基础之上,如果挫折教育就是剥夺孩子的童真,让孩子感觉不到来自父母的爱。这种教育哪怕再成功,都是不成取的。

有一则短视频中,父亲酷爱养狼,并有意培养女儿。在女儿两岁时,曾用绳子把女儿和狼拴在一起,狼奔跑着,就拖着女儿前行。

难以想像,两岁的女儿被拖着前行,是什么感受?难以想像,长期与狼相伴,是怎样的生活?

多年后,女孩长大了,一次父亲带着她和狼,参加一档电视节目。父亲先把女孩和狼关在一个铁笼子里,在颁布颁发节目开始后,再打开铁笼子,陆续放出女孩和狼……

表演结束,评委纷纷质疑,这样培养女孩,真的是挫折教育吗?

如今,这个女孩看似外表很威风。但却不知,女孩是否羡慕别人的童年,是否向往那缺失的童真呢?

挫折教育不是为了剥夺孩子的童真,只有心存快乐,才会发现美好,才会勇于面对挫折,而童年快乐,会让个性更阳光。


真正的挫折教育,不是打击而是鼓励

勇于迎接人生的挑战,本身就是挫折教育,鼓励孩子尽最大的努力去做好,而不该该打压。

《少年说》中,有一个学生叫袁景颐,她对妈妈说的话,大概是大部分孩子的心声,也是大部分孩子少年时候的噩梦——为什么别人家的孩子总是比我好?

袁景颐的妈妈经常对她说:“你这么差,怎么会有人愿意跟你做伴侣?”

她问妈妈:“你为什么老打击我,难道你就看不到我的努力吗?”

妈妈说:“你要不打击,可能就有点飘。”








在多数家长的心目中,都希望孩子优秀,但通过打压的方式,孩子就会因此变得完美吗?

  在孩子成长的道路上,家长应该是孩子强大的后盾,多多支持和鼓励孩子,孩子才不会感到本身是孤立无援,才会勇敢面对挫折。

我曾听过这么一个故事,身患癫痫的派蒂·威尔森主动提出要晨跑,大家知道,患有癫痫的病人是不适合参加体育运动的。

“爸爸,我能和你一起晨跑吗?”

“可以啊,欢迎你陪着爸爸一起跑。”

虽然父亲有些顾虑,但还是面带微笑地答应了派蒂。

“可是我有癫痫,半途爆发怎么办?"

“不要怕,有爸爸在。”

第二天,派蒂开始和父亲一起晨跑,幸运的是,跑步期间并未发生癫痫。 而在此之前,医生曾嘱咐他,千万不要做剧烈的育运动,可见医生的话并不停对。

派蒂因此而快乐起来,几个星期后,派蒂又提出,想打破世界女子长跑纪录。 父亲听了, 虽然感到吃惊,可还是鼓励她 ,让她不要着急,慢慢来。

三年后,派蒂为本身订了一个计划,先从本身所居住的橘县跑到旧金山、然后到达俄勒岗州的波特兰,最后向白宫进发, 距离约三千公里。 历时四个月,从西岸到达岸,最后到了华盛顿, 并接受了总统的召见。

她对总统说:“我想让其他人知道,癫痫患者与一般人无异,也能过正常的生活。 ”

因为父亲的支持和鼓励,派蒂终于战胜了挫折,实现了梦想。



挫折教育其实是培养孩子的抗挫折力,是在面临逆境时能够良好适应,是为了教育孩子如何面对挫折,决不是为孩子刻意制造挫折。

生活中原本就会有挫折,如果连最亲爱的父母,都不能给予爱和鼓励,孩子又如何会快乐健康成长?

好的挫折教育,就是教孩子学会直面挫折的能力,教孩子学会拥有乐不雅观的心态。父母是孩子助力的翅膀,有父母的支持鼓励,相信孩子必然能披荆斩棘,不畏艰难险阻!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返回列表

meijiao 当前离线
中级会员

查看:7161 | 回复:0

关于我们  |   侵权投诉受理  |   联系我们  |   Archiver  |  
免责声明:邳州信息网所有言论只代表发表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
Copyright © 2009-2025 pzxxw.com 版权所有:邳州金银杏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苏公网安备 32038202000401号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